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问答 \ 业绩项目为旧厂房内部功能改造,不涉及外立面及结构变动,是否满足建筑设计业绩定义?

业绩项目为旧厂房内部功能改造,不涉及外立面及结构变动,是否满足建筑设计业绩定义?

发布于:2025-11-13 14:10:13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问答 [复制转发]

业绩项目为旧厂房内部功能改造,不涉及外立面及结构变动,是否满足“建筑设计”类业绩的定义,需结合资质申报类型、地方政策及设计工作实质内容综合判断。总体而言:

? 在多数情况下,此类改造项目可作为有效的“建筑设计”业绩,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非所有资质申报都认可。


一、核心判断依据:是否属于《建筑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中的“建筑工程设计”

根据住建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及后续解释):

  •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

    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有建筑的装修改造、功能调整、节能改造等; 配套的建筑环境、室内设计等内容。

? 特别说明: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改建”包括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内部布局等行为,即使不改动结构和外立面。

因此,仅内部功能改造的项目,原则上属于建筑设计范畴


二、是否满足“有效业绩”的关键条件

虽然项目性质属于建筑设计,但在资质申报中能否被认定为有效业绩,还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1. 设计内容具备“建筑工程设计”的技术深度

  • 包含完整的建筑专业设计内容,如:

    • 平面功能重新布局;

    • 防火分区、疏散通道调整;

    • 消防系统(喷淋、报警、排烟)重新设计;

    • 建筑节能、无障碍、室内环境等合规性设计;

  • 若仅为“装饰装修”(如刷墙、铺地、吊顶),无建筑专业系统性设计,则可能被认定为“装饰专项”,不属于主体建筑设计业绩

? 2. 项目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 取得: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地方规定的改造备案/确认文件);

    •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最关键!);

    • 竣工验收或消防验收文件。

  • ?? 若项目以“装修工程”名义报建,未进行施工图审查,则难以作为甲级、乙级设计资质的有效业绩

? 3. 符合申报资质对“项目规模”的要求

  • 如申报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乙级资质,要求“承担过2项中型及以上建筑工程设计”;

  • 改造项目的建筑面积、投资规模或功能复杂度需达到《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中“中型”项目的界定(如改造面积≥5000㎡的公共建筑)。

? 示例:
将1万㎡旧厂房改造为文创办公空间,重新划分防火分区、增设楼梯、更新机电系统 → 可视为中型公共建筑改造项目,满足业绩要求


三、地方实践差异(2025年)

地区 对内部改造业绩的态度
广东、江苏、浙江 明确认可功能改造类项目,只要通过图审、有完整建筑专业设计
北京、上海 要求提供《规划许可》或《既有建筑改造认定函》,强调合法性
部分中西部省份 倾向保守,可能要求至少涉及局部结构加固或外立面微调

? 特别提示:
若改造项目未改变房屋产权登记用途(如仍为“工业厂房”),但实际用作办公、商业,需确保已取得相关部门功能变更许可,否则可能影响业绩真实性认定。


四、申报建议:如何提高认可度?

为确保该类业绩被顺利采纳,建议提供以下材料组合:

材料 作用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核心!证明项目按建筑工程标准审查
改造前后对比图纸(含平面、消防、剖面) 体现设计工作量和技术深度
规划部门出具的改造备案/确认文件 证明项目合法合规
竣工验收报告或消防验收意见 佐证项目已实施完成
设计合同(明确工作范围为“建筑改造设计”) 避免被误认为纯装饰设计

? 避免仅提供装饰效果图、软装清单、无注册师签章的图纸。


五、结论

旧厂房内部功能改造项目,若包含系统性建筑专业设计(如防火、疏散、功能布局)、依法通过施工图审查并竣工,即使未改动外立面和主体结构,通常可作为有效的“建筑设计”业绩用于资质申报。

? 关键点

  • 不是“有没有改结构”,而是“有没有做建筑设计”;

  •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是成败核心

  • 项目规模需达标,内容需体现建筑专业主导作用。

如您能提供具体信息(如改造面积、用途、是否通过图审),我可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某类资质的业绩要求。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

1.87 万条内容 · 10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申报材料中的施工图是否需包含装配式建筑评分表(如适用)?

是的,如果申报的业绩项目属于装配式建筑(或项目所在地政策要求按装配式建筑实施),则施工图作为申报材料时,通常需要配套提供《装配式建筑评分表》或《预评价报告》;反之,若项目为传统现浇结构,则无需提供。 以下是系统性解答: 一、是否“适用”?——判断前提 首先需确认项目是否“适用”装配式建筑要求,主要看三点: 判断维度 具体标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