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轨道交通 \ 地铁“清道夫”、“穿新鞋”?来看看怎么个事儿→

地铁“清道夫”、“穿新鞋”?来看看怎么个事儿→

发布于:2025-07-28 10:35:28 来自: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复制转发]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 钢铁脉络 ”,每天都在上演着不为人知的科技故事。您可曾注意过——

暴雨时节

涌入地铁站的水流最终去向何方?

无人驾驶 ”列车

为何驾驶室内仍有工作人员值守?

重达数十吨的地铁列车

也需要像汽车一样定期“ 保养轮胎 ”?

本期科普将带您深入地铁系统的“ 技术后台 ”:揭秘智能排水系统如何应对极端天气,认识全自动运行背后的安全卫士,探访地铁轮对的精密修复工艺。




Q

地铁里的水都去了哪儿?

A


很多人好奇,地铁里的水都去了哪儿?其实,地铁有一套自己的排水系统。

若水从车站出入口进入,会沿楼梯流到 横截沟 ,引流到车站地下的 集水井 中。

若水进入了隧道,则会沿着道床旁的 排水沟 ,顺着轨道方向和隧道坡度方向流至区间泵房处的集水井。

集水井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或水位浮球开关,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便会自动开启水泵抽水,同时根据水位情况调整排水泵工作效率,将积水通过排水管路提升至地面压力检查井或泄压井,最终排入 市政雨水或污水管网

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地铁的运营安全息息相关,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还会通过综合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线网各站排水系统的设备状态和水位情况,直观掌握设备各项参数细节,确保在暴雨等突发情况下排水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及时排除积水,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因素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Q

“无人驾驶”列车上竟然有司机?

A


不少乘客好奇,为什么“无人驾驶”却能看到司机的身影?

答案很简单: 守护安全

虽然全自动运行线路的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工作人员的专业判断、应急能力和贴心服务依然不可或缺。驾驶室里的身影,早已从传统的“司机”转型为更全面的 “车辆运用检修工”,他们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工种,既要掌握“司机”的应急处置技能,也要懂得车辆维护知识。




Q

地铁“轮胎”长啥样?

A


众所周知,大多数交通工具都靠轮胎前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轮胎也都很常见,那你见过地铁“轮胎”吗?

             


地铁“轮胎”长啥样?



地铁“轮胎”叫 轮对 ,它与汽车轮胎不一样,有轮却没有胎,采用整体辗钢车轮,强度极高。

             


需要“补胎”吗?


           

轮对因长期运行会产生踏面擦伤、剥离等异常情况,导致列车运行时噪音增大、振动加剧,进而影响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因此需要时刻关注轮对状况,及时进行“补胎”。

             


怎么“补胎”?


           

所谓“补胎”,是指地铁列车无需拆解轮对,通过不落轮镟床对轮对的踏面、轮缘等外形尺寸进行 镟修修复

滑动查看“镟修五步曲”:



                   

(1)轮对固定

检修人员先用牵引车将地铁列车移动至不落轮镟床上方,通过机械装置固定轮对,确保车轮在镟修中保持稳定。



                   

(2)参数测量

使用专业设备检测车轮直径、轮缘高度、厚度等数据,类似“体检”,从而全面掌握车轮状态。



                   

(3)数据分析与方案制定

根据测量结果,通过系统计算镟修量,规划加工路径。这一步需兼顾修复效果与延长车轮寿命,避免过度切削导致浪费。



                   

(4)粗加工与精加工

粗加工:去除踏面表层损伤(如擦伤、剥离)。

精加工:在粗修基础上,进一步微调切削量,将踏面恢复至标准尺寸,确保与钢轨紧密贴合。



                   

(5)复测验收

镟修后再次检测车轮参数,确认符合标准。若达标,列车即可重返正线;若不合格,需二次修复。

车辆专业人员会定期检查轮对外观状态和测量轮径、轮缘等数据,若发现异常,他们会安排镟修,若轮径低于规定阈值,他们也会及时更换轮对,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

1.02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轨交通叙事的 “大” 与 “小”丨支撑城市发展的双重奏鸣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财务可持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