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宅企录,作者凯莉说房
一、中国企业出海潮流的兴起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全球经济现象。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出海步伐明显加快,从最初的制造业、科技企业逐渐扩展到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465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前三的地位。
这一轮出海潮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出海主体多元化,从大型国企扩展到民营企业;
二是投资领域广泛化,从资源获取型投资转向技术、品牌和市场获取型投资;
三是布局全球化,从聚焦发展中国家扩展到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房地产行业的"隐形"出海先锋
在众多出海行业中,房地产是一个相对低调但历史悠久的领域。
与人们普遍认知不同,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出海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远早于当前这一轮出海热潮。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的国际化尝试是中国资本全球配置的早期探索。
房地产出海之所以鲜为人知,一方面是因为早期项目多为试探性投资,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房企国际化往往采取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模式,品牌曝光度不高。
然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房企已在全球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三、中国房企出海的历史沿革
(一)萌芽期(1990年代-2004年):零星试水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国际化尝试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包括: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项目数量少、规模小,多为试探性投资,主要目的是积累国际开发经验。
(二)起步期(2005-2012年):聚焦东南亚
随着2004年中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出台,企业对外投资有了政策依据,房企出海进入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投资仍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但项目规模和数量明显增加,开发模式也从单纯住宅扩展到综合度假区。
(三)扩张期(2013-2017年):全球布局与"一带一路"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房企出海注入了新动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这一阶段,中国房企的海外投资开始引起全球市场关注,但也暴露出对当地市场理解不足、政策风险预估不充分等问题。
(四)调整期(2018年至今):理性回归与模式创新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趋严和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中国房企出海进入调整阶段:
当前,中国房企出海已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控,为下一阶段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时事快讯
返回版块1.1 万条内容 · 7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基建 “出海” :“基建狂魔”与中东的双向奔赴在迪拜的天际线上,一座 373.5 米高的建筑 —— 迪拜蓝天酒店,以全球最高酒店的姿态傲然挺立。2024 年 12 月 6 日,这座由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建筑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不仅成为迪拜的新地标,更见证了中国基建在中东地区的辉煌成就。 迪拜蓝天酒店——全球最高的酒店由中国铁建承建 这仅仅是中国建筑企业在中东基建版图中的冰山一角。如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