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成本管理 \ 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发布于:2025-06-25 10:37:25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成本管理

来源:工程审计

[复制转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审计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探索其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发挥,能够有效提升审计效率、强化风险预警、促进内部控制建设,对于推动各单位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大数据技术体量巨大、速度快的属性有助于推动审计取证由抽样审计向全样本审计的转化,由事后审查向全过程监督的转化,因此,大数据技术赋能内部审计,使内部审计“离得近、看得清、审得勤、改得快”的优势特点得以更好地发挥。

(一)拓展审计监督广度与深度。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与智能分析,快速处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更加高效全面地揭示深层问题。通过数据关联分析,能够突破传统抽样审计的局限性,降低抽样风险;同时,以自动化工具替代重复性工作,又可以大幅缩短审计周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使审计人员聚焦于高价值的风险评估与策略制定,提高审计效能,既拓宽了审计监督的广度,又有利于加大审查问题的深度。

(二)强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是实施动态监控,强化实时预警。打破“数据孤岛”,利用SQL语句、Python编程对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实现审计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对接共享,实时获取业务数据,追踪资金流向,从而高效识别异常情况与潜在风险。二是积极推进“业审融合”,优化审计流程。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业务实施全流程跟踪审计,从业务流程源头把控风险,从而更加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实现从“事后纠错”向“事前预警”的转变。

(三)增强审计客观性与充分性。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识别筛查数据疑点,更大程度上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得出审计结论,减少主观干预,避免人为经验判断产生的偏差,从而提升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信息,从而获取更多类型的审计证据,丰富证据来源,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增强证据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

二、如何提升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成效,但单位内部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程度低、大数据审计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成为制约内部审计数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开发大数据审计分析工具。推动内部审计在技术方法上创新,加快智慧审计技术推广应用,针对基建、采购等领域开发标准化审计工具包,开发可推广的审计模型,扩大审计工作模型的应用范围。积极探索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开展数据分析,以风险、问题、价值为导向,动态锁定高风险、高价值领域,提升审计分析的精确度,实现内部审计智能化转型。

(二)培育大数据审计人才队伍。推动大数据审计在单位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保障。审计机关组织各单位内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数据分析等专业培训,提升内审人员大数据审计专业技能;安排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大数据审计实战能力;定期举办大数据审计经验交流,分享优秀案例,现场答疑解惑,以交流分享促进工作提升。

(三)保障大数据信息安全可靠。注重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单位内部相关制度规定,对数据采集、访问、管理、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数据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防范泄密风险。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

1.33 万条内容 · 3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暂列金额与暂估价在工程造价中的区别与计算解析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 暂列金额 和 暂估价 是清单计价中两个极易混淆却至关重要的概念。2024年最新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对这两项费用作出了更清晰的定义与规定,深入理解其区别及计算方法对项目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意义重大。 一、 核心概念与本质区别 暂列金额 (Provisional Su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