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是第一道坎
直线段现浇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全面“体检”。软弱地基不处理,支架沉降直接导致梁体开裂。现场需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要求不低于150kPa,不足区域必须换填级配碎石并压实。支架范围外缘需挖设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材料堆场严禁设在支架投影区内,这是新手最易忽视的隐患。
重点: 地基处理范围应超出支架边缘1米,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每200㎡测一点,合格率必须100%。
二、支架搭设:立杆间距差1厘米都可能塌架
盘扣式支架立杆间距严禁超过90cm,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5m。扫地杆距地面不得超过55cm,这是防止支架失稳的关键防线。可调底座伸出长度严禁超过30cm,顶托丝杆外露不得大于20cm。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60°,搭接长度不低于1米,三个扣件固定。
致命错误警示: 严禁使用不同规格支架混搭,立杆垂直度偏差超过L/500必须返工。
三、模板安装:接缝错台超2mm必砸掉重做
底模必须采用18mm厚以上竹胶板,背楞方木间距控制在20cm以内。侧模加固采用对拉螺栓,间距横向60cm、纵向80cm,端头必须加双螺母。模板接缝处粘贴双面胶带,接缝错台超过2mm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预压荷载需按设计值的120%实施,持荷时间不低于48小时,非弹性变形消除后方可卸载。
核心数据: 预拱度设置按二次抛物线分配,跨中最大值不超过L/1600。
四、钢筋混凝土施工:振捣棒碰触波纹管直接报废
钢筋绑扎必须采用“梅花扣”,间距误差控制在±1cm内。波纹管定位钢筋间距直线段50cm、曲线段30cm,锚垫板必须与端模板垂直。混凝土浇筑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工艺,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振捣棒严禁触碰波纹管,距模板距离保持5-10cm,过度振捣会导致模板变形。
紧急预案: 浇筑过程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发现漏浆立即封堵,出现涨模立即停止浇筑。
五、预应力施工:张拉油表不校准就是定时炸弹
钢绞线下料长度=孔道长度+2×工作锚厚度+2×千斤顶长度+15cm富裕量。张拉前必须对千斤顶和油表进行配套校验,油压表精度不低于1.0级。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未明确时遵循“先腹板后顶板、先长束后短束”原则。实际伸长值与理论值偏差超过±6%必须暂停分析,常见原因包括孔道摩阻损失计算错误、锚具夹片回缩量超标。
血泪教训: 张拉作业区必须设置警戒线,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
六、养护与监测:洒水养护少于14天等于白干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采用智能张拉系统时,需每2小时记录一次油压表读数。支架沉降观测点布置在跨中、1/4跨及墩顶位置,前7天每天观测2次,之后每天1次,沉降速率连续3天小于1mm/d方可拆模。
风险警示: 冬季施工必须采用蒸汽养护,严禁直接浇水导致混凝土冻融破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91 万条内容 · 161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合龙口高差5厘米就返工?揭秘温度场监测与配重调整的黄金法则一、温度场监测:数据不准等于盲人摸象 合龙段施工前7天必须启动温度场监测,测点沿梁体纵向每5米布置一个,横向覆盖顶板、腹板、底板核心区域。监测时段必须涵盖日出前、正午、日落后三个临界点,记录数据间隔不超过15分钟。数据分析要剔除日照辐射突变值,重点关注昼夜温差超过15℃的极端天气。 致命误区: 仅参考天气预报温度,忽视混凝土水化热影响,会导致合龙时机误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