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开展“群防群治、自防自救”工作,在酒店遇到火情能及时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灾或能控制火情,不致扩大,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
根据酒店工作性质,志愿消防队纳人编组的人员,应是全天候轮班的部门工作人员。这是针对饭店内部志愿消防队人员而言。其他的疏散组、抢救组任务编组均依其本身工作性质或工作环境予以编组。
保安部为酒店消防工作分管部门,人员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消防专业知识比较强。志愿消防队队长一职由保安部主管、领班担任更合适,另派2人担任组员(火灾时保安部还要担任警戒任务)。工程部人员对酒店建筑结构和设备比较了解,具有机电操作,维修技能,派1人担任组员。客房部员工机动性比较大(PA员工、楼层主管等),派出2人担任组员。餐饮部和礼宾部均24小时值班,各派1人担任组员。志愿消防队队长在一定条件下,还负有火灾现场指挥之责。
酒店志愿消防队每天3班,每班值勤8小时,每班设队长1人,组员7人。队长由保安部消防主管、领班、内保主管、领班其中1人担任。组员保安部2人、客房部2人、前厅部1人、工程部1人、餐饮部1人。各部门应在规定的每天值勤人员基数的基础上,组织四倍的人员,参加保安部门组织的各种消防专业培训。以确保人员的机动性,防止出现员工辞职或休假时,没有人员担任志愿消防员。各部门每月底,排定下月(每周)每天早、中、晚班志愿消防员值勤,并将值勤表送交保安部。志愿消防员值勤时间应与部门上班时间相吻合,如有调整需报消防控制室批准。酒店应在消防控制室或酒店公共区域,电话总机室内悬挂值勤牌。
一些酒店在消防演习中,志愿消防队大部分由保安部人员担任,有的酒店甚至全部由保安人员担任,演习和实战有比较大的冲突。酒店在编组志愿消防队后,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志愿消防队进行实战拉练。
酒店志愿消防队其主要任务是:消灭初起火灾,控制火情。担任警戒,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队组织的灭火救援、火灾事故调查。协助相关部门恢复消防设备等。
志愿消防员在接警后,应迅速赶到消防装备室或消防控制室穿好战斗服,携带灭火救援工具赶赴现场。志愿消防队队长担任火场指挥,随时反馈现场详细情况到消防指挥中心,并和通讯联络组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现场指挥消防队员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系统等设备,进行灭火救援工作。酒店志愿消防队成员在接警后3分钟内必须抵达火灾现场,由于消防队队员分属不同的工作部门,人员分散,不易集中。平时在部门有相应的本职工作,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通讯工具。每个队员均应随身携带手机或对讲机,消防控制室或总机在接警通报时,可以群发短信或直接用对讲机通知。消防队应进行严格训练,尽量完善中间环节,提高机动性,在3分钟内赶赴到现场。
志愿消防队队长和消防控制室、通讯联络组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准确、迅速反馈火场情况。火灾总指挥根据反馈作出正确判断,并下达正确的指令。
1.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酒店防火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灭火救援工作和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2.熟悉酒店消防重点部位,各种消防设施性能和各种灭火器材的操作方法及摆放位置,维护好各种消防设备。
4.熟悉掌握酒店各部位的灭火疏散预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5.火灾现场必须听从指挥,服从现场指挥员的命令。
6.发生火灾后积极参加灭火抢救工作,细致勇敢地处理突发情况,并积极做好配合作战工作。
7.火灾扑灭后,积极参加保护现场工作,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8.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领导下,积极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酒店志愿消防队都是由24小时值班的部门机动人员组成。在日常工作中,人员自然分布在酒店各部门的不同区域,为了在一旦酒店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志愿消防队赶到火场实施救援工作,各酒店应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志愿消防队行动程序(制定行动程序的目的是使各部门的志愿消防队在最短时间赶到火场实施火灾救援,因此必须缩短中间环节,特别是通讯环节),不定期地组织演练。
为了充分发挥酒店志愿消防员的消防职能作用,更好地履行灭火救援任务,更好地保护志愿消防员的安全,所有的志愿消防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消防专业知识和技能。消防员应积极参加酒店组织的各种消防培训和训练,接近或达到专业消防员的技能水平,才能上岗值勤。
志愿消防员培训的目的:充分发挥志愿消防员的消防职能作用,使酒店志愿消防员达到专业消防员的业务水平。
志愿消防员必须了解本酒店的总体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内部结构以及建筑物内的各种设施与装饰,为灭火战术部署、灭火战斗展开、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1.志愿消防员根据酒店总体和功能分区平面图,熟悉掌握酒店建筑物内所有疏散楼梯、疏散通道(主要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和疏散门)、防火分区、耐火等级、灭火设施的设置情况。
2.熟悉掌握各功能分区内部的结构,特别是人员集中场所(歌舞厅、多功能厅、会议室)、重点防火部位。加强对内部装饰、建筑布局、空间大小、电气设备、煤气设备、消防设施、化学危险品的了解。
4.掌握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毗邻管理和防火分区耐火等级。
根据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总结了与其相对应的四种灭火方法:
1.隔离法:将火源与可燃物隔离开来,使燃烧停止。例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人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邻的可燃、易
燃建筑等等。
2.窒息法:消除或削弱助燃剂的作用,使燃烧物因为缺氧而终止燃烧。
例如:将不燃、难燃物捂盖在燃烧体上,使燃烧物因缺氧而终止燃烧。
3.冷却法:用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或火源附近物体上,降低燃烧物的温度或燃烧区内的温度,使燃烧无法连续,温度降到燃烧物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4.抑制法:将灭火剂以化学反应的形式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终止。例如使用卤代烷类灭火器。
火场如战场,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虽然火场类似于“兵无常态、水无常形”,每一场火灾都有其特殊性,但总的原则是“先控制,后消灭”。
“先控制”就是:先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不让其蔓延,“后消灭”就是:控制住火势的同时,集中火场上所有力量将其扑灭。控制火势的方法:建筑物火灾当火势成“一"字形蔓延时,应从两端控制,以控制下风为主;楼层着火火势向上层蔓延时控制上层、下层设防:向水平方向蔓延时,先控制左右,后上下设防,以上层为主。
设备管道漏裂火灾,应关阀堵漏,切断燃源,冷却保护防止扩大。四面围攻堵,防止扩散。
油罐着火先冷却着火罐,防止爆裂。
冷却附近油罐,防止温度升高引燃起火。
在长期的与火灾战斗实践中,总结了几种灭火的战术方法:
①堵截包围:首先从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部署力量,堵截火势,防止蔓延,然后部署力量从能进攻的各个方面包围火源,逐步缩小燃烧范围,最后将火消灭。
②上下合击:就是利用各种灭火器材从火源上下两个方面将火扑灭③内外夹攻:从火场建筑结构内部接近火源直接进攻,在外部加以堵截进攻。
④逐片消灭:由于火势蔓延快,燃烧面积大,可将火场分割成若干个火点,集中力量逐个扑灭火灾。
⑤重点突破:根据火场情况,强行进攻,便于更好地采取其他灭火方法。
灭火战斗展开得正确与否,首先取决于有无周密的火情侦察,能否对火场上一切情况了如指掌。只有了解了火场情况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战斗部署。
①火情侦察主要任务:查明燃烧物质、火源位置、燃烧面积、火势大小蔓延方向、建筑结构、火场有关被困人员、有关爆炸物品、重要物资、毗连情况等。
②火场侦察要注意安全,做好个人防护:进人火场,通过眼睛察看火源部位,建筑结构,燃烧物质,烟的特征;通过耳朵听有关人员呼救和其他异常声音;通过手触摸判断火场温度,墙壁内火源位置,火势大小;通过鼻子闻,用嗅觉闻燃烧产物的气味,辨别燃烧物质的性质。如:汽油味、焦味、药味等,并迅速查明气味来源;通过喊话(注意防止燃烧产物对呼吸系统的破坏)引起火场被困人员反映,以便于救人,通过询问在场人员了解火场内的情况。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需根据每个酒店的建筑结构、酒店规模、消防设施人员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
酒店志愿消防员必须熟悉掌握本酒店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预案中涉及到的每个关键环节。
酒店可通过组织消防演习,检验志愿消防队员对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总结不断加以完善,尽量接近于实战。
酒店志愿消防队都是由24小时值班的部门机动人员组成,日常工作中人员自然分布在酒店各部门不同区域,为了在一旦酒店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志愿消防队,赶到火场实施救援工作。各酒店应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志愿消防员行动程序(制定行动程序的目的:使各部门的志愿消防员在最短时间赶到火场实施火灾救援。因此必须缩短中间环节,特别是通讯环节),不定期地组织演练。
消防工作即包括两个方面,防火和灭火。防火是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灭火是在发生火灾后采取措施进行扑救。消防隐患有动态隐患和静态隐患,静态隐患主要指硬件设施,动态隐患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人们对防火的认识水平不同和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要完全避免火灾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只有做好充分的灭火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酒店志愿消防队在酒店区域发生火灾时,到达现场最快,对内部建筑结构最为了解。扑救初起火灾,控制火情,抢救人员物资最为有效。为了能充分发挥志愿消防队专职消防职能作用,立足于自防自救,消防控制室必须定期组织志愿消防员,进行消防技能训练。各酒店可根据本酒店消防设施和个人装备情况组织开展。其主要训练科目应包括: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