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污水池的设计总结
1. 池体布局
建议采用“一用一备”双池设计,避免单池故障时车间污水外溢。
容积需满足车间2小时最大排水量,池底设1%–2%坡度,最低点连接提升泵入口。
2. 预处理与防堵
池口铺设不锈钢钢网(孔径10–15mm),拦截手套、塑料袋等大块杂物,允许污泥通过,上面再放盖板。进水口沟道设粗格栅(孔径10–20mm),进一步过滤大颗粒杂质。
3. 提升泵配置
污泥泵管道直接接入池底最低点,不经过钢网,确保高浓度污泥顺利排出。采用双泵(一用一备),配合液位传感器实现自动启停,避免空转。
气冲装置,以提升泵抽走污泥。
钢轨滑索,以便泵体拿出来维修。
4. 维护与安全
钢网与格栅需定期清理,防止堵塞;池体预留检修口与爬梯,便于日常维护。
池顶设盖板与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确保运行安全。
这种设计兼顾了预处理效率与污泥输送通畅性,同时通过双池与双泵配置提升系统可靠性,适合车间连续生产的需求。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在废水回用和零排放项目上,为什么说反渗透装置“极限设计”是危险的?在废水回用和零排放项目上,为什么说反渗透装置“极限设计”是危险的? 在废水回用和废水零排放项目上,加上当前的环保竞争市场,有时,反渗透装置供应商或设计者为了降低装置的造价,增加市场竞争力,采用膜元件(组件)的性能参数的极限值(如运行压力、透水量、回收率等),但是由于膜元件(组件)的大量少用,导致膜元件(组件)运行不到三个月,其性能明显下降的例子也是有的,教训是深刻的。 一、为什么“极限设计”是危险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车间污水池的设计技术,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