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北庭 九山:以起伏的地形和点缀的景石诠释自然山石意蕴
东庭 八海:以枯山水形式表现充满希望的沧海
西庭 夕阳:以逆光衬托树林的野趣与自然韵律
▼景观概览
项目分析
该项目用地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东侧,仅15km 的距离。北侧视野开阔,可眺望阿那亚社区建筑群与远山风景;南侧因山体及挡墙阻隔,加之西、南两侧公寓与酒店建筑遮挡,视野相对受限。
▼场地平面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可眺望远山风景
庭院一览
01 迎客之庭
入口设置点景树,下方是细腻的绿色“绒毯”,加之起伏的微地形更添一丝韵味。入口两旁是由景石堆砌的矮墙,石块错落咬合简约大气。石墙旁单独矗立着天然景石,镌刻有“见山本院”,彰显主入口的仪式感。
▼手绘草图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入口设置点景树
▼入口夜景
02 八海之庭
见山本院是客人来寻求自我、放松发呆的心灵归宿——“枕上读书闲趣多,窗前看景雨来佳”。虽然用地不大,但要有足够的气韵来承载客人们的“心绪”——“山旁一院容万物,海上千帆过九洲”。砾石象征大海,分散的绿岛象征九洲,造型罗汉松象征风帆。
▼手绘草图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龟岛
坐在檐廊下静静地听风观景会发现左手边的绿岛和景石的组合像海龟——那是龟岛 而右手边的组合像翱翔的鹤——那是鹤岛。正对面的是蓬莱山 龟岛、鹤岛、蓬莱山是日式枯山水的传统表现手法,这是对神仙思想、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寄寓。
▼鹤岛
▼蓬莱岛
▼日式枯山水的传统表现手法
▼从室内眺望庭院景观
▼庭院景观夜景
一根弧线将庭院一分为二,建筑的一侧是“此岸”,另一侧是“彼岸”。砾石中一块像小船一样的景石,象征着往来于彼岸与此岸之间的普渡慈航,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
▼一根弧线将庭院一分为二
▼庭院近景
03 九山之庭
九山之庭的精髓在于“借景”,将远处的层峦叠翠为我所用。眼前的起伏地形与远处的连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檐廊静坐,眼前是小山,石草相偎,石灯独守。抬眸,见远山层层叠叠;天地间,皆成诗画,树语灯明,心渐归宁。”
▼手绘草图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将远处的层峦叠翠为我所用
▼夜景
04 坪庭
在方寸之间设置一棵造型铁冬青,从树木间隙漏下的光斑,随时间推移在苔庭上演着”移光弄影”的独幕剧。
▼在方寸之间设置一棵造型铁冬青
05 曲径通幽
见山本院铁炮竹垣外充满意趣的小路。采用碎石乱拼演绎野趣,蜿蜒的道路缓缓向前延伸,将禅思凝于方寸。出于植物景观养护考虑,暂时不对外开放。
▼蜿蜒的道路缓缓向前延伸
▼ 见山本院
见山本院——顾名思义,是一座看得见山的院子。阿那亚灵雾山已有一座别院,业主委托设计团队在三亚也设计一座别院,就是为了给三亚的业主及游客也带来一方心灵圣地,闲来留下漫读诗书,观山观云,观己观心。
整座院子占地2212平方米,其中的350平方米为书店室内空间,还有三分之一的外廊灰空间区域,其余的面积都留给了景观。阿那亚专程邀请日本枯山水大师户田芳树为庭院景观设计操刀。室内的运营体系则由茑屋书店和町咖啡两部分组成。
▼ 见山本院入口
Frank Lloyd Wright曾经说过:“一切都是自然本身”。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有两个重点设计认为至关重要。首先是建筑形态:以自然条件来讲,三亚日常曝晒,高温潮湿,经常受到台风突袭,海风盐碱度高。
所以在设计屋顶的时候,结合日式建筑的形态特点,设计把屋檐压的很低,这样使得屋檐像一顶帽子一样稳稳压住整个建筑框架,西南两面都尽量的减少了阳光直射,同时也会降低台风对项目主体幕墙的侵扰。
▼ 见山本院建筑与屋檐
其次在材料颜色的运用上,饱和度的克制是重点。虽然多数的日式建筑都是木屋黑瓦,但二期西区整个地块的建筑面貌都是银灰色,干净通透,已成大局。所以用浅灰色的屋顶会让整个建筑很好地融合在地块之中,并且可以弱化盐碱空气对屋顶材料腐蚀后变白的视觉差异。幕墙的木饰面颜色是克制且下沉的灰棕色,景观植物的堆叠与遮挡之后,幕墙的轮廓若隐若现。设计认为整个建筑最后是以一种”稳定且谦虚”的姿态出现在她所处的环境之中的。
▼ 浅灰色的屋顶融入在环境中
▼ 建筑与屋檐细节
在日本,典型房间的面积是用榻榻米的块数来计算的,一块称为一叠。整个室内面客的空间用了九十九叠,总计三十五个方格,动线呈回字形。
▼ 回字形房间 ?明懿空间设计咨询事务所
室内东,西,北三面都是通往室外的推拉窗,书店服务台和町咖啡的售卖窗口被“收纳”在南墙上,一字排开。读书,饮茶,随意坐卧后,窗外的景色就会如同惊喜一般坠入眼帘。
▼ 通透的推拉窗
▼ 书店服务台与町咖啡的售卖窗口
中心3×5的格子为书架陈设的区域,与雾灵山见山本院最大的不同点是:供客人读书休憩的座位不但有单独的区域,还有一些“藏匿”于书格之中。书柜上的坐垫是由独立艺术家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刺子绣。
▼ 回字形格子书架
▼ 隐匿在书柜中的坐垫
户外连廊环绕室内三面,廊内皆可就坐,且景色各有千秋。东庭近景,观己观心;西庭中景,观石、观松、观海;北庭远景,观山观云。近景中景远景,也代表过去,现在,将来。
▼ 户外连廊
三层景致各有所指,立其所位。尤其是北庭:青松与石块交织象征着时间与空间,黄砂与巨石相映象征着大海和岛屿。为什么是黄砂?苦海色黄而味苦,浊而不澄。无论游人在空间里哪个角度观察,景致都不一样,正如变幻莫测的宇宙,永恒未知。但穿过一条竹林石板径,隔海相望,看到的是更远的山峦迭起,奇迹的云就在那个宇宙流动。
▼ 户外连廊
“见山本院与我而言,不知为何总是让我联想到岳麓山的“自卑亭”。“自卑亭”名源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君子在修养道德和追求学问时,一定要自近而远,自低而高,且持之以恒,以谦卑之心面对一切。闲谈时我把这一感知告诉了户田团队的朱显嘉老师,朱老师笑笑说:我看见这个建筑,倒是总想起拙政园的“见山楼”,名称取自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夸赞朱老师比我心境豁达得多,朱老师回复:每个人有不同的感知,这才是见山本院魅力。人勇敢往前走,苦难才会后退,做完见山本院,于我自己而言,我已成为自己的山,正要去找心中的海。
见山本院在2025年之初的呈现,为新年抵达三亚阿那亚的每一位到访者,多提供一隅看见自我的好去处。使之成为阿那亚另一个文化多元,空间多译,生态平衡的精神院落,让更多的有缘之人,在这山谷的阵阵微风中,翻过心中的山,越过心中的海。”
——设计主创朱一鸣
▼用地分析
▼功能分区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景观分析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平面图 ?株式会社户田芳树风景计画
▼ 场地平面 ?明懿空间设计咨询事务所
▼ 建筑部分平面 ?明懿空间设计咨询事务所
项目名称:阿那亚三亚-见山本院
项目类型: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8 万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台阶是路,涩浪是景——在苏州园林里,读懂古人的“慢生活”智慧在古代,如果一处地面过高,人们常用石板垒砌成台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踏跺”或“踏步”。 根据形式和用途的不同,台阶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规整大气的“如意踏跺”,专供帝王通行的“御路踏跺”,方便车马行走的“礓蹉踏跺”,以及两侧有斜向石条的“垂带踏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