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生物治理工艺的分类和区别
废气生物治理工艺主要分为三大类: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塔(生物洗涤器)它们在原理、结构、适用范围和运行方式上有明显区别:
一、分类与基本原理
工艺类型 |
基本原理 |
生物滤池 |
废气通过有机填料(如堆肥、树皮、陶粒等),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吸附并降解。 |
生物滴滤塔 |
废气通过惰性填料(如陶瓷、塑料球等),循环喷淋营养液为微生物提供养分,污染物在液膜中被降解。 |
生物洗涤塔 |
废气与含微生物的液体(活性污泥或营养液)直接接触,污染物先被液体吸收,再由液相中的微生物降解。 |
项目 |
生物滤池 |
生物滴滤塔 |
生物洗涤塔 |
填料类型 |
有机填料(可降解) |
惰性填料(不可降解) |
无填料,液相为主 |
微生物位置 |
固定在填料表面 |
固定在填料表面,液膜中 |
悬浮在液体中 |
营养供给 |
填料本身提供部分营养 |
喷淋液中添加营养 |
液体中直接添加营养 |
pH/湿度控制 |
控制较难 |
控制较容易(通过喷淋液) |
控制容易 |
堵塞问题 |
易堵塞,需更换填料 |
不易堵塞,填料寿命长 |
无堵塞问题 |
适用浓度 |
低浓度、稳定废气 |
中低浓度,可波动 |
中低浓度,适合间歇排放 |
占地面积 |
大 |
中等 |
小 |
运行成本 |
低 |
中等 |
较高(需处理液体) |
启动时间 |
长(需驯化微生物) |
中等 |
较短 |
生物滤池:适合湿度高、成分稳定、低浓度的废气,如污水处理厂、堆肥厂等,运行成本低但占地大。
生物滴滤塔:适合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负荷较高的场景,如化工厂、垃圾处理站,运行稳定,维护方便。
生物洗涤塔:适合气量较大、污染物易溶于水的废气,如食品加工、制药行业,处理效率高但设备复杂。
其实三个工艺之间的分别可以理解为:
生物滤池——其填料主要是有机无机混合填料,主要是电费和水费,停留时间一般都大于15s【根据规范《JBT 12581-2015 生物除臭滤池》,其停留时间需要≥12s】,无需添加其他营养等物质,排水量很小,大概每一万方废气排水0.01立方米/小时。
生物滴滤——主要是惰性填料,除了电费和水费外,还有营养剂的消耗,停留时间在5~10s左右【根据规范《JBT 12580-2015 生物除臭滴滤池》,其停留时间需要≥11s】。
生物洗涤——主要是惰性填料,最早的还配置有曝气池,也就是将废气洗到水池里面进行处理,但随着微生物实验室的兴起和发展,现在直接采用实验室培育好的微生物进行喷淋治理了,也就是除了水电费用外还有营养剂以及微生物的消耗,其停留时间在2~3s左右。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恶臭污染物浓度与臭气强度关系恶臭污染物浓度与臭气强度关系 污染因子阈值与臭气浓度日本的恶臭强度六级分级法见表1 表1 恶臭强度分级法 强度 指标 0 无味 1 勉强能感觉到气味 2 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 3 很容易感觉到气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生物治理废气技术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