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污染物浓度与臭气强度关系
污染因子阈值与臭气浓度日本的恶臭强度六级分级法见表1
表1 恶臭强度分级法
强度 |
指标 |
0 |
无味 |
1 |
勉强能感觉到气味 |
2 |
气味很弱但能分辨其性质 |
3 |
很容易感觉到气味 |
4 |
强烈的气味 |
5 |
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 |
各主要恶臭污染物质浓度与恶臭强度的关系见表2
表2 恶臭污染物浓度(ppm)与恶臭强度关系
恶臭污染物 |
恶臭强度分级 |
||||||
1 |
2 |
2.5 |
3 |
3.5 |
4 |
5 |
|
NH3 |
0.1 |
0.6 |
1.0 |
2.0 |
5.0 |
10.0 |
40.0 |
H2S |
0.0005 |
0.006 |
0.002 |
0.06 |
0.2 |
0.7 |
3.0 |
在根据气味感知、臭气强度以及臭气浓度关系表(韦伯-费希纳公式)(见下表):从以上便可以知道,硫化氢以及氨气对应的臭气浓度范围:
恶臭污染物 |
恶臭强度分级 |
||||||
1 |
2 |
2.5 |
3 |
3.5 |
4 |
5 |
|
臭气浓度 |
≤4 |
≤20 |
≤100 |
≤3000 |
≤18000 |
||
NH3 |
0.1 |
0.6 |
1.0 |
2.0 |
5.0 |
10.0 |
40.0 |
H2S |
0.0005 |
0.006 |
0.002 |
0.06 |
0.2 |
0.7 |
3.0 |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除尘器后端烟囱设置的规定及规范解析除尘器后端烟囱设置的规定及规范解析 在工业除尘系统中,烟囱是粉尘等污染物经除尘器净化后最终排放的“通道”,其设置需严格遵循国家规定和规范,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环境影响。以下从排放高度、结构设计、监测要求、行业专用规范等维度,对除尘器后端烟囱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解析。 一、排放高度的核心规定 烟囱高度是影响污染物扩散效果的关键因素,国家通过系列标准明确了不同场景下的烟囱高度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恶臭气体治理技术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