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合力推进部署任务的落实落地。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若干个配套文件。作为落实会议精神的主责部门, 住建部将重点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01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说了啥?
7月14日至15日,中 央 城 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第五次中 央 城 市工作会议,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了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对进一步做好城市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这里面,强调了“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6个城市”。具体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其中,在“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的任务中提出,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
02 城市更新为何是未来重点?
倪虹表示,作为落实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主责部门,住建部重点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落实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重点任务,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相关研究机构人员认为,住建部此次明确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建设重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2024 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 67%,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中后期。从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率达到 60% 左右是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期。当前城市发展已进入以存量为主新阶段,需要从关注增量、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关注存量、追求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城市更新是顺应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市更新可通过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建设完整社区等方式,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住建部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拉投资、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内部需求不足等挑战,城市更新通过对闲置土地与老旧建筑的盘活利用,能激发城市经济活力,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必要举措:过去城镇化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重 “面子” 轻 “里子” 等问题,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利于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可以通过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与空间品质。同时,还能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保持城市特色,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 之定州古城复兴大师邀请赛成果展示
03 将建哪些城市更新新机制?
倪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五年来,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系统集成,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难题,努力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包括深化住房和房地产领域改革,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深化城市建设领域改革,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新体系,构建城市高效能治理新模式,努力形成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体系等。
秦海翔副部长在回答记者关于城市更新的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坚持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一是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机制,做到项目自身资金能平衡、运营维护可持续。二是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三是建立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协同机制。同时,研究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董建国副部长还介绍,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关专家认为,加快建立 城市更新各项新机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建立政策引领新机制: 推动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创新,打破 “要素驱动” 路径依赖。
打造科技赋能新体系: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运营、治理融合。
构建文化增值新模式: 挖掘本地历史记忆,以文化 IP 重塑空间叙事。
完善协同治理新格局: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
而有望逐渐落位的城市更新 配套支持政策,主要是金融、财税、土地等方面:
土地方面: 强化用地保障,将项目、规划和土地要素挂钩,建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精准配置土地资源。创新存量用地利用机制,允许土地混合开发与用途合理转换,推行闲置土地收回、零星用地整合、容积率转移或奖励等政策,健全权益流转。
今年5月,园冶杯、风景园林网组织的北京城市更新考察团活动中,首钢园、前门大栅栏地区等城市更新项目相关负责人就介绍了创新存量用地利用机制等方面的经验。
大栅栏更新,感受胡同里的文化与美食——宣南书店咖啡厅
金融方面: 中 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金融管理部门研究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满足城市更新行动金融需求。
今年6月,2025年度中 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评选结果公示,拟支持20个城市。加上2024年的首批,共35个城市获支持。对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的标准,东部地区每个城市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不超过12亿元,总体补助金额预计超200亿元。
财税方面: 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企业所得税 “三免三减半”,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费附加减免等税费优惠政策等。
通过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 深入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最终有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机制和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建设报、证券时报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8 万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履土为痕,大地长忆:景观大师俞孔坚一路走好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大地不会忘记,那双曾无数次轻触它的手。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烈阳下,一架小型飞机载着 “大地诗人” 最后的憧憬掠过天际。俞孔坚教授,这位毕生倡导 “生存的艺术” 的景观设计巨擘,在为未竟的纪录片《海绵星球》取景时,将六十二载的生命,永远融入了他挚爱的土地。如今再踏足他留下的作品,风里仿佛仍能听见他与大地的对话。红飘带:一抹温柔的大地低语在秦皇岛的草木间,那条蜿蜒的红飘带依旧静卧。它从不想征服自然,只是谦卑地贴伏在土地上,为漫步的人牵引着风景。这抹鲜红不是对抗自然的宣言,而是与土地的一次深情相拥。俞教授曾说,“最小的干预,便是最深的敬意”。此刻,这红飘带恰似他留给世界的温柔印记,告诉我们:设计可以这样轻盈地,安睡在自然怀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