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香港高院一纸判决砸开了许家印的 “财富保险箱”—— 号称能隔绝债务风险的 23 亿美元离岸信托,被认定为 “欺诈性资产转移”。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席卷 12 国的资产冻结风暴:77 亿美元(约 550 亿人民币)资产遭全面接管,其中 33 套全球顶级豪宅、纽约核心写字楼及三艘豪华游艇成为清算焦点。
这场判决彻底撕碎了“离信托 = 绝对安全” 的神话,更让许家印藏在世界各地的房产版图暴露无遗。
作为冻结规模最大的板块,33 套豪宅全部扎堆伦敦核心区,堪称 “移动的黄金储备”:
更关键的是,28 套物业由信托控制的英属维京群岛公司持有,但法院查清:许家印才是实际决策者,受托人只是 “橡皮图章”。
香港资产见证了许家印的财富起落,如今尽数被封:
山顶布力径 “家族堡垒”: 三栋独立别墅 2009 年花 12 亿港元买下,巅峰时值 25 亿港元。其中 B 屋 2024 年折价拍卖仅卖 4.7 亿,缩水超 4 亿;C 屋、E 屋曾抵押给日本资本,最终仍被清盘人接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房产部分挂在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名下,但法院认定二人 “技术性离婚” 属资产转移,直接将丁列为共同债务人。
如果说豪宅是 “不动产储备”,纽约写字楼就是曾源源不断供血的 “现金牛”。 黄金地段: 第五大道与 42 街交汇处,紧邻中央车站,属曼哈顿 “黄金矩形” 核心区。 资产规模: 38 层大楼中的 12-15 层整层,建筑面积 1.2 万㎡,2018 年花 6.8 亿美元购入,现估值 7.5 亿美元。 收益黑洞: 此前年租金 3200 万美元全流入信托账户,如今清盘人直接切断这条 “暗线”,租客也被要求向接管账户缴租。
不过,这栋楼的处置卡在了美国法院 —— 特拉华州正在审理 23 亿信托撤销案,最终归属仍存悬念。
许家印 2019 年搭建信托时,本想靠 “离岸架构 + 离婚分割” 筑墙,但法院用三点锤破谎言:
“债权人权益优先于财富传承。” 法官的话,直接宣判了这场财富游戏的终结。
这些豪宅与写字楼的冻结,本质是香港法院击穿家族信托 "防火墙" 的直接结果。法院认定,许家印虽将资产转入离岸信托,但仍保留投资决策、受益人变更等核心控制权,且在恒大 2017 年已现财务黑洞的情况下,于 2019 年突击转移资产,构成 "欺诈性资产转移"。例如伦敦 33 套豪宅中,28 套通过信托控制的英属维京群岛公司持有,受托人仅负责形式上的产权登记,实际买卖决策均由许家印本人敲定。
目前,清盘人已委托国际资产估值机构对上述物业进行全面评估,下一步将启动公开拍卖程序,所得款项将优先用于清偿恒大普通债权人债务。而纽约写字楼因涉及美国司法管辖,其处置需等待特拉华州法院对 23 亿美元信托撤销案的审理结果。
目前清盘人已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到隐匿资产,委托机构评估后将启动全球拍卖:豪宅、写字楼优先清偿普通债权人(包括购房者、供应商);纽约写字楼、新加坡账户等跨境资产,需等待多国法院协同执行。
这场风暴不仅让许家印的 “财富帝国” 崩塌,更给富豪圈敲响警钟:离岸信托不是避债 “法外之地”,一旦触碰 “欺诈转移” 红线,再精密的架构也会碎成渣。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2880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