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主体工程收官
近日,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圆满完成全部土建任务,项目正式完成移交,标志着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主体工程顺利收官。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程的2标、4标,涵盖2座工作井、6条区间隧道、2座地面配套科研建筑及其他附属工程。其中,5号工作井开挖深度达 45.45m ,创下当时上海最深矩形基坑纪录。 项目团队采用“双帷幕体系”,并联合研发TRD-80E新设备 ,实现了90m地连墙垂直度控制在1/1000,磁悬浮墩柱沉降控制在1mm的高精度施工目标。
在3条并行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搭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盾构辅助驾驶系统的盾构机,在古河道地质中用精准纠偏操作,最小1.8m近距离平稳下穿运营中轨道13号线的上行线、下行线、出场线, 完成上海首次“三穿三”的轨道交通穿越施工 。采用钢桁架吊挂钢模板施工方法,使 隧道结构整度控制在2毫米/平方米 ,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甬舟号”
盾构机掘进过半
9月22日,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14.57m)“甬舟号”掘进里程突破2470m,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掘进过半。
金塘海底隧道全长16.18km,其中盾构段长11.21km。隧道沿线需穿越海堤、码头和航道等多项风险源,海底最大埋深78m,最大水压8.4bar。在穿越过程中,隧道区间需经历28次软硬地层交替,其中“甬舟号”需应对其中24次,软硬不均地层及硬岩段占比近70%,硬岩最高强度接近200MPa。截至目前,“甬舟号”已完成12次地层转换,累计更换刀具超过2400把。
上海市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实现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9月23日,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终点站裕安站,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工,标志着22号线全线车站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
目前,22号线已实现8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盾构已全部始发,28条隧道推通24条,其中金吉路站—陈家镇站区段盾构隧道已贯通(含越江大盾构南港和北港隧道);2座新建主变土建结构已封顶;轨道铺设已分段开工。
长春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
盾构隧道全线洞通
9月25日,长春市轨道交通5号线六工区湖西路站—工农大路站盾构区间左线盾构机贯通,标志着长春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盾构隧道全线洞通。
本次贯通的湖工区间左线全长512.26m,隧道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仅320m。该区间上下重叠段长度约130m,最小净距仅1.9m。项目团队项目先后克服了小净空暗挖段小半径曲线始发,闹市区狭窄横通道接收,小净距重叠隧道始发、掘进、接收及穿越建(构)筑物群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源与技术难点。
国道219线昭温公路西天山特长隧道
双模式TBM单日掘进创纪录
近日,国道219线昭苏至温宿公路(昭温公路)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长隧道主线出口端,“温宿号”硬岩掘进机(TBM)实现单日掘进60.6m。
西天山特长隧道全长15.7km,最大埋深2365m,采用“双主洞(钻爆法)+侧平导洞(TBM掘进)”的国内首创三洞施工方案。“温宿号”是由中国交建自主研发的8.8m直径敞开式+单护盾双模式TBM。目前,西天山特长隧道左洞掘进3613.3m,右洞掘进3134m,侧平导洞掘进7396.4m,整体工程正按照2027年10月贯通的时间节点加速推进。
宁波首条海底盾构公路隧道
在象山开建
日前,S202象山石浦港海底隧道及接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全长约6.704km,设计时速为80km,双向4车道,包括1座海底隧道、3座桥梁和路基。作为核心工程的隧道段全长4.26km,其中盾构段长约3.106km,盾构隧道内径12.2m,外径13.3m,在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中首次采用双道C-T与快速承插的新型管片连接形式。项目整个建设周期为36个月,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长江上游首条高铁穿江隧道盾构段贯通
9月25日,长江上游首条条高铁隧道——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为渝厦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隧道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南岸区,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全长11942m。其中,隧道盾构段全长3845m,穿越长江段长达1282m,采用开挖直径12.66m“长江号”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过程中面临高水压、复杂地质和周边建筑群等多重挑战,尤其在穿越长江主航道时,最大水深达42m,最小岩石覆盖厚度仅10m,最大水压高达9.3bar。施工人员需应对高水压环境下的长距离掘进、江底岩层频繁变化以及类似水锤效应造成的泥浆控制困难等诸多难题。
编辑:RR
来源:公众号隧道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2.96 万条内容 · 277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