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吨生物质锅炉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
65 吨生物质锅炉的燃料以秸秆、木屑、农林废弃物等为主,燃烧后会产生颗粒物(粉尘)、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 等污染物,需通过 “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 实现达标排放。该工艺需结合生物质燃料特性(硫分、氮分、灰分波动较大)、环保标准要求及设备协同性设计,核心是通过 “前端控制 + 中端净化 + 末端治理” 的组合技术,实现污染物高效去除。以下是具体工艺方案及技术细节:
生物质锅炉的污染物特性决定了工艺需满足三大核心需求:
粉尘浓度较高(尤其秸秆类燃料,灰分可达 5%-15%),需高效除尘;
硫分中等(一般 0.1%-1%),需稳定脱硫至 50mg/m? 以下(重点地区要求);
· NO?以燃料型为主(生物质含氮量 0.5%-3%),需结合前端抑制与末端脱硝。
工艺核心逻辑:优先通过 “低氮燃烧 + 前端脱硝” 减少 NO?生成,再通过 “半干法脱硫 + 布袋除尘” 协同脱除 SO?和颗粒物,实现污染物一体化净化,同时降低系统能耗和二次污染。
生物质 NO?主要为燃料型 NO?(占 70% 以上),需从 “源头抑制 + 末端净化” 双管齐下:
1.低氮燃烧技术(前端控制)
原理:通过优化燃烧器结构(如分段配风、空气分级燃烧),降低炉膛局部高温(避免热力型 NO?生成),并减少燃料中氮元素与氧气的接触(抑制燃料型 NO?)。
设备:采用生物质专用低氮燃烧器,通过二次风分级喷射,将炉膛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 1.2-1.4,可降低 NO?初始排放 30%-40%。
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末端净化)
原理:在炉膛出口或高温烟道(温度窗口 850-1050℃)喷射还原剂(氨水或尿素溶液),与 NO?反应生成 N?和 H?O,无需催化剂,成本低。
设备:在锅炉省煤器入口前烟道布置多层喷枪,还原剂通过雾化喷嘴均匀喷射,覆盖烟气截面。
效率:脱硝效率可达 50%-70%,结合低氮燃烧后,NO?排放可控制在 100mg/m? 以下(重点地区可通过优化喷枪布置提升至 80% 效率,满足 50mg/m? 要求)。
生物质硫分中等且波动大,半干法脱硫因 “效率高、无废水、适应性强” 成为首选,且可与除尘协同作用:
原理:烟气进入脱硫塔后,与雾化的 Ca (OH)?浆液(或干粉)充分混合,SO?与 Ca (OH)?反应生成 CaSO?、CaSO?,同时烟气蒸发水分使产物干燥为固体颗粒,随烟气进入后续除尘系统。
· 核心设备:
· 脱硫塔:采用循环流化床结构,塔内设置文丘里加速段,使烟气与脱硫剂(Ca (OH)?)剧烈混合,反应效率提升至 85%-95%;
· 料循环系统:通过旋风分离器将未反应的 Ca (OH)?和脱硫产物送回塔内循环利用,钙硫比(Ca/S)控制在 1.2-1.5,降低药剂消耗。
· 优势:适应 SO?浓度波动(500-3000mg/m?),出口 SO?可稳定至 30mg/m? 以下,且无湿法脱硫的废水处理问题。
生物质锅炉粉尘以细颗粒为主(PM2.5 占比高),布袋除尘因 “效率高、适应性强” 成为末端除尘核心:
原理:烟气通过滤袋时,粉尘被截留于滤袋表面(初层形成后效率达 99.9% 以上),清灰时通过脉冲喷吹将粉尘抖落至灰斗。
· 关键设计:
· 滤袋材质:选用耐温 160-200℃的 PPS(聚苯硫醚)滤料,耐受生物质烟气中的微量酸性气体(如 HCl)腐蚀;
· 清灰方式:采用离线脉冲清灰,避免清灰时粉尘二次逃逸,保证出口浓度≤10mg/m?;
· 协同作用:脱硫塔排出的固体颗粒(脱硫产物 + 未反应 Ca (OH)?)可被布袋进一步捕集,同时滤袋表面的 “脱硫剂滤饼” 可二次吸附 SO?,提升总脱硫效率 5%-10%。
烟气流程:锅炉炉膛 → 低氮燃烧器(NO?源头抑制) → 炉膛出口 / SNCR 脱硝(还原剂喷射) → 省煤器(烟气降温至 200-250℃) → 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脱除 SO?) → 布袋除尘器(精除尘 + 脱硫副产物回收) → 引风机 → 烟囱排放。
顺序合理性:
1. 脱硝前置:利用炉膛出口高温窗口实现 SNCR 高效反应,避免后续降温影响脱硝效率;
2. 脱硫居中:脱硫塔将烟气温度降至 130-150℃(适合布袋滤料耐温范围),同时生成的固体颗粒为布袋除尘提供 “预过滤层”;
3. 除尘后置:布袋作为末端把关,确保颗粒物达标,同时回收脱硫副产物(减少固废量)。
1. 防腐设计:生物质烟气含微量 HCl、SO?,脱硫塔、烟道及布袋除尘器壳体需采用 FRP(玻璃钢)或 Q235 衬胶防腐,避免设备腐蚀泄漏。
2. 自动控制:通过在线监测(SO?、NO?、粉尘浓度)联动调节:
· NO?浓度超标时,增加 SNCR 还原剂喷射量;
· SO?浓度波动时,调整 Ca (OH)?给料量;
· 布袋阻力过高时,自动触发脉冲清灰。
3. 固废处理:脱硫塔 + 布袋除尘器收集的固废(主要为 CaSO?、CaSO?、生物质灰)可作为建材辅料或土壤改良剂,实现资源化利用。
4. 能耗优化: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控制在 130℃以上(高于露点),避免布袋结露堵塞;采用变频引风机,根据烟气量调节能耗。
该一体化工艺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重点地区要求:
颗粒物≤10mg/m?,SO?≤35mg/m?,NO?≤50mg/m?。
适用于 65 吨级生物质发电锅炉、工业供热锅炉,尤其适合燃料波动大、环保要求严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相比 “湿法脱硫 + 电除尘” 方案,投资成本降低 15%-20%,运行成本(药剂 + 能耗)降低 20%-30%,且无废水排放风险。
综上,65 吨生物质锅炉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需以 “低氮燃烧 + SNCR 脱硝” 为前端、“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 为核心、“布袋除尘” 为末端,通过设备协同与智能控制,实现污染物高效、经济净化。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小改造——车间喷雾除尘装置小改造——车间喷雾除尘装置 一、项目简介 在国家大力推进环保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大背景下,煤矿附属选煤厂主洗车间积极响应政策,全面开展各类除尘工作。车间不仅安装了除尘器,还在各输送带机头机尾转载点安装了除尘喷雾装置。然而,初期的喷雾除尘装置存在严重缺陷,水中杂质极易堵塞喷嘴,导致喷头无法正常工作,且喷雾形不成雾气,根本无法达到除尘目的,不仅影响车间环境,还对职工健康和企业合规运营构成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主洗车间的技术人员联合现场作业工人,组成创新技改技术团队,展开多方面技术研究和改造。他们经过反复的论证,并在网上查询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在力求最简单最方便最快捷的理念推动下,思考是不是在进水端加装前置过滤器,有效过滤水中杂质,从根源上解决了喷头堵塞难题;同时对喷头进行技改,优化喷头结构和材质,增强雾化效果,避免了皮带淋水打滑现象,确保了喷雾除尘装置的高效运行。在这一思路引导下,立即行动,购置了相关配件,并进行反复的试验和改进,最终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生物质锅炉脱硝脱硫一体化技术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