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山隧道(进口端)
项目名片
姓名 : 莲花山隧道
生日 : 在建
籍贯 : 广西
长度 : 全线905m
类型 : 采用长距离浅埋偏压单向出洞关键施工技术模式的双洞分离式越岭隧道
特点 : 浅埋偏压,上跨便道,高悬山腰,位于自然风景名胜区
建设单位 : 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莲花山隧道 为双洞分离式越岭隧道,隧道进洞口端走向约180°,呈弧状展布,隧道中部至出洞口段呈直线展布。隧道长905m,进、出口路基设计高程分别为693.652m、716.107m,最大埋深约237m,位于山体半山腰上。桐木端洞口处左线存在85m小净距,右线存在60m小净距,其余均设计为分离式。隧道洞口处均存在浅埋,右洞桐木端浅埋约20m,金秀端浅埋约100m,左洞桐木端浅埋约55m,金秀端浅埋约50m,浅埋段长。岩土以碎石、强-中风化砂岩为主,岩体极破碎。
独特之处
莲花山隧道 (出口端)与世界瑶都隧道(进口端)相毗邻,施工现场被大山环绕,进洞口位于半山腰,周边地形险峻,山体环绕,施工空间小,开挖面山体斜坡坡度大,围岩稳定性差。如何快速打开工作面,安全进洞施工,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困局,项目部多次研究优化方案,拟定措施奋力破局:
1
注重生态保护
搭建施工平台
优化浅埋隧道施工方案,在进洞口开挖中减少周边植被破坏,对现场滑坡、落石、塌方等潜在风险,采用锚杆加强、挂网加固等措施,有效保障沿山施工区域通行安全。
2
合理调整掘进技术开挖
莲花山隧道右洞进洞施工采用中隔壁法(CD法),在掘进一段距离后,根据隧道围岩变化情况进行围岩比对,将CD法切换成三台阶法进行施工。
▲ 莲花山隧道掘进采用中隔壁法(CD法)
3
多措并举
确保 雨季施工安全
根据雨季降水情况,建设团队对驻地、洞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引流冲沟排水,有效保护施工区域安全与原生态水土稳定。在进洞过程中,加强围岩超前预报监测,做好超前支护,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工艺流程开挖,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
▲ 隧道人员定位系统
▲ 莲花山隧道进洞施工
4
“四新”技术应用
莲花山隧道在项目“一盘棋”思想引领下,同样采用精准测量、地质超前预报、混凝土湿喷技术、门禁系统,定位系统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隧道建设质量与安全,具体包括:
一是使用精准测量定位技术,确保莲花山隧道(出口端)与相邻距离70m的世界瑶都隧道(进口端)符合设计要求距离,奠定后续主线贯通施工基础。
二是应用最新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前标定风险点,结合安全管控开展掘进施工。
三是结合掘进情况统筹湿喷施工时间点并严抓质量,管控材料配比和现场湿喷机手作业品控,提升品质和改善施工环境。
四是采用监控技术并合理布设,通过视频实时监控设备,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隐患等及时发现和处理。
五是落实隧道安检管理机制,设置手机集中存放点,禁止隧道施工作业及机械操作等岗位携带手机上岗,杜绝安全隐患。
▲ 莲花山隧道地质预报风险点插旗预警图示
▲ 莲花山隧道纵面图
经济社会意义
柳州至金秀高速公路(桐木至金秀段)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便利瑶乡群众出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连接桂东民族风情、桂林山水和桂东南沿海三大旅游区的交通纽带,项目将构建“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推动金秀融入大桂林旅游发展格局,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这条交通动脉将提升广西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要素的重要通道,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将强化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枢纽地位。
▲ 莲花山隧道全幅贯通合影
来源:公众号桥梁视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2.96 万条内容 · 27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刷新世界纪录!又一条超级海底隧道开建近日,G92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宁波戚家山至舟山金塘段工程(以下简称“甬舟高速复线二期项目”)开工活动在舟山市定海区举行,世界最长海底公路盾构隧道——金塘海底隧道同步启动。 作为连接宁波、舟山的重大民生基础工程,该项目将与既有甬舟高速共同构筑舟山联通大陆的“双通道”战略走廊,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网络补位添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加快建设莲花山隧道!加油!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