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厂房木工除尘器技术协议
1、概述:
项目名称:模型厂房木工除尘器 数量:1套
项目主要用于木模型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粉尘等物质的治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厂区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满足本项目及木模型加工工序的环评相关要求,达到当地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模型厂房除尘器同时达到国家关于涉爆木粉尘除尘器设备制造、安装、功能要求的所有安全标准。
供货范围主要包括:提供全新木工脉冲除尘器1套(含除尘器本体、风机、烟囱、检测平台、爬梯、栏杆、沉淀池、防爆装置、无焰泄爆装置、火花探测报警及熄灭系统、厂房室内粉尘浓度探测及报警自动吸除系统、仓室料位探测卸料智能联控系统、防爆型锁气卸灰装置、储气罐、各种阀门、管道、电气控制系统等)包括设计、制造、包发运、装卸、安装、调试、办理本项目相关环保手续、环保验收监测、取得环保验收手续、防雷检测报告,提供必要的随机备件、图纸资料及现场培训、技术服务、相关税费等交钥匙工程。
2、使用环境条件
2.1环境温度:室外-25至45℃,室内0至30℃
2.2相对湿度:≤90%
2.3供电为三相五线制TN-S系统:AC380V+15%-10%,50HZ±1%
2.4压缩空气压力:0.4 ~ 0.5Mpa
2.5安装于车间外部,在露天环境下使用。
3、供货要求;
3.1设备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所选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最新的安全、环保、节能标准,严禁选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使用的产品。选用达到国家2级及以上能效标准的产品和设备,设备能效指标将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3.2计量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标准。相应计量、检测装置、显示仪表、安全附件等须有国家相关部门检定证书或报告。
3.3设备须有可靠的安全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工业卫生标准。
4、布袋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
4.1除尘器风量50000m3/h。
4.2烟囱排放口颗粒物最高排放浓度≤5mg/Nm3,并满足项目环评的相关要求。
4.3设备布置要紧凑,尽量节约空间。
4.布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的滤料制作
4.5设备色彩、风格与厂区主体一致,油漆颜色提交甲方确认。
4.6清灰方式:脉冲清灰。
4.7 过滤风速:0.6-0.8m/min之间
4.8 过滤精度:0.3μm以上粉尘过滤效率≥99.9%
4.9 工作温度:≤130℃
4.10 除尘效率:≥99.9%
4.11防爆型风机,全压3442-2687Pa
5、除尘器供货清单: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除尘器本体 |
dmc-1000 |
台 |
1 |
镀锌板材质,厚度3mm |
2 |
除尘布袋 |
防静电涤纶针刺毡覆膜处理 |
条 |
720 |
550克 |
3 |
花板 |
- |
套 |
1 |
镀锌板,厚度4mm |
4 |
电磁脉冲阀 |
2.5寸 |
套 |
72 |
上海袋式 |
5 |
储气包 |
配套 |
套 |
1 |
|
6 |
喷吹管 |
配套 |
套 |
72 |
|
7 |
仓壁振动器 |
ZBT-5 |
台 |
3 |
|
8 |
脉冲阀防雨罩 |
- |
套 |
3 |
|
9 |
脉冲阀检修平台 |
- |
套 |
1 |
|
10 |
锁气卸灰阀 |
300*300mm |
台 |
3 |
|
11 |
气源三联体 |
- |
套 |
1 |
|
12 |
料位计(高低) |
- |
套 |
3 |
|
13 |
设备平台及步梯 |
- |
套 |
1 |
|
14 |
集尘斗 |
- |
个 |
3 |
|
15 |
隔爆阀 |
BGF-100 |
套 |
1 |
|
16 |
无焰泄爆片 |
X240 |
台 |
3 |
|
17 |
接地静电报警器 |
- |
台 |
1 |
|
18 |
粉尘浓度探测器 |
- |
个 |
2 |
|
19 |
粉尘浓度监控系统 |
DMS-300 |
台 |
1 |
|
20 |
火花探测器 |
MSE-T3 |
套 |
2 |
|
21 |
火花报警控制器 |
- |
台 |
1 |
|
22 |
火花熄灭系统 |
- |
套 |
2 |
|
23 |
恒压供水系统 |
- |
套 |
1 |
|
24 |
声光报警控制器 |
WH/JDSG-1 |
套 |
2 |
|
25 |
温度传感器 |
DS18B20 |
台 |
1 |
|
26 |
风压传感器 |
HPT-8 |
台 |
1 |
|
27 |
水压传感器 |
JEL PT-100 |
台 |
1 |
|
28 |
电动阀门 |
直径800 |
个 |
1 |
|
29 |
负压传感器 |
- |
套 |
1 |
|
30 |
负压表 |
- |
台 |
1 |
|
31 |
木屑仓室 |
4m*4m |
座 |
1 |
|
32 |
仓室防爆门 |
- |
个 |
1 |
|
33 |
仓室防爆窗户 |
个 |
1 |
||
34 |
离心风机 |
4-68-10D电机55KW-4变频 |
套 |
1 |
含支架、减震垫 |
35 |
储气罐 |
1立方 |
台 |
1 |
|
36 |
烟囱 |
- |
座 |
1 |
含防雨帽 |
37 |
变频柜 |
55KW |
台 |
1 |
|
38 |
控制柜 |
800*400*1000 |
台 |
1 |
|
39 |
吸尘罩 |
- |
套 |
8 |
|
40 |
手动蝶阀 |
- |
套 |
8 |
|
41 |
格栅网 |
- |
个 |
2 |
|
42 |
盖板 |
- |
个 |
2 |
|
43 |
管道支撑 |
- |
套 |
1 |
|
44 |
电板热保温 |
- |
套 |
1 |
|
45 |
调压阀、闸阀 |
- |
套 |
1 |
|
46 |
压力表 |
- |
块 |
1 |
|
47 |
环保监测 |
- |
项 |
1 |
|
48 |
环评及环保验收 |
- |
项 |
1 |
6、技术要求
除尘系统设计采用布袋除尘器,并符合粉尘防爆相关设计要求。除尘器不小于3个仓室,每个仓室要设置料位探测器,木屑仓要设置防爆门和防爆瞭望口,除尘器要选用负压除尘方式并设置锁气卸灰装置和泄爆装置。采用压缩空气脉冲进行喷吹清灰,可满足在线清灰。清灰系统由气包、喷吹管和电磁脉冲控制阀等组成,清灰系统设计室外防雨设施。每个仓室配有一个灰斗,每个灰斗设计高低两个料位计,积灰位到达高料位时连锁卸灰阀开始卸灰;灰位到达低料位时停止卸灰。
6.1除尘器主要技术要求
(1)甲方已在木模型厂房内已预埋直径850mm的主管道和通向台木材加工设备的直径300mm的分支管路,乙方在每个分支管路上加装风量调节阀,确保每台加工设备都能得到适当的除尘处理;同时,在每个分支加工点位需设置制作平台吸口和上吸口的吸尘罩,并对加工设备电机等电器进行防尘隔离防护。(吸尘罩的具体制造方案经甲方认可后方可实施)
(2)已预埋管路走向:各点位吸尘口到集渣块地坑的地下管路汇集到厂房中间梁下(北第二根南下);主管路从集渣块地坑地埋向东北避开厂房外楼梯穿墙而出与除尘器仓室连接。
(3)集渣块地坑(甲方已施工完毕)要求布设挡块网(孔眼30×30mm、不锈钢圆钢直径8mm),安装数点强磁铁(强磁铁甲方提供)用于吸附铁钉等金属,防止铁钉撞击集尘仓璧产生火花,引起木屑粉尘燃爆。
(4)为了方便收集后的木屑运出,木屑仓室里设有3个可移动集尘斗,集尘斗中放入橄榄石包装袋(甲供,容量1m?,属废弃物利用)在除尘口处,装满后除尘斗推出,用叉车打包吊运、定点存放、指定外排。
(5)在分支管道汇集点前设置沉降池(甲方已施工完毕,乙方制作挡网和密封盖),用于拦截和沉淀气流中携带的大块木块或其他杂质,防止这些大块物体进入主管道,从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堵塞或损坏。
(6)在布袋除尘器的脉冲清灰系统中,每组滤袋配有一个电磁阀,确保清灰的效率和精准性。
(7)除尘器应安装无焰泄爆装置、火花探测报警及自动熄灭系统(管道及木粉尘收集仓室等部位,喷淋系统采取防冻措施,室内设置水管路电磁阀,室外水管路设置排水阀)、脉冲压力监测系统、管道隔爆(各支管汇入主管道处设截止阀,除尘器入口前除尘主管道设隔爆阀,隔爆阀与风机主机连锁)、法兰连接处设置跨接线并做接地保护、在除尘系统的关键部位设置安全阀和泄爆阀。对除尘器的仓体的温度、压差、脉冲压力、锁气卸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除尘箱体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温度探测、水压探测、风压探测、火花探测等报警及卸料智能联控,为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的自动探测、报警联控等程序。清灰装置的清灰气源进气口处应安装油水分离器,确保气体干净。
(8)木模型厂房内按规范要求安装满足整个木模型厂房粉尘浓度监测要求的粉尘浓度探测报警系统,并与厂房除尘系统自动联动。包含至少两点粉尘浓度监测探头、吸除管路、管道电控阀门等。
(9)除尘器本体防雷接地由乙方负责,所有电气设备均需作保护接地,与其它金属管路、金属构件构成接地网,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姆。控制室PLC系统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单独做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1欧姆,设各管道连接法兰间跨接线,电阻值≤0.03欧姆。
(10)除尘器壳体及灰斗壁厚度不小于5mm。壳体应密封、防雨,壳体设计应尽量避免出现死角或灰尘积聚区。
(11)除尘器所有钢结构制作时彻底除锈,级别不低于Sa2.5级,防腐涂料耐腐蚀性良好,涂层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韧性、抗冲击性能及防水、防潮、防大气腐蚀性能;
(12)焊接件板材型材下料前平整校直,下料后修整外形,去除毛刺、飞边、氧化皮等残留物;焊接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符合GB/T 985.1的规定。焊缝与金属表面过渡平整,焊缝平直均匀,无有气孔、夹渣、裂纹、弧坑、烧穿、虚焊等焊接缺陷。焊渣及飞溅物及时清除;焊接件外观无有明显锤痕、褶痕;管道、弯头、三通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倍钢板厚度,且≥25 mm。
(13)涂装要求除尘器涂装前将表面的铁锈残留物、油污、尘土及其他脏物等清除干净。除锈方法和除锈等级符合GB/T 8923的规定。当使用喷射或抛丸除锈时,除锈等级不低于Sa2;当使用手刷或动力工具除锈时,除锈等级不低St2。除传动装置的机加工件和外购件外,凡整体出厂的除尘器的表面均涂底漆两遍,面漆两遍。漆膜外观颜色一致,无发脆、卷皮、裂纹、气泡和流痕等缺陷。涂装采用喷涂工艺,不使用滚刷、毛刷涂装,金属漆。
6.2 风机技术参数及性能要求
(1)工作介质:空气;风机全压效率:不小于85%。
(2)吸风口位置:室外,叶轮形式:单板型
(3)电动机:优选用变频电动机,防护等级IP65,绝缘等级F级。
(4)风机机壳设人孔门,并考虑方便检修;联轴器设安全防护装置;
(5)风机的进出口设非金属柔性连接器进行隔振。
(6)采用高效、节能、低噪声的风机,配出口消音器。风机高效区宽。离设备1m处的噪声<85dB(A);
(7)根据仓室设定负压值自动调频。设定负压值数字显示并可调节。
6.3风管、烟囱及监测平台技术要求
6.3.1风道:管道材质为Q235钢板,管道壁厚不小于5mm,除尘管道易积灰处设置清灰设施和检查孔(门),主管及支管管径,根据风量合理设计。
6.3.2烟囱及采样口
(1)烟囱材质为Q235钢板,壁厚不小于5mm,高度不小于25m,且应高于周边建筑物3m以上;做好固定和防雷措施。
(2)采样口位置原则上应避开风管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口或连续测定距离弯管、变径、接头等部件不少于6倍风管当量直径。
(3)采样口径一般不少于75毫米。
6.3.3监测平台及爬梯
(1)采样或监测平台长度应>2m,宽度应>2m或不小于采样枪长度外延1m,周围设置1.2m以上的安全防护栏,有牢固并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便于日常维护和比对监测。
(2)采样或监测平台应易于人员和监测仪器到达,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2m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斜梯(或乙字梯、旋梯),宽度应>0.9m;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20m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升降梯。
(3)钢扶手和栏杆(最小外径30mm)应喷涂防腐(锈)油漆,颜色与设备保持协调一致。所有平台和扶梯应在每边都安装栏杆。
6.4电控技术要求
6.4.1除尘器自带控制系统,设备以及相关的仪表、连接箱、电缆及安装附件,所有元件的控制都完全由自带的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供PLC控制系统要求具备完整、成熟的配套电控系统软硬件,具备单体启动/停止、“一键式”自动运行及各种保护等功能,乙方不允许设置自动锁机或类似功能。
6.4.2控制系统具备“远程”“自动”“手动”三种控制方式。
(1)远程自动:系统接受远程启停指令后,自动连锁启停,自动调整各工艺环节以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人机界面监控所有的工作数据和机器的运转数据,实现“一键式”自动运行。
(2)现场自动:通过现场触摸屏连锁启停,自动调整各工艺环节以保证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人机界面监控所有的工作数据和机器的运转数据,实现“一键式”自动运行。
(3)现场手动:通过现场触摸屏实现各设备的单体启停和控制。控制箱要安放在预处理线操作间内,便于操作者的统一操作。
6.4.3中控设备接口提供配套自动控制系统,并预留数据采集接口便于甲方将除尘系统的相关监测参数采集到乙方的主监控系统内。通讯接口要求是独立的以太网接口,授权并开放。数据采集接口,提供标准协议和点表信息及详细说明、PLC控制逻辑图以及不加密的PLC和人机界面控制程序,支持modbus或opcua等通讯协议;控制系统之间的联锁信号要求使用硬接线方式。
6.4.4工艺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实时显示除尘器的电耗、仓体的温度、脉冲压力、锁气卸灰运行状态、水压探测、火花探测等报警及卸料智能联控,风机出入口温度、除尘器差压、风机设备的工作电流、及轴承温度、风机轴承振动幅度、除尘器灰斗高低料位等运行数据;具备自动喷吹、卸灰等功能;工艺参数具备自动监控、调整、补偿、报警、数据存储以及分析与查询功能,数据储存一年以上。
6.4.5室外电器间考虑保温、隔热设计,美观大方,要有照明并配备排风扇、通风窗,门采用防盗门。
6.5电气原件选型要求
(1)空开、接触器、继电器、按钮、指示灯、开关等电气元件选用性能不低于西门子、施耐德、ABB等的知名品牌,室内电器设施需全部选用防爆型。
(2)控制柜要求加装通风过滤装置,确保电气箱内工作温度正常,控制柜如需安装在室外,应注意防爆、防尘、防水、防震、防腐、防高温、防静电、防电磁干拢、防小动物侵入等事项。
(3)控制柜外露线缆根据现场情况,选择直接布线,采用包塑金属软管,尼龙软管或桥架保护,必要的分线点要有分线盒,外围各电气元件要加装防护罩,布线要整齐美观。
(4)对于安装执行部件区域将留有10%的安装空间,元器件用螺丝固定,不得使用自攻镙钉在安装盘上作业。
(5)在允许的情况下,元器件(除大容量器件)使用DIN轨道安装。在主隔离开关或断路开关与柜顶间不允许布置任何器件。机柜留有足够进线容积,主隔离开关或断路开关的规格与进线规格相匹配。
(6)每套PLC将执行与其工艺相关的控制及监视,所有PLC的输入/输出点通过柜内线槽连接到接线端子柜;预留10%的输入/输出点的余量,所有空余的输入/输出点也通过柜内线槽连接到接线端子柜。
(7)通讯、传感器、编码器、模拟量要使用屏蔽线,信号线要用多芯、耐油电缆。
(8)按钮、指示灯、开关上有中文标识,人机操作界面为中文显示。
(9)电气元件和线号有清晰的标识(机打标识,非手写)。电线和管路要整齐美观与图纸一致。
(10)HMI触摸屏要求使用15寸彩色工业触摸屏,防护等级IP65,具备以太网通讯接口。推荐选用品牌西门子、施耐德、ABB。
(11)仪表、变送器和控制回路,应配防电磁干扰措施。防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能力应符合IEC801.3标准的规定。
(12)温度变送器应选择智能型,量程可调整,输入信号为RTD,热电偶或者mV信号,输出信号为4~20mA DC,供电为24V DC,输入输出供电三端隔离。
(13)除尘风机应配带振动检测,振动输出信号为4~20mA DC信号,振动监测仪应具有4~20mA DC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能够实现远程诊断和设备管理等功能。
7、设计及选型原则:
(1)作业期间能连续进行空气对换,使受污染的空气迅速排出,一直保持房内空气清新洁净,确保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设备安全。
(2)设备合理布局。防爆、防压、防火、安全卫生得到可靠保证,三废治理达到国家标准,绿色环保得到充分的体现。
(3)设备须具备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等特点,具备设备状态自检及故障自诊断功能,具备作业终端机功能。
(4)设备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耐用性,热变形小,噪声低,平稳性好。能够适应24小时连续正常工作,且精度与性能稳定,易于保养、维修。
(5)设备的设计、制造与试验应符合国际工业标准(ISO)和国际电工标准(IEC),度量单位全部采用国际单位标准制(SI),所有电气部件的保护等级均不低于IP54。
(6)设备外观设计必须与周围的作业环境相协调,设备及辅助设施的外观应平整光洁、美观大方,外形和颜色等与检修流水线整体的风格一致。
(7)最终制定的治理方案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要求,设备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最终确保治理后满足本协议中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8)设备室外露天布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防潮、防风、防腐、防热、防爆等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及厂房安全生产需求,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
(9)治理设施现场安装方案如需架空布置,乙方需配套搭建用于设备日常维护、检修的检修工作平台,并按相关规范要求配置栏杆,平台、栏杆应牢固可靠,便于设备检修及配件更换的操作。
(10)设备配套的梯子严禁采用竖向爬梯,应设计为斜梯形式(两侧配置扶手栏杆),严格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制造。
8、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
在设计、制造和验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及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YB9066—95《冶金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GB50406-2017《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9708-1996《钢铁工业废气粉尘排放标准》
GB 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5577-201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AQ4273-201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15605-2024《粉尘爆炸泄压规范》;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 3836.15-2024《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GB 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T 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8-2012)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技术规范》(DB13/T 2519-2017)
《袋式除尘器工程技术规范》(GB 50273-2016)
《滤筒式除尘器》(JB/T 10341-2014)
等国家或行业其他有关最新标准(上述标准如有最新版本,按最新版本执行),并最终满足甲方现场使用要求以及甲方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
9、随机文件(含纸质三份与电子文本一份):
1.设备总图
2.主要部件图、零部件目录及图册
3.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线图,电气接线图,梯形图等
4.操作使用手册、检修维护手册、易损件图及明细表
5.外购件规格型号及生产厂家名录
6.制造厂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关键产品的材质证明书、探伤报告
等),质量保证书、说明书等文件
7.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实施计划
8.防雷检测报告、环保验收手续等其他甲方认为必要的文件
10、设备验收、培训程序:
10.1预验收:在甲方厂内设备制造完毕,并通过自身检验合格后,通知甲方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双方签字后,即可发运。
项目按技术协议及合格证明书进行预验收。
10.2终验收:
设备在甲方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乙方负责完成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直至验收合格,由甲方负责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实施排放检测,乙方支付检测费用。检测合格后由双方共同对设备进行外观及性能验收,外观和性能验收完成后,乙方提供各类检测报告、检验合格证明并通过环保验收后,至此终验收完成。
按技术协议、合格证明书、相关排放标准、环评报告及设备使用地的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验收。
标准试件试验,试件由甲方提供。
11、技术培训
乙方现场安装、调试、试车过程中,乙方对甲方相关人员进行编程、操作和机电维修培训;培训分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实习两方面。
12、其他
(1)乙方的设计方案经甲方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制造,基础参考图、电、气等外接口位置图在图纸审核后(图纸审核应在合同生效后的15日内进行)5日内提供给甲方。
(2)乙方负责出具基础设计参考图,甲方负责基础及预埋板的制作,并将设备总电源(气、水源)接至设备主电控柜总开关(气、水源总接口)的上端口,其余起重机械租赁、装卸、安装、调试等工作全部由乙方负责完成,直至设备交付甲方使用。
(3)乙方承担买方按照技术文件的指导进行任何操作、检查、维护、试验等致使设备出现错误或损坏,或者人员伤害的责任和义务。
(4)在执行合同期间对合同的任何变更,均须双方以书面方式签字认可。
(5)乙方对相关的任何设计和详细施工图纸,以及乙方提供的合同项下的文件、图纸、资料或指导中出现的任何矛盾、错误和遗漏负完全责任,无论资料是否已被甲方认可。
(6)设备在甲方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乙方自备劳保用品、安装工具及检测仪器等。
(7)基础参考图、电、气等外接口位置图在图纸审核后(图纸审核应在合同生效后的一个月内进行)一周内提供给甲方。应在设计得到甲方确认后方可投产制造,但乙方仍应当承担设计全部责任。
(8)用于设备运输的重柴油货车必须选用国V型及以上货车。
(9)合同签订后,乙方提供本项目(工程)的安全风险因素识别报告及相应的应急解决方案,经甲乙双方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安装。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高炉煤气精脱硫工艺研究进展高炉煤气精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2023年粗钢产量约10.19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高炉炼铁过程中会产生高炉煤气。高炉煤气主要成分包括CO、H2、CH4、N2、CO2、O2等,其中高炉煤气的热值3 000~4 000 kJ/m3,主要用于热风炉、加热炉等用户作为燃料加热使用。在燃烧过程中CO、H2、CH4会转化为CO2和H2O到烟气中。CO占比22%~27%,是高炉煤气燃烧过程中最主要的热量提供者。然而,高炉煤气中还有微量含硫化合物等物质。其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以有机硫COS(60~200 mg/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木加工系统除尘系统设计技术,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