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个预制墩盖梁完成吊装、粤东城际跨南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个预制墩盖梁完成吊装、粤东城际跨南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发布于:2025-08-08 11:08:08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来源:桥梁视界

|

作者:桥梁网

[复制转发]

01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个预制墩盖梁完成吊装

8月2日,厦金大桥(厦门段)A3标施工现场传来捷报:首个预制盖梁成功吊装!这标志着全线首个预制墩顺利完成“戴帽”拼装,项目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在厦门翔安金门湾海域施工现场,随着2500吨浮吊主钩精准下放,首个预制墩盖梁完成精准对位安装。此次安装的是厦金大桥(厦门段)A3标93号墩盖梁,也是全线安装的首个预制墩盖梁,长21.6米,宽4米,高6.5米,重约1107吨,其施工难度大。

 

此次盖梁安装环环相扣:盖梁导向装置缓缓下落,墩身对接面剪力键严丝合缝插入剪力槽,底节段与顶节段之间通过24根预应力粗钢棒连接,接缝面涂抹高强度环氧树脂结构胶。待胶体强度达标后,进行2次预应力张拉,最终使承台、墩身、盖梁三个构件紧密固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的精度都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首座预制墩盖梁顺利安装,不仅为后续同类施工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标志着项目施工重点即将转向桥梁上部结构,厦金大桥距离早日贯通迈出坚实一步。


作为国家重大交通工程,厦金大桥(厦门段)的建设将显著提升厦门综合交通网络效能,为深化厦金融合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设施支撑。项目建成后,将与翔安机场、厦金航线紧密配合,共同构建起对台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来源:海峡导报)


02

粤东城际跨南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8月5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吊装到位,精准嵌入跨中,粤东城际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全线单跨跨度最大桥梁——跨南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这是粤东城际铁路首座实现合龙的斜拉桥,标志着全线最复杂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跨南溪河特大桥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全长510米,主跨280米,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其主塔高度、主跨跨度均为全线桥梁之最。大桥桥位地质条件复杂,桩基需穿越20米深厚淤泥层、细砂及风化花岗岩地层,最大桩深达100米,加之邻近南溪河航道,运输空间受限,施工精度要求极高。


面对复杂工况,项目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大直径旋挖钻机逐级扩孔工艺,成功攻克深淤泥层与近百米长桩施工难题。针对全线单次方量最大(4560立方米)的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实施一次性连续浇筑,通过降低入模温度、合理布设冷却水系统、严控表面保温保湿等措施,并辅以全过程温度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有效保障了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一次成优。

 

大桥主塔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钻石塔,塔高分别为95.5米和98.5米,施工中采用第二代智能液压爬模系统,依托PLC同步控制实现模板自动爬升,可将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同步搭配智能喷淋养护系统、装配式塔吊及电梯扶墙,全面保障了高空作业的安全与效率。大桥主梁架设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塔柱式架桥机,创新设计的旋转吊具可实现后方喂梁,无需设置提升站即可完成大吨位钢梁吊装,成功解决了南溪河船闸不具备开通条件以及无法水上运输钢梁的问题,配套采用的液压、智能操作系统,实现了桥机平稳快速前移,在确保钢梁顺利吊装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同时,项目团队坚持科技创新赋能施工生产,应用部署全桥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结合全自动测量机器人与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动态调整索力与主桥线形,将成桥线形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在安全管理上,采用群塔防碰撞系统等智能建造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监控与风险预警,同步构建起“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隐蔽工程数字化管理等机制,实现安全质量责任可追溯,有力提升了项目本质安全能力。(来源:中铁广州局深圳公司微信公众号)


03

成渝中线田柳湾特大桥合龙

8月5日,在朦胧的画卷中,成渝中线高铁田柳湾特大桥合龙了。从毫米级精度的智能施工到穿透式管理的安全防护,建设者们以智慧,在层峦叠嶂的深谷间,“智造”了这座钢铁巨龙。


成渝中线高铁田柳湾特大桥全长1644.6米,其中跨越深沟的主跨采用(48+3×80+4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其中21号墩高79米为全线最高,该桥梁是全线技术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为解决高墩施工难题,项目使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液压爬模技术进行施工,结合项目自研的数智管控平台,实时监测爬模工况,较传统翻模施工效率也可提升近1.5倍。


项目采用自主制造的智能造桥机,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中心,即可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掌握造桥机运行状态、模板开合度、荷载变化等关键信息,调整精度达到毫米级,如同为庞然大物装上了“智慧大脑”和“敏锐眼睛”。整个过程实现了“零事故、零质量缺陷”的合龙目标。


相关负责人表示,田柳湾特大桥连续刚构梁的全流程智能建造实践,不仅为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扫清了关键障碍,更积累了宝贵的“高、精、难”桥梁施工经验。(来源:中工网)


04

潍宿高铁跨日兰高速特大桥工程取得新进展

8月5日,潍宿高铁沂南段跨日兰高速特大桥290#墩转体梁A0号块顺利完成浇筑,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全线首个上跨日兰高速的转体梁主体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后续转体作业的精准实施筑牢了基础。

 

此次浇筑的A0号块位于线路DK196+554.30处,上跨日均车流量超3万辆的G1511日兰高速,该地段桥梁上部结构为(70.15+128+70.85)m双线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与转体相结合的工艺,转体角度38°56′。主梁跨度为(70.15+128+70.85)m,梁全长270.7m。截面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直腹板形式,单次浇筑混凝土达1343.85立方米,重量高达3561吨,施工难度与规模显著。

 

290号墩节点的顺利推进,不仅攻克了上跨繁忙高速路段的施工难题,更加速了项目整体建设进程,为潍宿高铁顺利建成通车按下“快进键”。(来源: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众号)


05

大攀铁路大理枢纽项目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80米钢桁梁首吊成功

8月5日,大攀铁路大理枢纽项目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跨祥云公路首节钢桁梁成功吊装,标志着大桥建设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关凤大道双线特大桥全长856.68米,设计采用80米钢桁梁跨越祥云市政公路。钢桁梁整体为无竖杆三角桁架,桁高11.6米,主中心距12.0米,节间长度10.0米,桥面板为密布横梁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施工采用支架法原位拼装,全部拼装完成需要开展123次吊装作业,预计9月中旬完成钢桁梁全部吊装作业。本次吊装节段为26吨下弦杆,内宽1.2米,高1米,板厚24、28、36毫米,整节段钢桁梁在工厂制造完成后运输至桥址,采用1台220吨和1台130吨吊车提梁拼装就位。

 

为保障首节钢桁梁顺利吊装,项目团队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反复论证并演练起吊、运输、定位及安装精度控制等核心工序。在吊装作业前,项目联合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对钢桁梁焊缝质量、结构尺寸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检测,组织技术人员对吊装路径、设备协同参数进行模拟,确保吊装角度与落点误差在控制范围内。吊装过程中,现场施工负责人统一调度指挥,技术管理人员全程盯控关键环节、监控设备姿态,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步骤,安全监督人员逐项核查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措施,确保钢桁梁精准平稳安装到位。

 

首节钢桁梁的成功吊装,极大鼓舞了各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项目管理团队将全面总结本次吊装作业成功经验,进一步科学统筹、加强保障,持续推进开展百余次吊装作业,确保后续高空作业安全可控,全力推进项目整体施工进度。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铁路枢纽的核心工程,大攀铁路大理枢纽建成后将与5条铁路干线互联互通,形成“多线交汇”的交通格局,不仅能大幅提升滇西地区至成渝经济圈、东南亚方向的货运能力与客运效率,还能填补西部铁路空白,显著提升中缅国际通道运输能力,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注入强劲动能。(来源: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来源:公众号桥梁视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3 万条内容 · 64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浙江杭甬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首片钢混组合梁拼装完成……这些是今天桥梁界的大事

01 浙江杭甬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首片钢混组合梁拼装完成 8月1日,浙江杭甬三期项目控制性工程——甬江特大桥首片钢混组合梁拼装完成,标志着大桥建设正式步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