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地基基础 \ 高温环境下超高层塔楼3.5m厚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2)

高温环境下超高层塔楼3.5m厚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2)

发布于:2025-07-23 09:54:23 来自:建筑结构/地基基础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

作者:张慧

[复制转发]

 

4 混凝土浇筑施工

塔楼筏板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一个坡度、循序推进、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大斜面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法,即混凝土从基坑北面向南面,以500?mm的斜面分层厚度,同一坡度一次性到顶由下而上向前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速度与混凝土的运输能力、混凝土浇筑设备选择以及现场平面布置等有关。

4.1?现场平面布置

为缩短混凝土浇筑周期,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保证筏板整体性,本工程采用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无缝施工浇筑方法。

为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同时保证斜面分层浇筑时不出现冷缝,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与汽车泵、地泵结合的方式:在基坑北侧布置3个溜槽(1个备用)和2台汽车泵,东侧设置3台地泵,北侧基坑栈桥上设置2台地泵,每个地泵配合6台混凝土车,5台地泵每小时可以提供200?m 3 ,2个溜槽每小时提供200?m 3

选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座(1座为备用搅拌站),确保每小时供应混凝土至工地大于300?m 3 ,计划40?h浇筑完成。

4.2?混凝土浇筑顺序

根据围护设计要求,筏板4个坑中坑开挖后尽快浇筑混凝土,所以塔楼筏板混凝土浇筑顺序分为2个阶段:(1)第一阶段浇筑4个坑中坑底板及侧壁,坑中坑侧壁混凝土提前浇筑至标高–16.550?m,浇筑高度2.85?m,表面混凝土绑扎直径20mm@1?200?mm抗剪钢筋,长度1?m,并在浇筑完成后对表面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2)第二阶段浇筑标高为–14.800~–11.300?m的大筏板混凝土,厚度为3.50?m,每个阶段具体浇筑方量见表2。

表2?筏板各阶段浇筑方量

   

筏板混凝土浇筑面较大,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顶的浇筑方式由北往南进行浇筑:用3个溜槽从北面开始斜面分层浇筑,并在西北角和东北角各设置1台汽车泵进行浇筑,通过汽车泵配合溜槽进行北侧混凝土收面,溜槽位置最后表面500?mm左右混凝土用汽车泵补满;然后1号、2号、3号地泵开始东南侧浇筑,4号、5号地泵开始西南侧浇筑;为控制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从晚上8点开始,整个过程持续35?h。

4.3?混凝土振捣和养护

在浇筑过程中,每个溜槽、汽车泵管和地泵出料口处及出料点以外流淌范围内设置多个振动器,确保出料点四周流淌混凝土的密实。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器深入下层混凝土100?mm左右;筏板混凝土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度。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阶段,表面与大气温差较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及时排走水泥浆,再用抹光机对表面反复抹光、压实后,最后覆盖保温材料。

综合考虑宁波市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混凝土养护措施采用塑料薄膜及麻袋进行覆盖: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立即在表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然后铺

3层麻袋,最后铺1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并监测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内外温度、温差变化。

5 混凝土温度控制

测温的目的是直接掌握筏板混凝土内外温差,通过监测温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1)筏板混凝土表层温度与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大于25℃,且与筏板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25?℃。

(2)确保筏板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大于2.0?℃/d。

(3)拆除保温覆盖时筏板混凝土浇表面与大气温差应不大于20?℃。

5.1?测温点的布置

筏板测温点的布置原则:方便观测,不影响其工序的施工,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状况。筏板共布置12个测温点,A1~A10为混凝土内部测温点,D1、D2为大气测温点;每个测温点沿筏板厚度方向布置6个测点,测温点布置如图4所示。

   

图4?塔楼筏板测温点示意

测温采用JDC–2建筑智能测温仪,混凝土覆盖后即开始测温。预计4?d左右筏板中心温度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降温,为此拟采用以下测温频度。

(1)第1~4?d,每4?h应不少于1次。

(2)第5~7?d,8?h应不少于1次。

(3)第7?d至测温结束,每12?h应不少于1次。

5.2?温控措施

温控措施主要采用冷却水管水循环降温与表面覆盖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筏板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可控范围内。冷却水管总管采用 DN ?100管径,2台100?SG50–30管道泵加压,主要施工流程:预埋安装 DN? 48×3.0冷却水管(2道)→冷却水管水压试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内通水循环降温→混凝土浇筑过程后管内通水循环降温→根据测温结果调节循环水流速→测温结束后用细石混凝土注浆堵实冷却水管。

混凝土浇筑完成及表面处理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及麻袋覆盖;在养护期间,项目部安排专人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当筏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增大循环水流量及流速,加速冷却水管内循环换水,并在表面增加覆盖和温水养护,以确保筏板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

5.3?测温结果

筏板内部共设置60个测温点,分别位于筏板表面、筏板中上部、筏板中心、筏板中下部、筏板底部,并设置2个大气测温点。根据测温点布置及工程实际情况,以A8号测温点为例进行分析,具体测温数据如图5所示。

   

图5?塔楼筏板测温点A8测温数据

从图5可以看出,混凝土中心内部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最大,在第4?d达到最高温度68.9?℃,以后平缓下降;混凝土表面温度由于保湿养护有效,第5d开始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筏板混凝土内外温差始终控制在25℃以内,表明通过冷却水管水循环降温与表面覆盖养护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上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流程,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保证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6 结束语

本塔楼筏板混凝土施工通过采用优化配合比、溜槽、地泵、冷却水循环、智能测温等施工工艺,再结合“一个坡度、循序推进、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大斜面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案,对塔楼3.5?m厚的筏板进行一次性浇筑,浇筑总量达11?469?m 3 ,浇筑峰值350?m 3 /h,累计浇筑时间35?h,比原计划提前5?h完成浇筑施工。

施工完成后经过90?d,未发生任何开裂和渗漏问题,经过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施工效果较好。本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参考。

(本文已完结)

摘自《建筑技术》2024年7月, 张慧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地基基础

返回版块

12.11 万条内容 · 7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温环境下超高层塔楼3.5?m厚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1)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包含一栋210?m超高层塔楼(以下简称塔楼)及1个4层商业裙房。塔楼结构屋面高度为194.8?m,停机坪高度210.2?m,总建筑面积16.9万m 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