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构成严峻考验,不仅会影响微生物活性,还可能引发溶解氧不足、污泥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夏季也是暴雨多发季节,雨水冲击同样会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挑战。掌握科学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污水厂高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高温带来的运营挑战
微生物活性失衡
异养菌代谢加速导致耗氧量剧增,自养型硝化菌因高温活性受抑制,氨氮去除效率下降风险增加,且丝状菌易过度繁殖引发污泥膨胀。
溶解氧需求与供给矛盾加剧
高温使水体饱和溶解氧浓度降低,而微生物呼吸速率加快导致耗氧量显著增加,同时曝气系统效率可能因水温升高略有下降。
污泥沉降性能恶化
高温易诱发丝状菌污泥膨胀,微生物代谢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会影响絮体结构和沉降速度,导致二沉池泥水分离困难,出水悬浮物升高甚至污泥流失。
异味控制难度加大
高温加速厌氧反应,在预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的产生量和释放速率显著增加。
设备运行负荷增大
风机、水泵等关键设备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满负荷运行,故障风险上升,需要更频繁的维护和冷却。

高温运营需重点监测的指标
核心水质与工艺指标
溶解氧
需密集监测好氧池首端、中端和末端,目标值通常在 2.0mg/L 以上,防止局部缺氧。
污泥浓度
污泥沉降比
增加检测频次,正常范围通常在 15%-35%,超过 40% 需警惕。
污泥体积指数
SVI>120-150mL/g 预示沉降性变差,大于 180mL/g 可能已发生污泥膨胀。
氧化还原电位
辅助判断好氧 / 缺氧 / 厌氧状态,对脱氮除磷工艺尤为重要。
进出水污染物
重点关注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悬浮物等的去除效率,特别是氨氮达标情况。
污泥特性指标
显微镜观察
定期观察菌胶团结构、丝状菌丰度和种类、原生 / 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丝状菌丰度增加是污泥膨胀的早期预警信号。
污泥龄
高温下可适当缩短,以加速淘汰生长缓慢的硝化菌或抑制丝状菌生长。
物理与环境指标
水温
pH 值
硝化过程消耗碱度,高温可能加速此过程,需维持 pH>6.8 以避免抑制硝化菌。
恶臭气体浓度
在易产生区域布点监测,评估控制效果和人员防护需求。
设备与能耗指标
曝气系统能耗
通常占全厂能耗的 50%-70%,需关注风机电流、风压、风量。
设备运行状态
高温及暴雨冲击的应对策略
高温应对策略
溶解氧精准管控
优化曝气策略,如分点精确曝气、间歇曝气、基于溶解氧实时反馈的动态控制,必要时增加临时曝气能力。
污泥膨胀预防与控制
加强沉降性能监测,优化营养比例(C:N:P),必要时补充碳源,在安全前提下适当缩短污泥龄,确保溶解氧充足且分布均匀。
保障硝化效率
确保溶解氧>2.5mg/L 和碱度(pH>7.0),优化曝气池流态以减少死区,保证足够数量的硝化菌。
强化异味控制
及时清捞预处理栅渣,减少污水在预处理单元的停留时间,对易产生恶臭的构筑物加盖并配备除臭设施。
暴雨冲击下的污泥沉降应急控制
暴雨会导致进水水量骤增、污染物浓度稀释、水力负荷飙升,对二沉池造成严峻考验,可能出现表面负荷剧增、污泥层扰动上浮、絮体结构破坏等问题。
传统应对方法存在一定局限,如单纯加大回流比可能适得其反,临时投加常规无机混凝剂虽能快速改善沉降,但可能引入额外盐分、增加污泥产量,并对后续生物处理单元产生潜在不利影响。
可采用的优化方向包括:采用能促进致密絮凝、诱导形成更紧密且比重大的污泥絮团的处理方式,以提升沉降速度和压实度,同时需确保其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友好,不抑制生物活性,不增加额外污泥无机盐分,不影响后续生物处理效能。

实际案例参考
华北某大型市政污水厂
基本情况
处理水量 300000t/d,采用 AAO+MBR 膜工艺,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占比 90%)及少量工业园区排水(COD/BOD 波动大)。
面临问题
水温持续>32℃导致 SVI 飙升至 180-220mL/g,二沉池飘泥严重;单日降雨量超 100mm 时进水量骤增 40%,MBR 膜组污堵速率加快 3 倍;硝化菌受抑制导致出水氨氮间歇性超标。
应对措施
-
暴雨预警前 2 小时,在生化池末端投加助沉剂以增强絮体抗剪切力;
-
暴雨期间在二沉池进水渠追加投加,快速改善沉降效果;
-
在好氧池分段投加硝化菌剂以提升硝化菌群密度,配合将溶解氧优化至 2.5-3.0mg/L。
处理效果
7 日内控制污泥膨胀,SVI 稳定至 110mL/g,二沉池 SS 出水<10mg/L;出水氨氮 100% 达标,COD<30mg/L。
华东某园区污水厂
基本情况
处理水量 200000t/d,采用改良型氧化沟 + 高效沉淀池工艺,处理印染、制药废水混合液(COD:800-2000mg/L,TN:80-120mg/L)。
面临问题
水温达 35℃时,丝状菌与非丝状菌膨胀并存;暴雨导致雨水混入初期雨水,苯系物浓度突增,微生物活性骤降;水力负荷超设计值 50%,沉淀池翻泥,出水 TP 超标。
应对措施
-
在氧化沟出水堰与沉淀池入口投加助沉剂,快速控制翻泥;
-
处理效果
SVI 从 210mL/g 降至 105mL/g,沉淀池恢复泥水分离功能;苯系物冲击下 COD 去除率保持>80%,未发生菌群崩溃;暴雨季药剂总用量减少 35%,避免无效碳源投加。

夏季高温与暴雨的双重挑战,是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储备的考验。成功应对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高温和暴雨带来的生化与物理变化,严密监控关键数据指标,并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