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庆寺十年的设计和建造是神圣理想与世俗精神共创的过程,这种共创或主动、或被动,或在建筑设计的计划內,或又改变了建筑设计的初衷。
2014 年底,我接到朋友电话,邀请设计一座寺庙的方案!寺庙不大,有位年 轻的 住持 ,法号演因,我在电话里跟他说: “ 如果您要个传统仿古寺庙,我不适合做,如果 您想做个现代寺庙,我很有兴趣! ” 演因法师说: “ 我很期待 ” !于是我们开始了合作。
项目位于上海浦东唐镇中心区域,一边临河,两边临路,用地旁有一块城市绿地。原址曾有一座明代寺庙,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俞公祠”。
当代宗教建筑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题目,我们心目中的这座寺庙设计应体现中国性、禅宗气质和当代精神,并与城市友好!
中国性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其中的“释”即指佛教,中国的寺庙无法绕开对中国性的回应。
我们对中国建筑的理解,是立足以“空间关系”为先,而非“物”为先。中国传统建筑多为一进一进的院落格局,相比西方传统建筑对宏伟之物的追求,中国则更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空”的部分。即使用地紧张,这座寺庙也不应该是一座集中的大建筑,而应该是群组建筑,尊重汉传佛教基本格局,创造更多建筑之间的小环境。建筑间有庭院、天井和缝隙,这些户外空间尺度控制的很小,产生一种屏蔽效应,让寺院內基本看不到周围城市的高层住宅,让在城市环抱下的寺院呈现 “ 幽、隐、静、藏 ” 的气氛!
△ 顶视照片
佛殿建筑舒展的屋顶,是在呼应中国建筑的水平伸展的线条。为了这种水平型,地上仅布置佛殿和僧人们居住的场所,最大化减少地上建筑体量,而把佛堂、图书馆、餐厅、禅修房、停车库等安排在地下,并结合一周的下沉庭院,让半地下空间获得自然通风和采光。
这是一座禅宗寺院,禅宗之美,在于简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们使用了木模板的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 ,用厚重朴素的材质呈现禅宗的精神。演因 住持 感受到清水混凝土墙的韵味,给它们起了个富有禅意 的名字——融素!
△ 大雄宝殿室内
△ 大雄宝殿室内回望
所谓当代建筑,一方面,在于空间、材料等建筑本体的设计。寺庙本身其实没有绝对的式样,汉传佛教把宫廷建筑的格局移植到寺庙中(“寺”在过去指官衙),所以我们有了与藏传、南传、日式等不同的中轴对称官衙式寺庙,并在历朝历代不断演变。我们认为,今天的佛寺应该与时俱进,呈现当代的建筑技术和空间理念,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体现传承与创新。我们的设计通过建筑的开合处理、庭院尺度的控制,去除了装腔作势的形态,建筑平和朴素,用现代的语言塑造传统韵味和空间精神。
当代精神的另一方面在 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我们心目中,寺庙也是城市里的文化场所,应体现一定的公共属性。我们通 过与政府协商,把寺庙的朝向转至与小绿地连通的方向,寺庙可以封闭,城市公园开放,两者一并设计,连接共享。我们给寺庙和公园取了个共同的名字——众生禅院。
△ 主殿区中庭
△ 僧舍
△ 附楼沿街
△ 建筑局部
△ 室内局部
寺庙建设至今已历经十年,命运多舛。
西南面的城市绿地与寺庙的衔接方式多次沟通变动,我们设计的一组景观构筑物最终大幅简化,让主建筑群失去了配角,寺庙与城市公园联通的开放格局没能完全实现;大殿周围的配套用房在建设过程中被加高了层数,让主殿从侧面街道无法被看见;大雄宝殿顶部的光孔被取消了大半;一些材料在实施中因种种原因呈现的质量不一致等等。
多年前,一个友人看到这座庙的设计方案,提笔赠予诗句:“灵心自觉闹市说禅语,江山怀远大隐闻枕涛”,意境与我们的设计思考很贴切。若干年后,项目落成,希望未能辜负初 心 !
△ 南侧鸟瞰
△ 总平面图
项目名称:上海浦东国庆寺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唐镇
设计时间: 2014-2016
建成时间: 2024
业主:上海国庆寺
设计单位: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范围:建筑方案、施工图全程设计(含室内设计)
奖项和荣誉: 2024 香港建筑师学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建筑设计大奖银奖、第14 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全球五强、 2016 深圳建筑创作奖金奖
主持建筑师:沈驰
建筑:王淞、冯文清、刘为霞、朱维、刘余勇、伍玉聪、杨静、陈静儿、罗琼、王春燕、葛铁昶
结构:岑慧园、黄明星、陈惠明、甘凯、朱安安
电气:孙健有、吕珍地、李峰、潘志坚、高阳
给排水:李和、黄杰、温志军、李玲玲、张志华
暖通:彭天辉、代小山、张子星、唐丽华
室内:阮斌、唐韵珊、胡俊波、程翔、黄利波
无设建筑
景观:上海苗龙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 TAL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