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环境共融:陶溪川的双重叙事

环境共融:陶溪川的双重叙事

发布于:2025-06-30 13:33:3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复制转发]

"

环境共融

陶溪川的双重叙事


在景德镇,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陶溪川,这里原本是 国营宇宙陶瓷 陶瓷机械厂


自2013年启动改造以来,建筑师们通过与 场地历史肌理、自然文化尺度 的交流,使这片建筑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本期文章 通过分析直向建筑的景德镇川上行 ( 景仰书院 ) 和行之建筑的 云引擎 ,两个在场地里相 邻的建筑案例,探讨在一个 工业遗产区 的建筑群中,如何利用设计 语言 回应 周边环


01  理念之辩

02 形态与材料

03 空间与体验

04 环境共融




01

理念之辩


直向通过   原有的   一大片   老树   介入场地,   让树成为每一个空间的特质   ,依托现状遗存设计了   “院子”     “廊子”   作为主要的空间类型。


而云引擎则是从自身的功能出发,回应了一 问题: 绿地公园中的 能源中心,可以做成什么样子?




02

形式与材料




景仰书院 从保留树木到回廊围合 ,从外部的绿化引导到内部的庭院空间,逐渐营造出一种 由开放到静谧 的场所氛围,完美的契合了场地。




云引擎则是通过 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 ,将一些设备空间放入地下,最大化地保留公园的开放空间,将绿地还给了民众



在材料上,景仰书院杂揉了 不同时期的建筑材料 ,老 建筑 红砖空斗墙肌理和新建筑的黄色外墙砖,还有轻质混凝土、木构和钢架结构,使整个建筑具有张力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协调性。



云引擎因为本身的设计定位与 功能, 建筑线条非常硬朗,真实的设备和管线在立面展露,像个巨大的机器。 玻璃 、穿孔铝板 、钢结构 无一不在体现整个建筑的 现代 科技感。




03

空间与体验


景仰书院是 人文 的内向沉浸。



在空间布局上,整个建筑有着很强的 秩序 领域性 ,内向型布局能给人带来宁静的空间感受,让人专注于文化体验。



同时巧妙地利用   场地高差,通过   建筑间距、院子过渡及空间尺度变化   形成序列——人们顺着回廊行进,在不同的流线之间转换视线,感受光和风,自然的声音,最终抵达层层包裹的香樟林。



云引擎则是 技性 的未来共生。


一刚一柔,一面是设备,一面是草坡。



其空间设计 打破 了传统能源建筑所具有的 闭性 ,通过可感知的 机械美学 使整个建筑 就像一片云彩漂浮在 草坡上,化身为一个公共空间场地中的装置艺术。





04

环境共融

生长的云  vs  扎根的树


作为陶溪川建筑群像之一,“云引擎” 和而不 ,与周边有紧密的关系。


在云引擎设计方案初定阶段,恰逢景仰书院 同步启动 设计。因顾虑书院庭院视角中若出现建筑金属结构会 破坏 静谧氛围,设计团队将建筑整体向北平移,并 调整 了建筑体型的 切入角度 ——这一改动既避免了两者视线干扰,又通过平面锐角强化了建筑透视的张力效果。



在现场南侧国贸酒店的大堂处, 设计团队 也做了 相似的视觉控 ,将“云引擎”的戏剧张力 约束 在草地的范围之内,消隐在周边建筑之外。




在景仰书院这个项目中,设计       林为中心   ,所有空间都围绕   树林   展开。

整体的建筑高度严格匹配周   边的老厂房,   延续了     地原有的肌     ,同时保留了场地内原有的老树作为庭院的核心,   让新建筑成为老厂区的自然延伸  


而且因为陶溪川以整体 红砖为主 的街区风貌, 在建筑的材料运用上,建筑师大量使用了当地传统材料,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有很强的 质感 历史厚重感 ,让这个建筑看起来既属于陶溪川,又具备适度的 个性





结语

  陶溪川的景   仰书院与云引擎,恰似   传统   与现代在工   业遗产   场域中   的对话缩影。

景仰书院   借场地2米高差将折廊沿坡下沉,让   香樟林   成为层层递进的   空间秘境   ,在工业厂房的肌理中植入   东方静谧   的文化基因;   云引擎则将能源设备的   机械逻辑转化为美学语言   ,使冷却塔与控制中心化身为草坡上的动态装置。

二者虽一取   传统院落的   层叠意境   ,一探   技术美   学的裸露表达   ,却共同以“   工业遗产活态再生   ”为基底,完成了传统建筑语汇与现代技术美学在文化底盘上的共生实验,让陶溪川成为了建筑叙事的场域。

来源:匠山行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层叠书页里的贵州山水——贵州省图书馆及贵阳市少儿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异地扩建项目和 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贵阳市中小学课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荀子在《劝学》有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汲取知识,则为理想插上翅膀。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读书的殿堂,是文化传承的平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载体,更是城市璀璨的风景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