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新鲜事 \ 误差≤2毫米!上海地铁数智盾构实现 “推-拼-运” 自主作业

误差≤2毫米!上海地铁数智盾构实现 “推-拼-运” 自主作业

发布于:2025-07-08 10:06:08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新鲜事 [复制转发]

近日, 搭载智能决策“大脑”的数智盾构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季乐路站接收井成功完成接收。这是升级后的 数智盾构 首次高效、 稳定地 实现了隧道施工“推进、管片拼装、物料运输”三大核心作业环节的全流程自主运行 ,标志着我国盾构法隧道施工迈入以 智能决策 为核心驱动力的数智化新阶段。

该数智盾构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城建装备按智能盾构2.0标准设计制造, 承担了13号线西延伸芳乐路站~季乐路站区间上行线隧道掘进任务,其成功贯通的466米隧道,是具有稳定态全面自主掘进/拼装能力的智能盾构2.0技术体系的首次完整工程应用。 施工中共完成389环/2334块承插式接头管片拼装,实际定位误差≤2毫米,盾构机姿态均控制在±25毫米范围内,成型隧道轴线和椭圆度满足设计要求,全线无渗漏。

   

本项目 数智盾构 ,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1.自主驾驶,跨越经验依赖。 集成掘进开挖控制、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控制及盾尾油脂控制等多项自主控制能力;

2.自主拼装,实现毫米级精度 管片拼装机系统加载了i—SEE智能模块后升级为拼装机器人,实现自主辨识、抓取、拼装,视觉识别及末端动作控制精度均≤1毫米;

3.物料自运输,保障连续施工。 无人驾驶电机车+自动单梁+自动喂片机实现井下物料自运输。

智能盾构技术体系1.0/2.0是按申通地铁集团引领规划,依托上海市国资委企业能级提升计划展开的大型科研项目,为业界所瞩目。施工中先后迎来过包括长三角土木学会联盟、上海市建委科技委等多个学术机构的参观、指导,多位业内专家给予肯定提出了进一步建议。

   

目前,采用普通接头管片的2号机已进入全面自主施工阶段,可望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逐步完善技术细节,为早日全面推广智能盾构技术、提升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更为将来超大超长隧道施工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本文转自“ 地铁万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结构新鲜事

返回版块

2773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7月10日截止!反馈抓紧!住建部对多本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住建部官网对多本工程行业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7月10日反馈即将截止,小编特进行汇编,供同行参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