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铊废水处理技术及方法
利用铊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是最基础的预处理手段。
· 1.硫化物沉淀:硫化铊(如Tl?S)溶度积极小(Ksp≈1×10???),是高效沉淀剂。调节废水pH至8-10(避免H?S挥发),投加Na?S或FeS,生成黑色Tl?S沉淀。适用于中高浓度含铊废水(初始浓度>1 mg/L),但需注意过量S??可能返溶,需控制投加量。
· 2.氢氧化物沉淀:TlOH溶度积(Ksp≈5.5×10???)较小,但受共存离子(如Fe??、Al??)影响,需高pH(>10)才能完全沉淀,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常与硫化物联用提升去除率。
通过吸附剂表面活性位点(如羟基、羧基)或静电作用捕获铊离子,适用于低浓度(<1 mg/L)或深度处理。
· 1.传统吸附剂:活性炭(经硝酸/热改性后吸附容量提升)、黏土矿物(如蒙脱石,通过离子交换吸附Tl?)。
2.新型材料:
o (1)金属氧化物:铁氧化物(如针铁矿,FeOOH)通过Fe-OH基团配位吸附Tl?,或氧化Tl?为更难溶的Tl??化合物;锰氧化物(如MnO?)可氧化Tl?并吸附,提升去除效率。
o (2)碳基材料:生物炭(负载Fe/ Mn后增强吸附)、石墨烯氧化物(高比表面积,通过π-π作用吸附)。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如H?、Na?)与Tl?发生置换。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如001×7型)对Tl?亲和力较强,适用于低浓度、低浊度废水。但需注意:共存Ca??、Mg??会竞争吸附,需预处理去除;树脂易被污染,需定期再生(用NaCl溶液)。
通过改变铊价态或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沉淀:
1.氧化法:投加H?O?、O?等氧化剂,将部分Tl?氧化为Tl??(Tl??水解生成Tl(OH)?沉淀,Ksp≈1×10???),提升沉淀效率。
2.还原法:若废水中含高价铊(如Tl??),可用SO?、Fe??还原为Tl?,再结合沉淀或吸附处理(但实际中Tl??较少见)。
通过半透膜截留铊离子,适用于高纯度水处理(如电子工业回用):
1.纳滤(NF):对单价离子(如Tl?)截留率约80%-90%,操作压力较低(1-2 MPa)。
2.反渗透(RO):几乎完全截留Tl?(截留率>99%),但能耗高,适用于深度处理。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组合提升效率,例如:
1.化学沉淀+吸附:先用Na?S沉淀降低铊浓度(去除率>95%),再用改性活性炭吸附残留铊(出水浓度<0.1 μg/L)。
2.氧化+膜分离:H?O?氧化Tl?后,通过纳滤/反渗透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64 万条内容 · 147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工业废水零排放分盐系统:分盐效率与混盐量的探讨工业废水零排放分盐系统:分盐效率与混盐量的探讨 在工业废水零排放(ZLD)的宏伟蓝图中,纳滤(NF)技术凭借其低能耗分离一、二价离子的独特优势,成为分盐环节的关键“守门人”。然而,一个核心的“矛盾体”始终贯穿其中:分盐效率与混盐生成量。我们通常认为,分盐效率越高,混盐量自然越低。但现实系统的复杂性远超这个简单的线性关系,仿佛一场精密仪器中的微妙平衡,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一、概念界定:效率与混盐的明确定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含铊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探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