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大气治理 \ 脉冲布袋除尘器采取中箱体进风方式与采取灰斗进风方式的优劣比较

脉冲布袋除尘器采取中箱体进风方式与采取灰斗进风方式的优劣比较

发布于:2025-07-06 06:25:06 来自:环保工程/大气治理 [复制转发]

脉冲布袋除尘器采取中箱体进风方式与采取灰斗进风方式的优劣比较

  脉冲布袋除尘器的设计中,进风方式的选择对设备性能、运行稳定性和维护成本有显著影响。中箱体进风和灰斗进风是两种常见方式,其优劣对比如下:

一、中箱体进风(侧向/水平进风)

1.原理:含尘气流直接从除尘器中箱体侧面进入,经气流分布装置后均匀上升通过滤袋。

2.优势:

1. 气流分布更均匀 

   - 通过导流板或气流分布板优化,可减少气流对滤袋的局部冲刷,延长滤袋寿命。

   - 适合处理轻质、易悬浮的粉尘(如粉煤灰、化工粉尘)。

2. 减少二次扬尘  

   - 粉尘直接进入过滤区,避免在灰斗内堆积导致的气流扰动,降低清灰后粉尘再次被带起的风险。

 

3. 结构紧凑,节省高度 

   - 无需依赖灰斗进行预沉降,设备总高度较低,适合空间受限的场地。

4. 维护便捷  

   - 灰斗主要承担储灰功能,内部无复杂气流组织,清灰和检修更方便。

3.劣势:

1. 滤袋负荷较高

   - 粉尘未经预分离直接接触滤袋,对高浓度粉尘(如矿粉、水泥)可能增加滤袋负担,需更高清灰频率。

2. 对气流分布设计要求高

   - 若分布不均,易导致滤袋局部磨损或过滤效率下降。

二、灰斗进风(下部进风)

1.原理:含尘气流从灰斗上方或侧面进入灰斗,经重力沉降后上升至滤袋区。

2.优势:

1. 预沉降降低滤袋负荷  

   - 大颗粒粉尘在灰斗中因重力自然沉降,减少进入滤袋区的粉尘量,尤其适合高浓度、大颗粒粉尘(如破碎、烧结工况)。

2. 延长滤袋寿命 

   - 预分离后,滤袋主要捕集细颗粒物,清灰压力减小,磨损降低。

3. 抗爆燃性能更好(可选设计) 

   - 灰斗空间可作为缓冲,配合防爆门设计更易疏导可燃粉尘爆炸压力。

3.劣势:

1. 气流分布控制难度大

   - 灰斗内易形成涡流或气流短路,导致滤袋下部气流分布不均,可能引发局部磨损(需加装导流板)。

2. 二次扬尘风险

   - 清灰时掉落的粉尘可能被上升气流重新卷起("二次飞扬"),降低过滤效率。

3. 设备高度增加

   - 需更大灰斗空间容纳预沉降区,设备总高度较高,基建成本可能增加。

4. 灰斗积灰问题

   - 湿度大或粘性粉尘易在灰斗内板结,需配套空气炮或振动器,维护量增大。

三、选型建议

1. 优先中箱体进风:  

   - 粉尘粒径细(如<50μm)、浓度低(如<50g/m?)、流动性好(如电厂飞灰、颜料粉末)。  

   - 空间高度受限或需模块化紧凑设计时。

2. 优先灰斗进风:  

   - 粉尘初始浓度高(如>100g/m?)、含大颗粒(如矿石破碎、铸造烟尘)。  

   - 粉尘湿度大或具粘性时(需配合灰斗加热/振打)。  

3. 关键设计要点:  

   - 无论何种方式,气流均布装置(如导流板、多孔板) 不可或缺。  

   - 灰斗进风需确保灰斗倾角≥65° 并配套清堵装置。  

   - 高爆燃风险工况(如铝粉、煤粉)建议灰斗进风 防爆设计。

四、典型案例

电厂锅炉除尘:中箱体进风(粉尘细、浓度稳定)。  

水泥厂窑头除尘:灰斗进风(高浓度、高温、含火星)。  

钢铁厂高炉煤气除尘:灰斗进风 重力沉降室(预分离粗颗粒)。

选择时需结合粉尘特性、工况条件、空间限制及成本综合权衡,必要时可通过CFD模拟优化气流分布设计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布袋除尘器两种进风方式比较,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2025-07-07 06:20: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

5.35 万条内容 · 26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器主要特点

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器主要特点 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器是钢铁行业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核心任务是将高温、高压、高粉尘含量且含毒易燃的高炉煤气进行高效净化,以满足后续用户(如热风炉、锅炉、TRT发电等)的使用要求,并回收有价值的粉尘。其主要特点包括: 1. 高效除尘:      这是最核心的特点。采用高效滤袋(如氟美斯、P84、PTFE覆膜滤料等),对微细粉尘(尤其是<10μm的粉尘)捕集效率极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