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详解
处理高盐高浓度废水(通常指盐分 > 1%(10000 mg/L TDS),且同时含有高浓度有机物或特定污染物(如氨氮、重金属)的废水,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的重大挑战。这类废水常见于化工、制药、石油炼化、煤化工、印染、食品加工、垃圾渗滤液、海水淡化浓水等领域。
处理的核心目标是有效去除污染物、回收水资源、实现盐分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置,并最终达到“近零排放”或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处理工艺通常是多种技术的组合,流程较长。
以下是典型的高盐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
1.均质调节:
目的:均衡水质水量波动。
设备:调节池。
2.悬浮物去除:
(1)混凝/絮凝沉淀/气浮: 去除胶体、悬浮物、部分COD和色度。需注意高盐分可能影响絮凝剂效果,需筛选合适的药剂。
(2)介质过滤/微滤: 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为后续膜处理提供保护。
3.除硬/软化:
(1)化学沉淀法: 加入石灰、纯碱、烧碱等去除钙、镁、硅、钡、锶等离子,防止后续膜和蒸发器结垢。产生大量污泥。
(2)离子交换法: 适用于特定离子去除(如钙、镁),但树脂易受污染,再生频繁,成本高,在高盐废水中应用受限。
(3)纳滤: 选择性分离二价及高价离子(如Ca??, Mg??, SO???),保护后续反渗透或蒸发结晶。是软化的有效手段。
4.特定污染物预处理:
(1)除油: 气浮、吸附(活性炭)、膜分离。
(2)去除重金属: 化学沉淀(氢氧化物、硫化物)、离子交换、吸附。
(3)去除氟化物: 化学沉淀(钙盐)、吸附。
(4)去除硅: 化学沉淀(镁剂)、吸附、超滤。
二、 核心处理(有机物降解与脱盐浓缩)
1、生物处理(针对可生化有机物):
(1)难点: 高盐分抑制普通微生物活性。
(2)解决方案:耐盐/嗜盐菌生物处理: 培养驯化能在高盐环境下生存并降解有机物的特殊菌种。
(3)常用工艺有:改良活性污泥法(耐盐MBR): 结合膜生物反应器,提高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操作灵活。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膜法,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厌氧生物处理: 如UASB, IC等,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并产沼气,但启动慢,对盐分和毒性物质更敏感。
(4)关键: 严格控制盐分波动、提供适宜的营养和溶解氧。
2、高级氧化(针对难降解有机物):
(1)芬顿法: 成本相对较低,但产生铁泥。
(2)臭氧氧化: 效率高,无二次污染,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高。(3)电化学氧化: 处理效果好,可控性强,但能耗和电极成本高。(4)湿式催化氧化: 适用于极高浓度废水,高温高压条件。
(5)光催化氧化: 仍在发展中。
目的: 将大分子、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或矿化。
常用技术:
应用位置: 可在生物处理前(提高可生化性)或后(深度处理)。3、膜分离技术(脱盐与浓缩的核心):
(1)反渗透:目的: 主要脱除一价盐离子(Na?, Cl?, K?等)和小分子有机物,产生较清洁的产水(回用)和高盐浓水。关键挑战: 高渗透压导致能耗高;膜污染和结垢风险大(必须做好预处理和软化)。形式: 常采用多级RO或高效抗污染RO膜。有时需要高压RO处理更高浓度的进水。
(2)纳滤:目的: 选择性分离二价及高价离子、大分子有机物、部分色度。常用于软化预处理或RO前的分盐。
(3)电渗析:目的: 利用离子交换膜和电场力选择性地迁移离子。特别适用于浓缩特定离子或进行分盐(如将NaCl和Na?SO?分离)。优势: 不受渗透压限制,浓缩倍数高。劣势: 对非离子污染物去除效果差,能耗与浓度有关。
(4)正渗透:目的: 利用汲取液的高渗透压自然驱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浓缩废水。汲取液再生是关键步骤(常用热法)。优势: 低污染倾向,理论上可处理极高浓度废水。挑战: 汲取液回收成本高,膜通量相对较低。膜蒸馏:目的: 利用蒸汽压差驱动水蒸气通过疏水微孔膜,实现脱盐和浓缩。可利用低品位热源。优势: 理论上能处理近饱和盐水,对非挥发性污染物截留率高。挑战: 膜污染、膜润湿风险、热效率有待提高。
三、 末端处理(浓盐水处置与资源化)
1.目标: 处理膜系统或生物/物化处理后产生的高盐浓水(TDS可达数万至数十万mg/L),实现盐分结晶分离和水的近零排放。
2.核心技术:
(1)、蒸发结晶:
原理: 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盐分浓缩并最终结晶析出。
常用类型:多效蒸发: 利用前效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效的热源,节能效果显著,应用最广泛。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 利用机械压缩机将二次蒸汽压缩升温后作为热源,能效比极高,是主流技术。多级闪蒸: 主要用于海水淡化,在高盐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少。关键点: 防垢设计(强制循环、晶种法)、材质选择(耐腐蚀)、热能回收优化。最终得到结晶盐和冷凝水(可回用)。
2、分盐结晶(资源化关键):
目的: 将混合盐(如NaCl和Na?SO?)分离提纯,得到有价值的工业盐,提高资源化率,减少杂盐危废量。
方法:
冷/热结晶法: 利用不同盐类溶解度和结晶温度差异进行分离(如冷冻结晶法回收十水硫酸钠)。
纳滤+结晶: 利用NF分离一二价离子,再分别进入不同的蒸发结晶器。电渗析+结晶: 利用ED分离不同离子组分再结晶。
3、杂盐/混盐处置:
对于成分复杂、难以经济分盐的浓水,最终可能形成混盐或杂盐,通常作为危险废物处置(如进入安全填埋场),成本高昂。分盐是降低处置成本和实现资源化的关键方向。
1、常规路线(可生化性较好):
废水 → 预处理(均质、除SS、除油、除硬/软化) → 耐盐生物处理 → 深度处理(高级氧化/吸附) → 膜浓缩(RO/NF/ED) → 蒸发结晶/分盐结晶 → 结晶盐(资源化/处置) + 产水回用
2、难降解有机物路线:
废水 → 预处理(均质、除SS、除油、除硬/软化) → 高级氧化(提高可生化性) → 耐盐生物处理 → 膜浓缩 → 蒸发结晶/分盐结晶 → 结晶盐 + 产水回用
3、高含盐难降解有机物路线(或浓水路线):
(来自其他工艺的高盐浓水) → 预处理(除硬/软化、除硅、除特定离子) → 高级氧化(降解残留难降解物) → 膜深度浓缩(NF/ED/FO/MD) → 蒸发结晶/分盐结晶 → 结晶盐 + 产水回用。
1.废水特性: 盐分组成与浓度、有机物浓度与可生化性、特定污染物种类与浓度、悬浮物、油分、硬度、硅、pH、温度、水量及波动性。
2.处理目标: 排放标准?回用水质要求?盐分回收要求?近零排放要求?
3.技术经济性: 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能耗、药剂费、维护费、污泥/杂盐处置费)、占地面积。
4.可靠性与稳定性: 工艺成熟度、抗冲击负荷能力、操作维护复杂度。
5.资源化潜力: 水资源回收价值、盐分回收价值(分盐可行性)。
6.环保法规: 当地排放标准、危废管理规定、零排放政策要求。
1.
高盐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一刀切”的方案。
成功的关键在于:
1、精准的水质分析: 充分了解废水特性是工艺选择的基础。
2、合理的工艺组合: 根据水质和目标,选择并优化预处理、核心处理和末端处置技术的组合序列。
3、强化预处理: 有效去除硬度、悬浮物、特定干扰物是保障后续膜和蒸发结晶稳定运行的生命线。
4、分盐与资源化: 通过NF、ED、结晶工艺等手段实现盐分的分离与资源化,是降低最终危废处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性的核心策略。
5、能源优化: 优先选用高效节能技术(如MVR蒸发、高效RO膜、能量回收装置),降低运行成本。
6、中试验证: 对于复杂废水,进行充分的中试是降低工程风险的必要步骤。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特别是“近零排放”要求),以及资源化需求的提升,高效预处理、耐盐生物技术、高性能膜分离、高效节能蒸发结晶及分盐技术是当前高盐高浓度废水处理领域研发和应用的热点。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64 万条内容 · 14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夏季高温,出水超标还不是最令污水厂头疼的污水厂夏季除对暴雨高温做好工艺调整,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言归正传,夏季与其它季节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雨多、气温高。每年的6-8月不仅是雷雨天气频发的时节,也是污水厂全年运维管理工作的重要时点之一。毕竟,夏季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理、设备的充氧性能,还会影响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反应进程以及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安全。因此,污水处理厂在夏季?的运行管理中应加强对工艺、设备、构筑物以及管线等的调整和控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介绍,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