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生活垃圾发电设计处理能力增速放缓、 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同比下降的背景下,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陷入“吃不饱”困境; 在国内市场饱和叠加财政支付压力趋紧的背景下,企业账款压力攀升; 海外市场更面临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 ——三大挑战叠加下,行业未来何去何从?成为全行业共同思考的命题。
在全国生活垃圾发电设计处理能力增速放缓、 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同比下降的背景下,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陷入“吃不饱”困境; 在国内市场饱和叠加财政支付压力趋紧的背景下,企业账款压力攀升; 海外市场更面临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 ——三大挑战叠加下,行业未来何去何从?成为全行业共同思考的命题。
戴勇进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2025(第十二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现场, 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勇进以《数智赋能 +科技创新,引领垃圾发电转型发展——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实践探索》为主题,给出了破局答案,系统分享了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峰御临项目”)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转型期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1827.SH)的全资子公司,三峰御临项目依托集团全产业链优势,通过“智慧工厂”建设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在运营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环保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应对行业困境提供了可复制的“数智化+科技化”样本。
01
行业挑战:在变局中瞄定方向
三峰御临项目于 2018年4月开工,2021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总投资20.08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配置4条750吨/日垃圾焚烧线、2套4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员工仅85人(与欧美同类型电厂人员规模相当),平均年龄29.76岁,人均效能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运营以来,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 109万吨,年发电量6亿度,相当于年减排45.18万吨CO?,各项指标稳居行业前列。
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四大特色: 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提升机组效率、智慧管控系统保障安全高效运营、先进烟气组合处理工艺实现超低排放(欧盟 2010标准限值的10%以内)、英克耐尔材料堆焊技术延长余热锅炉寿命。
凭借突出表现,项目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级市政金杯奖、 “智能标杆厂”“AAA级垃圾发电厂”等20余项省部级荣誉。
然而,行业繁荣之下暗藏隐忧。近年来,全国生活垃圾发电设计处理能力增速放缓, 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同比下降,部分项目已陷入“吃不饱”困境。同时, 在国内市场饱和叠加财政支付压力趋紧的背景下,企业账款压力攀升 , 海外市场则面临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三大挑战叠加,让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行业该往何处去?”成为全行业共同思考的命题。
在 戴勇进 看来, “运营为王”的时代,唯有“守正创新”才是破局关键。
02
SEG 智慧工程:全链条智能化升级,重塑运营逻辑
面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不确定性增多、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多重挑战,三峰御临项目以“SEG智慧工程”为核心,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了覆盖生产、安全、管理全链条的智慧化体系,推动运营从“人工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在垃圾处理核心环节,项目创新实施 垃圾储坑智能化管控 : 通过雷达扫描、三维建模、格雷姆线定位及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垃圾接料、转料、堆垛、发酵、抓取、排水、投料的全流程自动化,垃圾吊值守人员减少 3-4人,劳动强度降低30%。
生产设备管理方面,项目构建了 多维度智慧优化系统: 汽轮机冷端优化通过环境温度与运行频率匹配,实现汽耗率下降 4.1%、年上网电量提升2400万度; 锅炉吹灰优化 通过精准控制蒸汽消耗,降低 12.75%能耗并延长设备寿命; 给水泵调度优化 则通过拟合运行频率曲线,年节约厂用电约 16万度。
为提升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项目打造了 “三维建模+智慧巡检” 管理模式:基于 BIM和3D扫描技术完成全场1:1精细化建模,集成锅炉受热面防磨防爆台账、虚拟漫游巡检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运行4年来换热面爆管“零非停”;同时,通过设 备 全寿命周期管理 (涵盖预防性维护、点巡检、状态评估等环节),结合 KKS编码实现设备全流程追踪,大幅提升稳定性。
在 安全与运营协同 层面,项目构建了 “人-机-环”一体化管控体系:人员定位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电子围栏、门禁授权等技术,实现危险区域动态预警与违章抓拍; 信息融合平台 横向对比厂用电率、物资单耗等核心指标,结合集团大数据分析,推动生产效益持续提升; 业财一体化平台 打通业务与财务数据壁垒,优化采购成本与库存资金占用,强化经营风险管控。 通过目标绩效管理 , 进一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此外, 项目 深度融合 AI技术 , 利用现场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在用 AICS工业大脑实时调度分析,最后采用大数据模型、视频AI分析等技术实现垃圾焚烧智能控制。蒸汽稳定性提升10%,自动化投入率达98%,单班值守人员减少1-2人; 智慧烟气处理 系统 则通过软测量与大数据模型,在超低排放前提下,石灰、氨水用量分别降低 5%以上,环保耗材精准控制水平行业领先。
03
科技创新:破解行业难题,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 “渗滤液浓液难消纳、飞灰处置成本高”两大痛点,三峰御临项目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出多项关键技术:
在渗滤液处理领域 , 项目创新采用 “除硬软化+高压DTRO膜处理”工艺,将浓液减量30-40%,并结合渗滤液沼气燃烧蒸发技术,实现浓液全量消纳,剩余残渣仅占总量7%,解决了传统回喷锅炉导致的受热面积灰、腐蚀等问题。
在飞灰处置方面 , 项目通过 “智慧燃烧合理配风+飞灰熟化再生工艺”,使入炉吨垃圾飞灰产生率降低0.28%,并建成飞灰资源化示范项目,推动飞灰处置降本增效。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三峰御临项目累计申报软件著作权 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8项,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运营效能: 2024年全年, 年发电量6.5亿kWh、上网电量5.78亿kWh,入厂吨发523.92kWh、入炉吨发659kWh;厂用电率较投产时下降2.92个百分点,石灰单耗下降45%、氨水单耗下降52% , 入炉吨垃圾飞灰产生率降至1.87%, 各项指标稳居行业优秀水平。
作为行业标杆,三峰御临项目不仅以 “智慧工厂”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配套建设的环保教育基地累计接待超2万人次,成为公众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窗口”; 项目秉持 “四季有花、抬头见绿”理念,打造园林式生态工程,实现“内在实力”与“外在形象”的同步提升。 让三峰御临既有里子也有面子,做到表里如一。
正如戴勇进所言: “尽管行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保持定力、拥抱变化,方能在危机中寻新机、于变革中开新局。”
三峰御临项目的实践,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探索出一条 “数智赋能降本、科技创新提质、绿色转型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行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提供了宝贵经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9391 条内容 · 18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表、检查清单有哪些?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面向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选取园区、产业集群和重点区域、流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试点项目包括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重点区域和流域清洁生产协同审核创新三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