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裂缝1毫米,寿命减10年!
斜拉桥塔柱是整座桥的“脊梁”,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轻则出现蜂窝麻面,重则引发贯穿性裂缝。本文不讲理论,只讲“毫米级养护术”,从材料选择到应急处理,手把手教你卡住裂缝红线。 关键工序已用加粗字体标注,建议打印贴到拌合站!
材料控制:水泥不是越贵越好!
水泥选型
选用P·Ⅱ52.5硅酸盐水泥,C3A含量≤8%,比表面积≤350m2/kg。
骨料要求
粗骨料连续级配5-25mm,含泥量≤0.5%,针片状≤5%。
细骨料细度模数2.6-3.0,氯离子含量≤0.02%。
外加剂配方
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2%-1.5%,坍落度损失≤30mm/h。
添加0.8kg/m3纤维,长度12mm,抗拉强度≥600MPa。
浇筑前准备:模板处理是第一道防线!
模板脱模剂
选用水性脱模剂,涂刷厚度0.2-0.3mm,无流淌痕迹。
模板拼缝处粘贴双面胶,厚度≥3mm,压紧后无缝隙。
冷却水管布置(如果有,没有可以自行设计安装)
层间距1.5m,距表面50mm,进水口设置Y型过滤器。
水管通水前做耐压试验,压力≥0.8MPa,保压30分钟。
测温元件安装(不管设计有没有,都得安装)
埋设光纤光栅传感器,测点间距1m,距表面100mm。
温度采集仪精度±0.1℃,数据每10分钟上传至云端。
浇筑过程控制:这6个动作,慢1秒都不行!
分层浇筑
每层厚度≤5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400mm。
温度监控
超过30℃时,立即启动冷却水管,流量≥1.5m3/h。
禁止行为
养护措施:保湿保温双管齐下!
初期养护
塔柱顶部设置蓄水槽,水深≥50mm,每4小时补水。
中期养护
智能监测
突发情况处理:这5种险情,必须1小时内搞定!
表面失水
温度骤升
表面覆盖麻袋,每层洒水5kg/m2,堆叠厚度≤30mm。
裂缝出现
宽度≥0.2mm时,压力注浆,浆液黏度≤20mPa·s。
特殊气候应对:这3个细节,夏天冬天大不同!
夏季施工
冬季施工
混凝土掺加早强剂,出机温度≥15℃,入模温度≥10℃。
塔柱外包裹电伴热带,表面温度≥5℃,每2小时巡检。
雨季施工
质量控制:这4项不达标,坚决不拆模!
强度回弹
7天强度≥设计值75%,28天强度≥设计值100%。
碳化深度
氯离子检测
资料归档:给养护过程办“身份证”
-
材料检验报告:水泥、骨料、外加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
-
-
所有资料经监理、技术负责人签字后,7日内完成归档,纸质版存项目部,电子版传工程管理系统。
斜拉塔柱混凝土养护需贯穿施工全周期,从材料到验收每一步均需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以数据为唯一依据,杜绝经验主义。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