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连续梁合龙段“冰火战”!老施工员教你用“冰水浴”法死磕温差

连续梁合龙段“冰火战”!老施工员教你用“冰水浴”法死磕温差

发布于:2025-06-27 09:35:27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温差就是“隐形杀手”!白天混凝土热胀,晚上冷缩,一涨一缩之间,轻则开裂渗水,重则合龙失败。某高速项目因温差控制失误,合龙段裂缝宽达3mm,直接报废重做!今天不讲理论,直接亮出“冰水浴”降温法,从材料选择到夜间突袭浇筑,手把手教你打赢这场“温差战”!

混凝土配合比“三改”原则

  1. 水胶比降至0.32以下

    用聚羧酸减水剂替代萘系减水剂,减水率提高15%,坍落度损失降低至每小时5mm以内。  
  2. 骨料预冷“三步法”

    粗骨料用5℃冰水冲洗,细骨料存入封闭料仓,拌合用水加冰块降温至10℃以下。  
  3. 粉煤灰掺量提到25%

    用I级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水化热峰值降低30%,7天强度不降反升5MPa。  

监测设备“双保险”

  • 埋入式温度传感器:在合龙段四角及中心布置5个测点,精度±0.1℃,每10分钟自动上传数据。
  • 红外热成像仪:浇筑前对模板、钢筋笼全面扫描,温差超过2℃立即整改。

关键细节

  • 某工地因未预冷骨料,入模温度高达32℃,混凝土内部温度飙至75℃,表里温差43℃,直接开裂!
  • 粉煤灰必须用I级,II级粉煤灰需水量比超标,反而增加水化热!

最佳浇筑时段

  • 日出前2小时至日出后1小时,环境温度≤25℃,相对湿度≥80%。
  • 提前3天监测天气,选择连续3天昼夜温差≤10℃的窗口期。
     

浇筑流程“快准狠”

  1. 分层下料

    每层30cm,用软管直接送料至底腹板交界处,避免混凝土自由下落超2m。  
  2. 振捣“点穴法”

    振捣棒插入间距30cm,快插慢拔,每次插入下层5-10cm,表面泛浆即停。  
  3. 二次抹面“三遍压实”

    初凝前用木抹子压两遍,终凝前用铁抹子收光,覆盖土工布保湿。  

风险点

  • 某项目凌晨4点开工,因搅拌车迟到,浇筑延迟至日出后,入模温度升至28℃,表里温差超标!
  • 振捣棒严禁碰触波纹管,某工地因振捣过度导致波纹管变形,预应力损失达30%!

降温系统“三件套”

  1. 循环冷水管

    在合龙段顶部预埋φ32mm钢管,间距1m,通入10℃循环水,流量控制在0.5m3/h。  
  2. 蓄水养护池

    在合龙段四周砌筑30cm高砖墙,浇筑后立即注水至设计标高,水面高出混凝土表面5cm。  
  3. 遮阳棚+喷雾

    用彩条布搭建遮阳棚,内部设置360°旋转喷头,每小时喷雾10分钟,保持相对湿度≥90%。  

温控指标

  • 混凝土内部温度≤65℃,表里温差≤20℃,降温速率≤2℃/d。
  • 养护时间延长至14天,比常规养护增加1倍。

应急措施

  • 温度超标时,立即增加冰块投放量,每小时投放50kg,直至温度达标。
  • 发现裂缝立即用环氧树脂灌缝,宽度超0.2mm的用碳纤维布加固。

数据对比

  • 未采取冰水浴养护的合龙段,最高温度72℃,表里温差35℃,裂缝率40%。
  • 采用冰水浴后,最高温度58℃,表里温差15℃,裂缝率控制在2%以内。
     

张拉时机“双控”

  1. 混凝土强度≥90%设计值

    用回弹仪+取芯法双重验证,取芯位置距边缘50cm以上。  
  2. 混凝土弹性模量≥85%设计值

    通过压力试验机实测,加载速率0.5MPa/s。  

张拉顺序“先纵后横”

  1. 纵向钢束

    按腹板→底板→顶板顺序,分三级张拉至设计吨位,每级持荷5分钟。  
  2. 横向钢束

    在纵向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完成,采用单端张拉,伸长量误差控制在±6%以内。  

关键细节

  • 某工地因张拉过早,混凝土强度仅85%,张拉后预应力损失达15%!
  • 钢绞线切割必须用砂轮锯,严禁电焊烧割,某项目因烧割导致钢绞线回缩量超标3倍!

施工口诀
温差战,凌晨干,
冰水浴,养护严,
预应力,锁变形,
合龙段,稳如山!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91 万条内容 · 16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如何识别常见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防治及修补方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