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房建工程现浇弧形顶板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

房建工程现浇弧形顶板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

发布于:2025-06-26 09:39:2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

作者:陈嘉凡

[复制转发]

 

现浇弧形顶板结构形式在房建工程中较为少见,鉴于其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多数项目中,弧形板模架通常采用工厂定制化加工,并借助专业软件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项目仅有少量弧形板时,该方法在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略显不足。以实际项目为依托,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弧形顶板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北京市CBD核心区地下空间项目地面附属用房,为1层框架结构。该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2500m 2 ,因造型需要,局部采用弧形顶板,层高最高处为5.8m,板厚200mm,其典型剖面如 图1所示。

     

图1 弧形顶板典型剖面示意

2 弧形顶板模架重难点

2.1 设计方面

与普通平板顶板不同,由于弧形顶板荷载呈非直线型分布,受力杆件也非直线型,受力情况极为复杂,如采取粗略估算的办法,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的受力分析。

2.2 施工方面

由于弧形顶板标高在平面呈连续不断变化,因此顶板模架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解决测量放线、弧形龙骨加工及安装、弧形模板加工及安装、异形模架支设等一系列难题。

3 弧形顶板模架设计

3.1 材料选型

模架支撑体系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适用性。首先,考虑到本项目弧形顶板面积较少且弧度不大,对于异形模架,如采用工厂定制化加工,在工期和成本上均难以接受,所以优先考虑采用可在现场自行加工的方案。其次,由于本项目弧形顶板厚度与其他顶板厚度基本在同一个区间,层高也大致相当,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材料通用性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尽量选用与其他普通顶板模架支撑体系一致的材料。

基于以上分析,项目部经多方会商并现场试制小批量样件后,确定模架材料选型如下。

(1)模板选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由于顶板弧度不大,该模板可现场预弯成弧,并用钉子将其与木龙骨固定,可有效确保混凝土弧形板的成型效果。

(2)在次龙骨选材方面,考虑到木龙骨虽然易于与模板固定成形,但是在不损伤强度的前提下,现场加工成弧难度极大,而采用钢筋作为次龙骨,虽然易于成形,但是难以与模板可靠固定,因此拟采用方木与钢筋组合的双层次龙骨结构。第1层次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方木能够为模板提供较好的摩擦力,且方便用钉子与其固定,将方木垂直于弧形板弧度方向布置,则无需特殊加工。第2层次龙骨采用HRB400钢筋,20mm,间距150mm,布置方向与弧形板弧度方向一致,钢筋可现场加工成形。

(3)主龙骨采用10号槽钢,牌号Q235,间距1200mm,与弧形板弧度方向垂直布置,无需特殊 加工。

(4)架体采用标准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纵横间距1200mm,步距1500mm,具体模架支设如图2、图3所示。

     

图2 弧形顶板模架构造示意

     

图3 弧形顶板模架排布示意

3.2 受力计算

对于弧形顶板受力极为复杂,因此拟采取连续多段直线段逼近弧线的办法,在绘制计算简图时,只要所取的线段足够短,在计算精度上就能满足要求。整个模架按照模板→第1层次龙骨→第2层次龙骨→主龙骨→立杆的传力顺序进行受力计算。

3.2.1 设计荷载取值说明。

对于结构重要性系数、设计荷载取值、结构设计 等方面应严格按照GB55023—2022《脚手架通用规范》执行。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取24kN/m 3 ,钢筋自重标准值取1.1kN/m 3 ,施工荷载标准值取2.5N/m 2 。其他材料自重、抗弯、抗剪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抵抗矩、惯性矩等按相关设计规范或说明取值。

支撑架应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采用荷载基本组合(永久荷载分析系数取1.3,可变荷载分析系数取1.5)验算各个构件是否满足强度设计值要求。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采用荷载标准组合(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析系数均取1)验算各个构件是否满足变形限值要求。下面介绍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模架各个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

3.2.2 模板验算

在本项目中,由于第1层次龙骨设计间距为300mm,因此在计算模板受力时,可将其简化为数个长度为300mm左右的连续简支梁,横向取1m单位宽度计算,模板承受的线荷载设计值为 q 1 ,模板自重荷载设计值为 G 1 ,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SM Solver V2.5版)对其进行建模并计算内力,得到的剪力及弯矩图如图4所示,再针对最大剪力和弯矩验算模板承载力。

     

(a)

     

(b)

     

(c)

图4 模板受力计算示意

(a)计算简图;(b)弯矩图/(kN·m);

(c)剪力图/kN

3.2.3 第1层次龙骨验算

选取模板的最大支座反力 R 1 除以1m(模板按1m宽度计算),将其转换为线荷载,用于验算第1层次龙骨的承载力,同时考虑第1层次龙骨的自重荷载 G 2 。第1层次龙骨为直线梁,可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以第2层次龙骨为支座,间距150mm。通过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得到剪力及弯矩图,如图5所示,再针对最大剪力和弯矩验算第1层次龙骨承载力。

     

(a)

     

(b)

     

(c)

图5 第1层次龙骨受力计算示意

(a)计算简图;(b)弯矩图/(kN·m);

(c)剪力图/kN

3.2.4 第2层次龙骨验算

计算每根第1层次龙骨的最大支座反力 R i 2 i =1, 2,…, 31),以集中力形式布置于第2层次龙骨上,并布置第2层次龙骨的自重荷载设计值 G 3 。第2层次龙骨为弧形,同样采用连续直线段模拟弧线的办法,绘制计算简图。

需要注意的是,第2层次龙骨的支座间距为主龙骨水平间距,长度为1200mm。通过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得到剪力及弯矩图如图6所示,再针对最大剪力和弯矩验算第2层次龙骨承载力。

     

(a)

     

(b)

     

(c)

图6 第2层次龙骨受力计算示意

(a)计算简图;(b)弯矩图/(kN·m);

(c)剪力图/kN

3.2.5 主龙骨验算

选取第2层次龙骨中的最大支座反力 R 3 ,用于验算主龙骨的承载力,同时考虑主龙骨自重 G 4 。主龙骨同样为直线梁,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支座间距1200mm。通过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得到剪力及弯矩图如图7所示,再针对最大剪力和弯矩验算其承载力。

     

(a)

     

(b)

图7 主龙骨受力计算示意

(a)弯矩图/(kN·m);(b)剪力图/kN

3.2.6 立杆验算

选取主龙骨中的最大支座反力作为立杆轴力,再依次验算立杆的长细比和压杆稳定性。

3.2.7 其他验算

其他如高宽比验算、架体抗倾覆验算、模架基础承载力验算的计算方法与普通模架一致。

4 弧形顶板模架施工技术要点

4.1 构件加工

本项目需要特殊加工的构件包括模板和第2层次龙骨。其中模板弯折前,应先制作样板,施工人员对照样板进行弯折,以免弯折过度或弯折不到位。弯折模板时应缓慢逐步弯折成形,避免因用力过猛对模板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模板强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项目顶板弧度较小,经实验后确认可进行现场预弯,如遇到弧度较大的顶板,则需厂家定制加工。

第2层次龙骨采用HRB400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弯折前同样需要制作样板。由于钢筋弯曲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弹,因此需在多次实验后确定最佳的弯曲值。

4.2 立杆排布

(1)由于弧形板标高呈连续变化,模架立杆长度也随之连续变化,因此需事先作好立杆的排布设计。标准盘扣架立杆的长度有500mm、1000mm、1500mm、2000mm等,可进行自由组合,以满足顶板高度变化。

排布时应注意可调托撑顶至最上面一层水平杆中心线的悬臂长度,应不超过650mm,底层扫地杆中心线至底托底板的距离应不大于550mm。此项工作可在BIM软件的辅助下进行,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布置立杆前应严格按照立杆排布图放出每根立杆的位置,并在地面弹线。

立杆搭设完成后,应根据每根立杆所处的平面位置,通过顶板标高反算出每道主龙骨的标高,并依次调整到位。顶板模架全部搭设完成后,再对顶板模板标高进行复测,对于标高误差较大的位置,通过可调顶托撑进行微调。

4.3 架体构造措施

(1)为了提高模架稳定性,应每隔4~6个步距设置1道连墙件,将架体与既有混凝土结构墙柱可靠抱接。

(2)为提高盘扣式支撑架整体刚度,应按规范设置竖向斜拉杆,本项目斜拉杆按间隔3跨布置。应注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应布置斜拉杆,以使架体在两个方向上都能获得较好的刚度。同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在模架的底层、顶层和中部设置3道,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4.4 其他重点注意事项

(1)由于每排立杆高度不同,在立杆顶部的水平杆无法采用盘扣架标准水平杆的情况下,为确保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不超过限值,应采用扣件式钢管代替标准水平杆与立杆相连。

(2)由于主龙骨与次龙骨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为保证架体能够可靠传力,夹角位置应使用木楔楔紧。此外,在模架安装过程中,为防止倾斜的主次龙骨在铺设时滑落,应采用铁丝在所有主次龙骨交叉点位置进行绑扎,并辅以点焊固定。

(3)由于第1层次龙骨以及主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设计,因此在连续长度不小于三跨的情况下允许进行搭接,搭接在支座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第2层次龙骨采用整根钢筋加工,不得搭接。

5 结束语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弧形顶板在模架设计、受力计算、异形构件加工、模架支设方面的施工要点。通过采用直线段拟合弧线的办法,并以受力计算软件作为辅助,解决了弧形顶板模架受力复杂难以计算的问题。通过采用3层主次龙骨的设计,解决了异形构件现场难以加工的问题。

本项目通过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措施,整个施工过程平稳有序,模架安全可靠,现场可操作性强,拆模后混凝土观感质量良好,在弧形板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类项目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本项目涉及的弧形板是形式较简单的单曲面板,且坡度较小,对于造型更加复杂的双曲面板或其他较为复杂的现浇弧形结构,其所涉及的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自《建筑技术》2024年7月, 陈嘉凡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wxs_1751533225942

    感谢楼主分享

    2025-07-03 19:04: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板凳

    学习了房建工程现浇弧形顶板模架设计与施工技术,多谢了。

    2025-07-03 10:10: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3 万条内容 · 2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谁有三清三拆的施工图纸

谁有三清三拆的施工图纸呀,可以发来看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