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的发展目标,凭借特许医疗、先行先试政策以及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经过十余年发展,先行区已先后吸引三十多家医疗机构在此聚集,成为国内高端医疗服务与医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作为最新进驻的国内顶尖公立医院,位于一片天然的风景之中,四周树林密布,远山浮现,宽阔的万泉河水缓缓流过。
在一片狭长而不规则的地形上,设计方案以“流动的风景”这一核心主题,将艺术化的空间场景、医院文化、疗愈公园环境以及高效灵活的诊疗中心体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清新自然,独具风格的医疗建筑新形象。
01.
破解用地难题
如同中国所有的新区建设,道路先行,一条叫做康祥路的景观大道由东南向西北延伸,医院如雨后春笋,沿两侧拔地而起,呈现出博览会一般的景象,鳞次栉比,各具姿态。
? 医院主入口实景图
? 项目用地
贴近本项目周边,也许是受河道的影响,康祥路突然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形成独特的梭形地块,其中作为华西医院的用地,临街面仅一百来米。
用地向绿林深处展开,进深四百多米,三面不临路,1:4的长宽比,道路与现状场地4~5米高差。地块的划分逻辑难以理解,给医院布局落位带来巨大困惑。
? 鸟瞰效果图
难题也是契机,破解的思路,可以总结为 “随形就势” 。
建筑就像楔子,精确嵌入场地。方案对形体的展开进行了仔细推敲,功能谁靠前谁靠后,孰远孰近,如何紧凑,又何时松弛。
建筑的转折变化经过反复比较修正,兼具活跃动势与内部正交的方向感。这些看上去九曲十弯的变化,除了增加游走路径的丰富性以及空间趣味以外,并未影响医院核心功能的通畅便捷。因此,设计布局的思路也可以概括为另一个形容 - "曲折中正" 。
对于用地与市政道路的高差,方案直接将地下车库建在现状场地上,大大减少开挖量。院区周围高差用挡墙及放坡处理,医院首层门厅比市政道路再高一米,确保了安全。
? 转折的建筑形态
02.
动线,追寻阳光的脚步
交通核的落位,几乎决定了医院动线和运行效率,方案尤其关注门诊与住院交通核的距离,力求 短捷紧凑 。
主动线结合中心庭院布置,洒满阳光,方向感清晰透彻。两侧的诊疗单元依附在主动线上,通过小天井采光,由于这些功能单元规模不大,进深浅,自然光几乎覆盖所有区域。
? 沿着庭院延伸的医疗街
有的空间还刻意控制开窗大小节奏,自然光的强度从医疗街向两侧渐弱,在晦明晦暗的变化中,过渡到各诊区以及医生走道私密的氛围。
?借助内庭院采光
? 住院部护士站
03.
从小庭院到大花园
? 内庭对景的小花园
用地虽然狭窄局促,但当人们从前广场进入,穿过两个庭院,经过住院门厅,最终走进中心花园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格外开阔甚至略显宏伟的意向,这种体验源自对庭院有意识的串联组织。
前广场尺度较大,进入门厅后作为对景的中庭被一分为二 ,视野先收缩到一方天地,紧接着第二个庭院放大几倍。环抱开放的中心花园尺度最大,是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进入之前再次以低的雨棚约束视野。
层层递进中,空间大小反复对比,增强了豁然开朗的感受,留给人们花园式医院 “步移景易,小中见大” 的深刻印象。
? 内庭院景观
? 开阔的中心花园
04.
华西文化
地域与建筑特色
? 接待大厅文化墙
文化,一脉相承,是价值观的共识和凝聚力的体现。
医院文化,既有表象也有内里。对于华西文化在物质空间环境中的表达,设计选择了一些重要节点:大厅里华西钟楼图像的演绎;中心花园川大校园荷花池的再现;前广场宣传华西历史、发展轨迹的景观墙等等,作为空间中的点睛之笔,以及 串联起两地共同的情感牵连 。
? 屋顶花园实景
? 住院部入口雨棚
? 荷花盛开的景象
至于地域性和建筑风格,当康祥路穿过此间丛林,在大地上划出一个60度夹角的时候,这个三角元素就已然在场地中浮现。
它化身为贯穿所有建筑立面的母题;
成为主入口巨大的挑板遮阳造型;
成为雕刻海南岛明媚光影的刻刀;
成为此地日月流转,来往不息的车流经过医院时, 短暂而惊鸿的记忆 。
? 立面窗单元遮阳造型
05.
结语
2024年秋,在医院试运行一年后,一场罕见的洪水袭击了博鳌琼海地区,回想方案创作之初,曾有过将整个地下车库敞开做成吊脚的想法,以增强项目适应场地高差以及气候的独特性,但是经过对水文资料的慎重分析后放弃了。
不仅如此,建设方还坚持要求将发电机房、配电室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置于地面以上。洪水期间,周围农房几乎没顶的情况下,庆幸终于平稳度过。
由此也收获了一个极为深刻的教益:
无论设计如何追寻创新发展的方向,都不能忘记,对于医院建筑而言,高效运行、安全可靠,永远是它最根本的底色。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
建设单位: 海南发展控股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海南省琼海市海南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项目总负责人: 陆希
全过程设计 :CCDI 悉地国际
用地面积: 4245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66388平方米
容积率: 1.0
建筑高度: 24米
设计建成: 2019/2024
建筑摄影: 欧志远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9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上海凯旋坊工作室改造项目坐落于上海长宁区凯旋坊内一栋传统厂房,已作为业主的办公场地使用近十年之久,空间现状为两层:一层为对外开放使用的摄影空间和服务相关工作人员的公共茶歇区;夹层和二层空间用于办公。业主希望在不改变基本布局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重新梳理和升级。空间平面为矩形,开敞直接,有着丰富的改造潜力。通过与业主细致讨论和推敲,不断具象化设计的边界和改造的可能性,在对现状空间进行重新组织和划分之后,尺厘设计采用适应性的改造手法,重新划分功能布局、规整动线,同时添加趣味性的空间,激发创意办公灵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