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睿机电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规范条文
【强条】 10.1.1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2处;
2??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末端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3??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
一、术语解释
母线槽: 由金属外壳包裹的导电排系统,用于集中配电和大电流传输,常见于高层建筑、工厂等场所 。 其优势在于电流容量大( 250-6300A)、安装灵活,但需通过外壳接地保障安全 。
外露可导电部分: 设备外壳、框架等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需通过保护导体( PE线)接地,防止触电。
保护导体( PE线): 用于故障电流导通的低阻抗路径,通常为黄绿双色导线或金属导体。
可靠连接: 指采用螺栓锁紧或专用连接器固定,接触电阻 ≤ 0.1Ω,且连接导体材质、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 。
二、条文目的
10.1.1条文的核心是确保母线槽金属外壳与保护导体的可靠连接,其目的在于:
防止触电风险:若母线槽绝缘失效导致外壳带电,可靠接地可将故障电流导入大地,触发保护装置断电 。
降低火灾隐患:避免接触不良或连接点电阻过大引发局部过热甚至电弧火灾 。
保障系统稳定性:通过多点接地减少电磁干扰,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
防设备损坏:通过 PE线快速导通短路电流,触发断路器跳闸,避免火灾 。
系统完整性:确保全段外壳形成连续导电通路,防止局部电位差导致的电弧隐患。
三、 为什么
1. "不少于2处接地"的底层逻辑
冗余设计:单点接地失效时(如螺栓松动),第二处接地仍能维持保护功能。
降低接地阻抗:多点接地可减少 PE线总阻抗,提高故障电流分流能力 。
2. 分支末端接地的必要性
分支末端远离主干接地极,易积累感应电压。实测显示,未接地的分支末端外壳感应电压可达 50V以上,远超安全限值(≤25V)。
3. 材质与截面积的工程计算
铜导体截面积 ≥相线 50%(如相线为300mm2,PE线需≥150mm2) 。
铝导体因导电率低(仅铜的 61%),需增加截面积补偿 。
四、 怎么做
1. 分段连接工艺
使用镀锌扁钢或铜编织带跨接相邻段外壳,螺栓扭矩值需达规范要求(如 M10螺栓为17.7~22.6N·m)。
示例:某项目采用 25×4mm铜带连接,接触面涂抹抗氧化膏,实测电阻0.05Ω 。
2. 分支末端接地方法
末端箱内设专用接地端子,采用黄绿双色线引至最近接地干线。
禁止使用母线槽支架作为接地通路(支架镀锌层易破损导致高阻抗)
3. 材质与截面积
连接导体需采用铜或镀锌钢材质,截面积需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不低于相线截面积的 50%)。
错误案例:某工程为降低成本使用铝芯 PE线,未按1.5倍铜线截面积折算,导致接地线过热熔断
3.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确认连接点无锈蚀、松动,螺栓紧固力矩达标(产品标准) 。
尺量检查:测量导体截面积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验收红线:不可妥协的检查项
( 1)全数检查要点
目测接地标识清晰度,测量连接点间距(直线段 ≤ 30m需有接地)。
使用微欧计测试连接电阻(标准 ≤ 0.1Ω) 。
( 2)文件核查
查验 PE线材质证明文件(如铜材纯度≥99.9%)。
核对设计变更单(擅自修改接地方式需重新验算)。
五、常见误区
误区 1:仅单点接地
风险:单点接地失效时,整段母线槽外壳带电 。
整改:按规范增加接地点,确保全长至少 2处可靠连接。
误区 2:忽略分支末端
风险:末端电位累积引发触电或设备损坏 。
整改:强制要求分支末端增设独立接地线。
误区 3:材质随意替代
风险:铝导体易氧化导致电阻增大,截面积不足引发过热 。
整改:严格按设计选用铜或镀锌钢,并复核截面积。
4. "外壳已喷塑,无需接地"
错误认知:喷塑层绝缘电阻仅 2~5MΩ,潮湿环境下可能击穿,仍须穿透涂层连接 。
5. "截面积差不多就行"
血泪教训:某商场使用 35mm2铜线代替设计的50mm2,短路时PE线熔断引发火灾 。
六、小结
母线槽是供配电线路主干线,其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可靠连接是指与保护导体干线直接连接且应采用螺栓锁紧紧固,是为了一旦母线槽发生漏电可直接导入接地装置,防止可能出现的人身和设备危害。
需要说明的是:要求母线槽全长不应少于 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是在每段金属母线槽之间已有可靠连接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并非局限于2处,对通过金属母线分支干线供电的场所,其金属母线分支干线的外壳也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因此从母线全长的概念上讲是不少于2处。
对连接导体的材质和截面要求是由设计根据母线槽金属外壳的不同用途提出的,当母线槽的金属外壳作为保护接地导体时,其与外部保护导体连接的导体截面还应考虑其承受预期故障电流的大小,因此施工时只要符合设计要求即可。
母线槽接地看似是 "小细节",实则是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命门"。每增加1处合规接地,可将触电风险降低76%(IEEE统计数据)。只有深刻理解规范背后的科学原理,才能在施工中真正做到"零隐患交付"。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电气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8.89 万条内容 · 56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