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隧道按用途分: 铁路隧道、公路及城市道路隧道、地铁隧道、输水隧道、排水隧道、油气输送隧道、城市公用管线隧道等; 按建设条件分: 山岭隧道、城市隧道、水下隧道; 按施工方法分: 钻爆法隧道、沉管法隧道、掘进机法隧道、明挖法隧道。
(2)城市公路隧道:以钻爆法、明挖法、盾构法施工为主。
(3)水下公路隧道:以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及围堰明挖法施工为主。
(3)避开重大不良地层,避开洞口不稳定地层。
(1)避开严重偏压地带:施工过程中易失稳,支护费用较高
(2)避开陡崖地带:易坍塌、施工场地不宜展开
(3)避开易被洪水冲击的地带:易影响施工及运营安全 。
(1)充分重视大跨度隧道及软弱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开挖方法设计,使其与隧道跨度、地质条件相适应。
(1)充分重视大跨度隧道及软弱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开挖方法设计,使其与隧道跨度、地质条件相适应。
(2)充分重视大跨度隧道及软弱围岩地段隧道的衬砌设计,注意与辅助施工方法及开挖方法的密切配合。
① 将围岩视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
② 根据量测结果确定支护参数及支护施作时间;
③ 开挖断面要圆顺,开挖步骤要少,以尽量减少对周边岩体的扰动破坏;
④ 控制洞室周边变形,以减少松散荷载,同时又容许洞室周边围岩有有限的变形,以减少周边变形荷载;
⑤ 衬砌必须是薄而柔性的结构。
值得注意的问题:软弱围岩、不良地质地段及地层变形控制严格的隧道,应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奥法。
(4)充分重视特长隧道通风防灾救援设计,需要较强综合设计技术,确保有效、节能。
来源:艺铭学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2.95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隧道设计的这22条基本原则,一定要牢记于心!!!来源:百度文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洞门前不设路堑,必须早进晚出,不破坏山体环境。 2、全隧道不设变形缝,特殊地段设置诱导缝,8级地震区在洞口段40~50 m处设减震缝。 3、必须重视岩溶地区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预报范围前方≥30m,隧道周边外1倍洞径做为工序列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