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从工程时代到运营时代转换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存量的整合,这是新的十年一定会出现的新变化。”这是瀚蓝环境总裁金铎在 2024 (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的公开论断。
2025 年上半年,固废领域的收并购态势似乎正在印证她的看法。截至 6 月 15 日,固废板块收并购以远超其他环保细分领域的交易规模和频次,率先拉开了行业深度整合的序幕。其中又以 6 月 2 日刚刚完成的 瀚蓝环境 大手笔并购粤丰环保为环保并购市场最强音, 这场交易不仅是 A 股环保行业最大规模并购纪录,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 环保 产业存量整合时代的大门。
“环保行业从工程时代到运营时代转换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存量的整合,这是新的十年一定会出现的新变化。”这是瀚蓝环境总裁金铎在 2024 (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的公开论断。
2025 年上半年,固废领域的收并购态势似乎正在印证她的看法。截至 6 月 15 日,固废板块收并购以远超其他环保细分领域的交易规模和频次,率先拉开了行业深度整合的序幕。其中又以 6 月 2 日刚刚完成的 瀚蓝环境 大手笔并购粤丰环保为环保并购市场最强音, 这场交易不仅是 A 股环保行业最大规模并购纪录,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 环保 产业存量整合时代的大门 。
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固废领域共有 18 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组事件或进展情况,其中 16 起案例披露了交易金额,这 16 起交易总价值合计 199.52 亿元。
上半年超 50 亿元及以上的大宗收并购交易事件共两起,分别是前文提到的交易额达 119.5 亿港元的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事件,以及深能环保引入 5 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达人民币 50 亿元。
16 起披露交易额的收并购案例中,交易规模集中在 1 亿元(含) ~10 亿元的有 11 起(占比 68.75% ),小于 1 亿元的案例共 3 起(占比 18.75% ), 10 亿元及以上的案例共计 2 起(占比 12.50% )。
上半年,固废产业间兼并重组态势活跃,交易标的不仅局限于同行业间上下游业务延伸,还涉及到龙头企业合并、实控人转让、控股权变更、项目出售等,范围涉及瀚蓝环境、康恒环境、深能环保、三峰环境、中科环保、城发环境、傲蓝得、维尔利、万德斯、高能环境、永兴股份等 20 余家知名环保企业。
以下从每起案件的实控人变更类型角度,逐一展开分析。
从实控人变更类型来看,大致分成 3 类,国资转给国资、民营转给国资、民营转给民营。
国资转给国资的案例仅有 1 个,即三峰环境向重庆环卫集团转让三峰城服 51% 股权,对价 7000 万元,买卖双方实控人均为重庆市国资委。
民营转给国资的案例多达 9 起(含 2 起未披露金额),涉资达 132.03 亿元,首当其冲的便是瀚蓝环境于 6 月初完成收购粤丰环保事件,贡献了约 110 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还有引发热议的博世科回归广西国资案件,交易金额达 5.91 亿元;还有颇为引人关注的城发环境受让两家民营环境企业控制权,分别是傲蓝得和维尔利子公司敦化市中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下称“敦化中能”),涉资 8 亿;以及广东国资上市公司永兴股份耗资 3.3 亿元收购山西省忻州市洁晋发电有限公司 41% 股权;此外,中科环保收购晋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00% 股权(交易金额未公开披露),虽不完全是民营转给国资,但中科环保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科学院,也可划归至该项。
民营转给民营的案例也有 5 个之多,涉及金额大约为 12.74 亿元,包括:世茂服务收购世路源剩余 33% 股权,交易金额 8315.9 万元;上海恒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恒涔”)、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恒环境”)作为重整投资人受让深圳市中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装建设”)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 3.9 亿股,交易金额 60528 万元;以及瑞源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瑞源国际”)斥资 41300 万元收购万德斯投资 100% 股权;大地海洋以 13500 万元收购浙江虎哥废物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虎哥”) 100% 股权;高能环境控股孙公司浙江高能时代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 3727 万元向兰溪高能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小股东出售高能利嘉 51% 的股权。
国资转给民企的案例暂未发现,但上半年有 3 起国资出售环保资产或引入战投事件,共涉资 54.05 亿元,分别是: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循环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循环资源”)挂牌转让山东方达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方达”) 58.2% 股权和山东兴业炉料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兴业”) 58.2% 股权,合计转让价格大约 1.11 亿元;深能环保引入国新建源股权投资基金、国新中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寿投、中保投、太平人寿等 5 家战略投资募资 50 亿元人民币;以及康佳集团拟年内出售不超过武汉天源总股本 3% 的股份,对应市值约 2.94 亿元。
从交易数量上看,上半年固废领域发生的 18 起收并购交易中,有一半是民企转让环保资产给国资,还有将近三成民企将环保资产转让给民企,将近八成都是民企在出售和转让环保资产,只有不到两成的国资在出售环保资产。
从交易金额来看, 9 起民营转给国资案例的交易额占到 66% , 5 起民营转给民营的交易额占比约 7% , 3 起国资出售环保资产的金额以及 1 起小额的国资转国资案例共占比为 27% 。
行业视角来看,虽然这几年 “混改”进入尾声,但混改后环保资产重组行为仍在国资间继续,叠加近年来应收账款困境,地方国资接盘上市民企案仍时有发生。地方国资接盘、上市民企找“金主”输血纾困,表面是一场买与卖的商业动作,实则加速了高负债和问题环保企业的出清,为今后环境产业迎来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
上半年的收并购案例, 既有出于战略考虑,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迅速占领某个地区市场的 ,如大地海洋收购浙江虎哥 100% 股权,将业务领域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电子废物的拆解处理延展至市场更为广阔的居民家庭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
又有地方国资作为最终接盘手,接手本地环保资产,拓展全国优质项目的 , 如:河南国资城发环境斥资 8 亿受让傲蓝得以及维尔利全资子公司敦化中能两家企业控制权;津保环投(天津港保税区环投城市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接手深圳洁亚手中的天津市河东区 15 年环卫特许经营项目;广西国资南化集团接手本地上市公司博世科等;
也有个别传统产业跨界转型而来抢滩环保 市场 的 ,如物业公司世茂服务拿下老牌环卫企业世路源剩余 33% 股权,车企奇瑞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瑞源国际收购万德斯投资 100% 股权,利用万德斯技术资质和客户资源,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业务 ;
还有像 瀚蓝环境、中科环保、永兴股份 等优质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厚原有项目规模,直接收购成熟运营资产的 。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国资对于区域内环保市场的介入不断加深,地方环保国资接盘一方面源于持续优化环保业务布局,提升存量资产经营效益;另一方面或也有迫不得已的隐忧。
如上述津保环投表示,借助本次并购项目,将战略性补强智慧城市服务产业链条,依托国资平台资源整合优势,加速拓展河东区绿化环卫全周期服务市场,但另据了解,津保环投并购项目交易额约 1 亿元,贷款金额 8560 万元,融资比例高达 80% 。
今年年初,《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广西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博世科作为一家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曾经也是环保行业的 “明星”,但近年业绩增长乏力,四年三换实控人,作为广西国资委控股的南化集团此时入主博世科,正是这一政策导向下的必然产物。与其说这是一场“抄底”,不如说是一场“拯救”,而南化集团也将以定增方式为博世科补流。
此外,在严峻资金压力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一些国资环保企业在债务压力下加速退出低收益、长周期的环保项目,回笼资金填补现金流缺口。如,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循环资源有限公司挂牌转让两家公司股权,分别是山东方达 58.2% 股权、山东兴业 58.2% 股权,去年还挂牌转让中再 ( 山东 ) 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51% 股权,不仅如此,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生态有限公司去年挂牌转让了山东水发建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51% 国有股权及债权、山东环发齐鲁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环发齐鲁”) 60% 国有股权及 12.68 万元债权。其抛售一系列资产的举动,也可能是为了回笼现金,填补缺口。
还有 不少我们熟知的 环保企业 为了 求取生存、 降低负债、缓解资金压力,开始 “ 卖卖卖 ” ,小至某个垃圾焚烧厂股权出售,大至整个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 。
纵观业内发生的收并购交易,大的也好,小的也罢,好比一面镜子,能够从中洞察公司战略的进与退,窥探环保产业竞争格局的变迁、细分赛道的冷与热。
今年 3 月, E20 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 / 北京上善易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小军在“ 2025 (第二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 ”上,曾结合近三年环境产业主要并购事项,分析 2024 年环境产业的并购大事件,指出 行业收并购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 一是 , 百亿级并购打造产业 “链主”,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交易完成后, 垃圾焚烧 投运总规模有望达 A 股第一,行业前三; 二是 , 区域市场集中,以民营企业军信股份为例,军信通过收购湖南仁和实现了产业链优化和有机固废处理能力的补充; 三是 , 认可长期投资价值,如长城人寿举牌中国水务、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提供持续稳定回报的并购机会,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
从上半年固废领域众多 并购事件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趋势似乎正一一得到验证。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 地方 国有环保资产加速重组 ,区域市场进一步集中 ,这从国资收购民企的数字比例也能看得出来,今年上半年广东、广西、河南等多地地方国资企业都表现出了对环保市场的深入参与趋势,借助收并购方式整合地方环保资源; 二是 部分环保 企业 断臂求生 ,受累于应收账款,万德斯几经起诉地方国企无果,最终选择出卖控股权便是最具警醒的代表性案例; 三是 跨界并购并没有停止,保险、物业、车企等传统企业依然看好环保领域 。 对此,郝小军也给出类似论断,近期资本动向显示,自 2016-2017 年高峰后一度远离环境产业的资金(包括险资等)重新表现出对该领域的兴趣,尤其是对环保领域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的关注,例如深能环保引入国寿投、中保投、太平人寿等战略投资者。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9395 条内容 · 18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五矿盐湖工业集团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近日, 中国五矿所属中国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察尔汗产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吸附提锂装置顺利完成中间交接,标志着项目正式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入试生产阶段。 图片来源:中国五矿 来自中国五矿的消息显示,近日,中国五矿所属中国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察尔汗产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吸附提锂装置顺利完成中间交接,标志着项目正式从工程建设阶段转入试生产阶段,为后续项目全线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