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滋养流域水土、哺育一方儿女、孕育民族文化、承载浓浓乡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守护好母亲河生命线,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水利部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的重要指示精神,2022年以来,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选取88条(个)河(湖)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各地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制定实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治理修复方案,通过加强初始水权分配、生态流量监管、水资源调度、河道整治、水系连通等综合措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4年,88条(个)河湖中,74条河流实现全线贯通,5条河流增加了有水河长和时长,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得到有效保障。如今,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断流26年的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水流贯通、连续2年实现全年全线有水,特别是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近期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母亲河复苏行动的又一重要标志性成果。
为全面总结母亲河复苏行动的经验做法,提炼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模式与路径,也为其他河湖的保护治理提供有益借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母亲河复苏行动典型案例的征集。根据流域和地方报送,结合母亲河复苏实际效果,水利部遴选出了17条(个)母亲河(湖)典型案例,现予以发布,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推出第二期。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水利部将坚持不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不懈做好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这篇大文章,推动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更多显著成效,让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水利力量。
七里海
▼上下滑动查看
滹沱河
▼上下滑动查看
汾河
▼上下滑动查看
寇河
▼上下滑动查看
丁堡河、江海河
▼上下滑动查看
系统治理 协同发力
积极探索推进平原水网区域母亲河复苏行动
江苏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江苏平原水网水情,积极推进丁堡河—江海河母亲河复苏行动,通过省、市、县三级系统治理与协同发力,复苏河段全线贯通,河道面貌和人居环境稳步改善。
复苏行动前丁堡河岸坡
复苏行动后丁堡河集镇段
一、基本情况
丁堡河、江海河纵跨南通、盐城两市和长江、淮河流域,是江苏沿海地区重要引江供水线,也是盐城东台、南通海安引水灌溉、排涝降渍、交通运输的骨干河道。多年来,由于河道淤积严重、闸站年久失修、岸坡冲刷坍塌,海安、东台部分区域供水保障及防洪除涝面临挑战。自列入首批母亲河复苏行动试点后,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护岸修复、闸站优化、生态河道等建设和优化配置、科学调度、监测计量等措施,有效改善区域引排条件,形成东、西两条输水线路,提升了供水保证程度,增加水环境容量,河道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打造出活水畅流的“母亲河” 。
复苏行动前丁堡闸
移址重建后丁堡闸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母亲河流域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超用水总量指标地区取水许可限批。将沿线取水计量设施建设列入省水资源监测体系,推进沿线取用水计量和在线监测实现全覆盖。依托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取水许可管理台账,动态掌握取水许可审批水量和实际用水情况。
(二)优化流域水资源调配。制定丁堡河—江海河水量分配及调度方案,落实母亲河水权分配和优化调配。印发实施生态水位保障方案,建立生态水位监管机制,生态水位保障达到100%。统筹调度北凌新闸发挥挡潮排涝和畅流活水作用,调度贲家集泵站为北凌河补水活水,进一步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
(三)实施河网水系连通。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恢复有流不畅河长20.6公里,拆除原丁堡南闸、丁堡河闸、丁堡闸,移址重建丁堡河闸并通水验收,新建老坝港闸接通江海河和新港干河。通过引入长江水,实现沿海灌区旱能灌、涝能排,提升了河道蓄水和通航能力。
(四)强化河道生态治理。完成河道两侧护岸工程35.86公里,流域内建成农村生态河道70.5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通过清淤疏浚、护岸修复、亲水平台修建等,显著提升了流域内河道引排能力,改善了农村河道面貌和人居环境,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复苏成效
(一)实现全线贯通。丁埝断面生态水位保障率100%,复苏河段全线贯通。取用水计量和在线监测率100%。
(二)河流水动力加强。丁堡河闸提前通过通水验收,河道引排能力有效提升;河道清淤疏浚恢复有流不畅河长20.6公里,水深基本维持在3.5米,河网输水能力明显提高。
(三)生态环境稳步提升。河道两侧护岸工程完成35.86公里,区域防洪保安能力得到加强;丁堡河沿线建成高标准农田7.2万亩,流域河浜建成70.5公里生态河道,水质从Ⅳ—Ⅴ类提升至Ⅲ类,河道面貌和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四、经验启示
(一)蓄泄兼筹、活水畅流。平原河网河道比降小,易受排水不畅、涝灾等影响。通过实施水系连通、优化闸站工程布局、加强水域岸线管控,有效改善区域引排条件,形成东、西两条输水线路,提升供水保证程度,增加水环境容量,打造活水畅流的“母亲河”。
(二)团结治水、共治共享。南通海安与盐城东台签订共建共管框架协议,依据水位、水质情况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遇特殊情况协商确定引调水方案,打破行政壁垒,保障水资源合理调配、水环境稳步改善。制定水利工程调度方案,落实水资源调度计划,加大生态补水量,推动流域水网统筹发挥防洪、灌溉、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
(三)规范管理、长治长效。省市县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发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和河湖长协调机制作用,全流程强化取用水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推进取用水计量监测,全周期实施生态水位监测评价,有效保障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需求,推动河流自我修复。
(四)科技支撑、智慧监管。建成堤东灌区智能应用系统、流域水资源调配系统,通过立体感知实现流域配水调度智能管理。制定平原水网地区生态水位确定规范,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水污染物通量研究,为母亲河生态持续复苏提供支撑保障。
大汶河
▼上下滑动查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时事
返回版块3774 条内容 · 5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综合性工程来了三峡工程之后,长江干线最大综合性工程来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批复中表示,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峡—葛洲坝枢纽是长江航运发展的关键节点。三峡水运新通道是三峡工程之后长江干线上集水利、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工程。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是更好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