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项目分享:日本桥梁设计之常见缺陷,你中招了吗?

项目分享:日本桥梁设计之常见缺陷,你中招了吗?

发布于:2025-06-10 10:24:10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来源:桥梁堡

|

作者:林小灰

[复制转发]
今天介绍桥梁设计缺陷前先跟大家分享日本    新町川大桥,一座日本较长跨度的钢箱连续梁。

新町川大桥 全长为500m,跨径布置为    123.5+250.0+123.5m,桥宽22m,桥梁结构形式为 三跨连续钢箱梁桥。

由于大桥位于河口附近的水道上,因此采用了三跨连续钢桥面箱梁桥,可使用浮吊一次性架设,缩短了施工周期。此外,上部结构截面采用基于风洞试验的标准截面十一边形截面,以确保抗风性能和稳定性,并采用密封结构,所有钢板接头均焊接,以防止盐腐蚀。 (抗风课题下文讲述)

在考虑使用浮式起重机(FC)进行安装时,提出了水深测量以确认其对吃水的影响,并进行了水流观测和施工引起的浊度扩散模拟。我们还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安装油水分离器来过滤道路排水的末端。上层建筑分四期使用巨型FC船建造,其中长161米、重2900吨的大型分段用驳船运输。

桥梁全长分为四个段,使用FC船架设。前三个段于去年11月底架设完毕,最后一个段于12月5日架设完毕。
第一个段位于左岸P1至J2段之间,长13.056m,含固定装置重245t(钢梁净重230t);第二个段位于J2至J16段之间(部分略超出P2段,靠近中心跨度),长156.058m,重3,419t(钢梁净重2,830t)。第三节段于10月下旬架设,位于右岸J25至P4之间,长169.06m,重3259t(钢梁净重3040t);本次架设的最后一节段位于J16至J25之间,长160.875m,重3463t(钢梁净重2900t)。
钢梁单节长度最大也不过18m多一点。由于单节最大重量(约68t)及截面尺寸(约高6m、宽5m)超过了厂房内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因此需要采取改变分段方式、将焊接地点从厂房内改为室外场地等措施。
该大桥在设计中主要有三个课题: 1)确保抗风性能;2)考虑支撑层;3)考虑通航安全。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涡激振动 。桥梁总宽度为28.64米,箱梁高度为4.157米,中间支座(P2、P3)处超过7米。包括墙式防护栏在内的有效规划高度略低于8米,这是一个较高的梁高,容易受风,并且横截面设计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钝形,梁高/宽比较小。预计设计风速将达到56m, 人们担心在类似截面形状的大跨度桥梁中,会发生涡激振动(弯曲模式下的有限振动)和驰振(随着风速增加,振幅也增大的发散性振动),最终导致桥梁倒塌。
因此,在对各种形状进行风洞试验后,项目组决定采用在正常截面两侧延伸3m剥离干扰段的结构。延伸截面还在延伸长度的3/4位置处与底部翼缘呈15度角的线的交点处增加了一个剥离点,并以此作为中央跨度的截面。这个形状让人联想到伊良部大桥的钢梁,但箱梁更大,延伸段的角度更平缓。
接下来分享一些日本常见的设计缺陷。一起来看看吧。

01

该桥是一座三跨连续钢桥面箱梁桥,长130.4 m,宽6 m。目前发现存在设计错误,导致桥台伸出部分的钢筋数量仅达到所需的一半左右。

  

设计错误发生在该市开发的高岛海滨桥面板(暂定名)。2017年5月17日,大桥投入使用前,市政府接到大桥建设者的报告称, K Arena一侧的桥台(A2桥台)出现了一条长约1.2m、宽约3mm的裂缝。 A2 基台的一侧垂直于牙桥轴线延伸。上部结构通过轴承在两点支撑,在悬挑的底部发现了裂缝。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3 万条内容 · 6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结构的形意之境——桥梁美学理念与实践

桥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人类智慧与艺术的结晶。在21世纪工程技术革新与社会文明演进的交汇点上,新材料、智能建造与参数化设计赋予结构形态突破性可能,桥梁美学设计已逐渐突破传统工程约束,从“附属考量”转变为“核心要素”,推动桥梁从功能载体升华为文化符号。这一转变背后,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跃升带来的深层需求——当基础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公众对基础设施的期待已超越基本功能,转向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意蕴的精神共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