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土建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伊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龙介绍,8月底,2万平方米的原料堆棚将率先交付生产;9月底,从原料棚到中控室,从粉磨车间到厂区道路,所有单体工程与辅助设施将全面落成;10月底开启单机试生产,11月实现全线试运行,这座总投资2.3亿元、占地123亩的现代化厂区,正以“加速度”向投产目标冲刺。
▲ 伊东集团煤矸石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王丽曼 摄
作为国内首条专业化、标准化的煤系高岭土生产线,项目锚定“变废为宝”的绿色使命。 投产后,每年将“吃掉”百万吨煤矸石,产出100万吨高岭土标准化原料。 “我们构建了从原矿回收、精选提纯到成品包装的全链条工艺,把过去堆积的煤矸石转化为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的核心原料。”李小龙展示着项目蓝图说,“首期7亿元投资还布局了年产50万吨煅烧高岭土项目、莫来石隧道窑生产线改造项目、东部矿区提取煤系高岭土项目等多个配套项目,将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循环经济闭环。”
▲ 伊东集团煤矸石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加速推进,计划年内投产。王丽曼 摄
在市场端,项目已提前谋篇布局。区内为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及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准格尔产业园输送原料,区外计划远销潮州、河南、邯郸,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工业、建筑陶瓷等多个板块。“投产即达效,我们有信心让高岭土产品成为准格尔走向全国的绿色名片。”李小龙说。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时代浪潮下,拥有丰厚煤炭资源的准格尔旗,毅然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转型之路。多年来,通过引项目、育产业、搭平台三管齐下,将曾经的“环境包袱”化作“产业宝藏”。目前,24个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项目落地生根,12种新材料产品成功下线,“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日渐成熟。2024年以来,汇能硅年消耗20万吨固废示范项目、华宜卓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实验室成果”在准格尔的土地上实现产业化蝶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9993 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绿电直连”,有望重塑垃圾焚烧发电商业模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通知明确,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不含电网企业)投资绿电直连项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支持民营资本等参与。 通知要求,项目整体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的比例应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应不低于30%,并不断提高自发自用比例,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