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轨道交通 \ 广州三线换乘枢纽彩虹桥站:交通枢纽的“大号担当”

广州三线换乘枢纽彩虹桥站:交通枢纽的“大号担当”

发布于:2025-04-21 14:38:21 来自: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复制转发]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财务可持续   #融合城轨

作为广州地铁8号线的换乘枢纽,彩虹桥站坐落于荔湾区与越秀区交界的西华路与流花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是8号线与11号线的换乘站,未来还将接入13号线,是名副其实的“大号车站”“城市地下枢纽综合体”。2025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平台点赞“中国最美地铁站”主题视频,彩虹桥站以“彩虹意象+历史文脉”的设计理念被赞为“广州向世界展示城市活力的地下会客厅”。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资料,彩虹桥车站日均客流超万人次,节假日因周边文旅资源吸引打卡热潮。作为广州地铁“站城一体化”示范项目,彩虹桥站以“彩虹叙事”串联历史与现代,不仅是日均服务数万乘客的交通枢纽,更是城市文化的立体展示窗。

     

   


     
世界地球日
     


         1
智慧服务:科技赋能的“无感换乘”


彩虹桥站作为广州地铁“智慧车站”的标杆,依托全国领先的智能客服中心,实现票务服务全自助化。站内设置的综合智能设备支持票卡查询、电子发票开具、团体票购买等10余项业务,高低台位设计兼顾轮椅乘客与儿童的使用需求,开放式柜台搭配大字版线路图和放大镜,为老年群体提供“面对面”便捷服务。智能客服中心集成语音交互机器人“YoYo”,实时响应乘客咨询,减少人工干预,日均处理业务超千次。


      


在换乘效率上,车站创新采用“双岛式站台+双换乘通道”设计,8号线与11号线、13号线通过站台换乘平台与站厅通道实现客流分离,最短换乘距离仅需60秒。车站通过主控系统实现站台实时客流监测、远程扶梯启停等,确保高峰时段换乘流畅。此外,无障碍直梯贯通出入口至站台,配备智能呼叫按钮,残疾人乘客可自助完成“一键进站”,全程耗时缩短至30秒内。

     
         2
文化传承:彩虹意象与千年西关文脉




     

车站以“南越彩虹,不让姑苏”为设计理念,将自然光影与历史底蕴融入空间叙事。未入站先见“彩虹”:车站A口彩虹瓷砖墙如糖果般绚丽,C口渐变玻璃幕墙折射流光,D口通道通过反光材质营造动态虹影。站内10.4米高挑空站厅以V形立柱支撑18米超大柱距,天花曲线格栅与变色灯带模拟彩虹流动,地面水波纹石材呼应驷马涌古河道,形成“天、地、墙”三位一体的彩虹美学。


9bb3c576gy1hzl5b24po5j20z90ni133.jpg


彩虹桥不仅仅有年轻活泼的“彩虹”,背后还有悠久历史。车站墙面以“城墙”为设计思路,引入南汉时期的城西城墙元素,选用米黄色洞石材料,加入灯光系统模拟不同的肌理效果,以此还原彩虹桥作为南粤西关要塞的沧桑历史。地面采用具有水波纹机理的天然石材,与彩虹主题呼应。


文化肌理渗透于细节之中:墙面采用南汉城墙肌理的米黄色洞石,搭配灯光系统还原西关要塞的沧桑历史;站台黑白涂鸦式墙面暗藏“玄机”——白色区块对应建站时周边街巷肌理,记录城市更新的年轮。4条换乘通道以“富贵、幸福、健康、好运”命名,传递广府祝福文化。出站即达西华路美食街、流花湖公园,步行可至彩虹剧院、陈家祠,构建“地铁+文旅”生态圈,日均吸引超5000人次文化打卡。



车站还融入3D全息投影艺术装置,结合“口袋公园”绿化景观,将交通空间转化为城市文化客厅。


彩虹桥站以智能科技重塑换乘体验,以文化叙事激活地下空间,成为广州“站城一体化”的典范。从智能客服中心的全龄友好设计,到彩虹意象与西关文脉的深度融合,车站践行了“地铁即生活”的理念。


     

彩虹桥站以智能科技重塑换乘体验,以文化叙事激活地下空间,成为广州“站城一体化”的典范。从智能客服中心的全龄友好设计,到彩虹意象与西关文脉的深度融合,车站践行了“地铁即生活”的理念。


 

————————

撰稿:余超婧

编辑:潘奕婷

致谢:广州地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

1.02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数智协同:融合城轨之系统融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