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以案说法:配建设施能否登记在开发商名下?

以案说法:配建设施能否登记在开发商名下?

发布于:2025-04-16 09:50:16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来源:规划师笔记

[复制转发]

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

本文转载自中国自然资源报


【基本案情】      

     

某公司向某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交《关于请求及时办结我司相关不动产登记手续的报告》,申请将该公司开发建设的某小区内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登记至该公司名下。某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告知该公司因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文化活动站作为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用房,其产权归属涉及开发企业、业主、政府等多个利益关系主体,对该公司提出的首次登记申请暂不予登记,该公司不服并提起行政诉讼。



     
【争议焦点】      

     

配套建设的幼儿园、文化活动站不动产权属归属问题。



     
【观点讨论】      

     
观点:有关  配套设施  归属应视合同约定情况而定。  

一、判断配套设施是否属于政府所有应以出让合同为依据。 土地出让合同若没有约定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的权利归属,基于“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产权归开发企业所有。即使合同中存在格式条款的情形,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对于格式条款也应当作出有利于当事人的解释。相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机关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若土地出让合同没有约定,在法律没有规定的前提下,不应当认定属于国家所有。

二、判断配套设施是否属于业主共有应当以商品房销售合同为依据。 若商品房买卖合同未约定配套设施属于业主共有,且开发成本没有列入商品房建造成本,不构成商品房对外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配套设施即不属于业主共有部分。

三、在未明确约定属于政府所有、未明确约定属于业主共有且未计入商品房建造成本情形下,配套设施可以认定为开发企业所有。



     
【观点共识】      

     

配套建设的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配建设施的权属,应当结合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等规定或约定,以及实际投资主体予以综合判断。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等作出明确规定或约定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按照约定或规定办理不动产登记;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等未作明确规定或约定,且利害关系人知晓但未提出异议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办理不动产登记;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办理。



     
【专家点评】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金 俭:        

       

建筑区划内配建设施的不动产权属问题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建筑区划内的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配建设施的物权归属问题可从以下几个环节予以考量:      

第一,依据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一条,开发企业因合法建造等事实行为取得建筑区划内配建设施的所有权。“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本质上是开发企业依据事实行为取得配建设施所有权的实践判断标准,符合法律相关规定。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配建设施不应当纳入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公用设施”的范畴。

第二,有约定的从约定。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二条中的“但是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可作为实践判断的规范支撑。针对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配建设施,物权归属判断存在以下几种可能:其一,是否归属于国家或政府所有。若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中存在有关权利归属的明确规定或特殊约定,如约定归属于国家所有或政府所有,则依照规定或约定办理登记。在合同约定不清晰或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作出有利于开发企业或当事人的解释。其二,是否归属于业主共有。若商品房买卖合同明确约定配建设施归属于业主共有,则依照约定;当未约定或约定内容不明确时,商品房销售价格组成涵盖配建设施价款、配建设施的开发成本被计入商品房建造成本等情形可作为判断业主共有的要件。

第三,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幼儿园、文化活动站等配建设施应归属于开发企业。实践中,若有相关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可视为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依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六条  办理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时,申请人应当将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申请登记为业主共有。

(作者单位: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来源 |  《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 | 翁宁林、齐晓宇、徐国军   



笔记碎碎念:      

办理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时,申请人应当将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申请登记为业主共有。


■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 编辑:  规划师笔记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4 万条内容 · 2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村镇工业用地转型的规划策略 ——以台州为例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乡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长期以来,村镇工业用地的治理一直都是其面临的一个难题。自2013年起,浙江自上而下地开展了乡村工业化地区工业空间系列治理行动,但对于独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村镇分散工业用地的规划管治问题仍有待解决。当前,乡村工业化地区村镇工业用地规划与治理实践研究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和苏南地区,对浙江的实践探讨较少。与珠三角和苏南地区村镇分散工业用地产生的原因及面临的治理问题不同,浙江乡村工业化地区村镇工业用地的规划和治理有其特殊背景,蕴含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其经验有待总结和深入研究。本文以浙江台州为例,深入剖析其高质量发展转型下的村镇工业用地规划策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