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生态绿心是长株潭三市的交汇中心、生态枢纽、融城核心, 是国内探索最早、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绿心, 总面积529.79平方公里。根据生态价值评价和开发强度评价,绿心分为核心保护区和融合发展区,进行分区管控。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301.35平方公里,除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洲)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林相提质改造、符合核心保护区生态功能定位的乡村振兴、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治和空心房整治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
绿心。(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方阳 摄)
规划明确,以生态绿心“保值增值”为目标,有序推进奥体公园、花卉园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花卉园艺博览园)、神农百草园、仰天湖国际峰会中心等四大启动示范项目实施建设。以四大启动示范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提升绿心生态价值, 打造具有“湖湘特色、世界影响”的绿心中央公园。
规划还明确打造“一厅一道一园”。 以“一眼看三市,三市一座城”的理念,规划建设湖湘绿厅;立足绿心的现状资源禀赋及建设条件,规划建设绿道网,串联城乡、山水、人文,带动林相改造、生态修复和特色文旅;选取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立地条件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创建约600公顷的长株潭绿心国家植物园。
根据规划, 未来长株潭三市将加快综合交通、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至2035年,长株潭三市的标志性项目全面建成,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基本建成,半小时可达绿心的面积占长株潭三市主城区面积比例达85%。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作者:郑旋 何娜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4 万条内容 · 25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全域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历史城市空间谱系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以金华市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1 研究背景:全域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研究 1.1 政策与要求 总体城市设计是以城市、乡镇等聚落的整体空间环境为对象开展的城市设计。20世纪末,唐山、深圳等城市相继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发展问题。2010年左右,总体城市设计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对城市整体空间格局、高度、公共空间等的管控式设计。2015年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等文件陆续发布,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关于城市“风貌特色”“自然山水格局”“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体系”等4个方面的编制要求。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等文件陆续发布,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时期对总体城市设计的新要求,将总体城市设计细分为区域、市县域、中心城区和乡村4个层面,旨在从全域全要素的层面运用设计思维,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与规划编制水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