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二沉池沉降性能差的成因与处理方案

二沉池沉降性能差的成因与处理方案

发布于:2025-11-22 07:20:22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二沉池沉降性能差的成因与处理方案

二沉池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末端把关者”,其沉降性能直接决定出水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等核心指标达标率,一旦沉降失效,不仅会导致出水水质恶化,还可能引发后续深度处理单元堵塞、污泥流失等连锁问题。

 

 一、沉降性能差的核心成因精准诊断

     二沉池沉降异常的本质是“污泥特性失衡”“水力条件失调”“设备功能失效”三者单独或协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关键指标监测与现象观察精准定位:

 

- 污泥特性问题(占比60%以上):污泥膨胀(丝状菌膨胀SVI>200mL/g、非丝状菌膨胀SVI>300mL/g)、污泥龄(SRT)失控(过长导致污泥老化、过短导致污泥未成熟)、营养失衡(C/N/P比例偏离100:5:1)、污泥中毒(工业废水冲击导致微生物活性丧失)。

- 水力条件失调:表面水力负荷超设计值(常规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负荷1.0-1.5m?/(m?·h),超负荷易引发紊流)、堰口负荷不均(导致局部流速过快)、回流污泥比(R)异常(过低导致MLSS过高,过高引发水力扰动)。

- 设备功能失效:刮吸泥机故障(刮板磨损、驱动失灵导致污泥堆积)、出水堰堵塞(浮渣、生物膜附着导致溢流量不均)、导流筒偏移(影响进水布水均匀性)、排泥管道堵塞(导致污泥停留时间过长)。

- 设计与环境因素:池型适配性差(如平流式池长不足导致沉淀时间不够)、水温突变(低于10℃时污泥沉降速度下降30%以上)、pH值异常(偏离6.5-8.5范围抑制微生物活性)。

 二、常规处理措施:长效优化,从根源解决问题

     常规处理聚焦“预防+系统优化”,通过工艺参数调控、设备运维强化、污泥特性改善,构建稳定的沉降体系,适用于沉降性能轻度至中度异常场景。

 

1.污泥特性精准调控

- 控制污泥龄(SRT):根据工艺类型适配SRT(A/O工艺8-15天、MBR工艺15-30天),老化污泥需通过增大排泥量将SRT降至设计区间,未成熟污泥则减少排泥并补充营养盐。

- 抑制污泥膨胀:丝状菌膨胀可投加5-10mg/L次氯酸钠或2-5mg/L过氧化氢抑制丝状菌繁殖,同时提高曝气池DO浓度至2.5-4.0mg/L;非丝状菌膨胀(高粘性污泥)需降低MLSS至2000-3000mg/L,投加100-200mg/LPAC调节污泥亲疏水性。

- 平衡营养与环境:工业废水占比高的污水厂,需投加尿素(补充氮)、磷酸二氢钾(补充磷)校正C/N/P比例,同时控制曝气池pH值在7.0-8.0,水温低于10℃时可通过加热或降低进水负荷缓解沉降恶化。

2.运行参数动态优化

- 水力负荷管控:通过分流减排将表面水力负荷控制在设计值以内,辐流式二沉池最大不超过1.8m?/(m?·h),平流式不超过1.2m?/(m?·h);调整出水堰流量,采用三角堰时确保堰口水平误差≤2mm,避免局部流速过快。

- 回流比与MLSS调节:根据曝气池MLSS浓度动态调整回流比(常规R=50%-100%),MLSS控制在2500-4000mg/L,避免因MLSS过高导致二沉池固体负荷超标(设计固体负荷≤150kg/(m?·d))。

- 曝气系统优化:修复曝气池曝气不均问题,确保曝气池末端DO≥2.0mg/L,避免因缺氧导致污泥反硝化上浮(表现为池面出现大量细小气泡与浮泥)。

3.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

- 刮吸泥设备维护:每周检查刮吸泥机刮板与池底间隙(≤5mm),每月清理刮板附着污泥,每季度校验驱动装置转速(常规0.3-0.5r/min),避免污泥堆积形成死区。

- 出水与排泥系统清理:每月人工清理出水堰堰口浮渣与生物膜,每半年冲洗排泥管道(采用高压水冲洗,压力≥0.6MPa),确保排泥浓度维持在10-15g/L。

- 在线监测设备校准:每周校准SVI、MLSS、DO在线监测仪表,确保数据准确性,当SVI连续3天>180mL/g时启动预警机制。

4.设计缺陷改造(长期优化)

- 池型与结构优化:平流式二沉池可增设导流墙改善布水均匀性,辐流式二沉池优化导流筒直径(为池径的1/5-1/3),斜管沉淀池需定期更换老化斜管(避免泥膜附着影响沉淀效果)。

- 新增应急设施:在二沉池进水端设置应急药剂投加点(PAC、PAM),预留超越管用于突发冲击时分流高浓度废水。

 

三、应急处理措施:快速响应,遏制水质恶化

    应急处理针对沉降性能突发恶化(如SVI骤升至300mL/g以上、出水SS>100mg/L),聚焦“快速控污、应急沉降、减少损失”,需在24小时内快速见效。

 1.紧急投加化学药剂强化沉降

- 无机絮凝剂投加:向二沉池进水端投加PAC(聚合氯化铝)50-200mg/L或硫酸亚铁100-300mg/L,快速吸附污泥胶体颗粒,提高沉降速度;投加时需控制溶解浓度(PAC5%-10%、硫酸亚铁10%-15%),采用多点投加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 有机助凝剂辅助:搭配投加PAM(聚丙烯酰胺)1-5mg/L,溶解浓度控制在0.1%-0.3%,搅拌速度60-80r/min,避免分子链断裂影响助凝效果;优先选择阳离子型PAM(适用于活性污泥),阴离子型用于无机污泥辅助沉降。

- 特殊情况处理:污泥中毒导致的沉降失效,需先投加碱度调节剂(碳酸氢钠)将pH回调至7.0-8.0,再投加10-20mg/L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同时投加微生物菌剂恢复污泥活性。

2.水力与负荷应急调控

- 紧急分流减排:通过超越管分流20%-30%进水至应急调节池,降低二沉池水力负荷与固体负荷,为污泥沉降提供缓冲时间。

- 调整回流与排泥:立即提高回流比至100%-150%,避免污泥流失;同时启动紧急排泥,将二沉池污泥浓度降至2000-2500mg/L,排出老化或失效污泥。

- 抑制反硝化上浮:若池面出现大量浮泥(反硝化导致),向二沉池投加少量曝气(DO维持0.5-1.0mg/L),破坏厌氧环境,同时加快排泥速度。 

3.设备应急修复与临时处置 

- 刮吸泥机故障:立即启动备用刮吸泥机,无备用设备时采用人工清理池底积泥(使用吸泥泵),避免污泥堆积导致局部厌氧。

- 出水堰堵塞:采用高压水枪快速冲洗堰口,清除浮渣与附着生物膜,确保出水均匀;临时设置拦截网防止浮渣进入后续单元。

- 排泥管道堵塞:采用空气反吹(压力0.8-1.0MPa)或化学清洗(投加5%盐酸溶液)疏通管道,确保排泥畅通。

 四、工程案例:某市政污水厂二沉池沉降失效应急处置

 1.案例背景:

    10万m?/d市政污水厂采用A?/O工艺,雨季后二沉池出现沉降性能急剧恶化,SVI升至350mL/g,出水SS达120mg/L(超标2倍),池面漂浮大量黄褐色浮泥,刮吸泥机刮板磨损严重。

 2.诊断结果

 1. 雨季进水流量达14万m?/d,水力负荷1.7m?/(m?·h)(超设计值13%);

2. 丝状菌大量繁殖(镜检丝状菌数量≥4级),引发污泥膨胀;

3. 刮吸泥机刮板磨损导致池底积泥厚度达30cm,形成厌氧区。

 3.处置措施

 1. 应急阶段(0-24h):

- 分流4万m?/d进水至调节池,水力负荷降至1.2m?/(m?·h);

- 投加PAC 150mg/L+阳离子PAM 3mg/L,多点投加至二沉池进水端;

- 人工清理出水堰浮渣,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堵塞堰口。

2. 恢复阶段(24-72h):

- 投加次氯酸钠8mg/L抑制丝状菌,曝气池DO提高至3.0mg/L;

- 更换刮吸泥机刮板,启动紧急排泥,将MLSS从4500mg/L降至2800mg/L;

- 补充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校正C/N/P至100:5:1。

3. 巩固阶段(72h后):

- 将SRT控制在12天,回流比稳定在80%;

- 每周监测SVI、MLSS,建立预警机制(SVI>180mL/g启动干预)。

 4处置效果

    72h后SVI降至130mL/g,出水SS≤20mg/L,达标排放;1周后污泥特性恢复稳定,二沉池沉降性能回归正常。

 五、结语

    二沉池沉降性能差的治理需遵循“先诊断后处置、常规防应急补”的原则:常规措施聚焦系统优化,通过污泥特性、运行参数、设备运维的全流程管控,从根源降低沉降异常风险;应急措施强调快速响应,通过药剂投加、负荷调控、设备抢修,在短时间内遏制水质恶化。污水厂需建立“监测-预警-处置”闭环体系,结合工艺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加强日常运维与应急演练,确保二沉池长期稳定运行,为出水水质达标筑牢最后一道防线。未来,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控SVI、水力负荷等关键参数,可实现沉降异常的提前预判与精准调控,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2025-11-23 09:00: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86 万条内容 · 14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催化微电解处理含氟多金属酸性废水

催化微电解处理含氟多金属酸性废水 一、重金属废水处理 含砷、铅、铬、镉等多金属和氟化物酸性冶炼废水属于火法冶炼行业生产中较为典型的废水,目前国内处理该废水主要采用中和沉淀法和硫化法等,在运行过程中,这两种方法都会产生较大量的沉渣,且沉淀法产生的沉渣遇酸性环境容易返溶造成二次污染,而硫化法的处理成本较高。 与此同时,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化物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mg/L,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采用硫化法对该废水中氟 化物几乎不能去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