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污水处理药剂 PAC/PAM投加判断分几个环节

污水处理药剂 PAC/PAM投加判断分几个环节

发布于:2025-11-21 01:18:21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在污水处理中,**PAC(聚合氯化铝)**和 **PAM(聚丙烯酰胺)**的投加是一个连续且密切相关的过程,但它们在功能、投加位置和判断标准上是分开的。

通常,判断 PAC/PAM 投加效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环节或阶段



? 污水处理 PAC/PAM 投加判断的三个环节



环节一:混凝剂 PAC 的投加与判断 (脱稳阶段)


PAC 是常用的无机混凝剂,主要作用是脱稳(电中和)。判断 PAC 投加效果是整个絮凝过程的第一步和基础


1. 目标:


  • 电中和: 使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被中和,失去稳定性,开始聚集。

  • 微絮体形成: 形成大量细小、均匀、肉眼可见的微絮体


2. 判断方法(快速搅拌后):


  • 水体清澈度: 快速搅拌后,原水浑浊度应有显著下降,但上清液仍可能不够清澈。

  • 微絮体状态: 观察水中是否有大量米粒大小或针尖大小的、均匀分布的絮体颗粒。

  • 欠加表现: 水仍很浑浊,无明显絮体或絮体极少。

  • 过加表现: 水体可能重新变清(返稳),但会消耗更多后续 PAM,且 PH 值变化大。


3. 投加调整依据:


主要依据是原水浊度、PH 值、以及药剂反应池内微絮体的形成速度和均匀性



环节二:助凝剂 PAM 的投加与判断 (架桥阶段)


PAM 是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作用是架桥。它必须在 PAC 完成电中和脱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1. 目标:


  • 架桥/网捕: 利用 PAM 的高分子长链,将 PAC 形成的微絮体连接起来,形成大而密实的絮团。

  • 提高沉降性: 使絮团具备足够的自重和密度,以便快速沉降。


2. 判断方法(慢速搅拌/沉淀):


  • 絮团大小: 絮团是否快速长大、变得密实且有重量感(如豌豆或黄豆大小)。

  • 沉降速度: 观察絮团的沉降速度是否理想(如 $1 \text{min}$ 内开始明显分层)。

  • 欠加表现: 絮团细小松散,沉降慢,出水浑浊(未能充分架桥)。

  • 过加表现: 絮团被 PAM 包裹得过于紧密,表面光滑,沉降变慢,形成果冻状。


3. 投加调整依据:


主要依据是絮团的大小、密实度、沉降速度和药剂成本。这是现场操作者最依赖的经验判断环节(即“絮凝效果的四个等级”判断)。



环节三:出水水质的最终验证 (效果评定)


这是最终决定药剂投加是否合理的环节,涉及对处理结果的量化评估。


1. 目标:


  • 达标排放: 确保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2. 判断方法(取样检测):


  • 浊度/SS: 这是最直接的指标。通常通过浊度计悬浮物(SS)分析来定量判断。

  • 色度: 尤其对于印染、化工废水,需观察出水色度是否达标。

  • COD/BOD: 虽然主要靠生化处理,但优秀的混凝沉淀可以显著降低 COD,减轻后续生化负担。


3. 投加调整依据:


主要依据是出水水质的定量数据。如果絮凝效果目测不错但水质仍不达标,可能需要调整PAC/PAM 的种类或配比,甚至需要检查原水水质是否发生大幅波动

环境环保网全球主机幽默开心多彩广西广东各地电子世界关爱动物公益网CAD交流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2025-11-22 07:16: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86 万条内容 · 14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微滤机处理污水的类型及应用

微滤机处理污水的类型及应用      微滤机是一种物理筛分设备,主要用于污水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阶段,其核心功能是去除水中特定粒径的悬浮物。简单来说,微滤机主要处理含有大量细小悬浮物、纤维和颗粒物的污水。 下面进行详细分类和说明:   一、处理污水的类型分类   微滤机广泛应用于多种水处理场景,主要处理以下几类污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