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反应中Fe(IV)的生成及其pH依赖动力学
(1)Haber-Weiss机制:产生羟基自由基(·OH)。
(2)Bray-Gorin机制:产生高价铁中间体Fe(IV)。
2.pH依赖性的关键发现:Bataineh等人2012年的研究通过DMSO氧化产物差异证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主要通过·OH路径进行,而在中性pH附近,Fe(IV)路径变得显著。他们将此归因于Fe(II)的水解平衡(R3),即Fe(H?O)???(产生·OH)和Fe(H?O)?OH?(产生Fe(IV))之间的转化。
3.本文发现的原有模型缺陷:作者重新分析Bataineh等人的模型后指出,其虽然定性正确,但在动力学模拟中可能忽略了铁物种形态的显式处理。具体来说,在pH=6时,Fe(H?O)?OH?的浓度仅占总Fe(II)的不到0.1%。Bataineh等人报告的Fe(IV)形成速率常数(k? = 592 M??s??)是基于总Fe(II)浓度得出的,这导致该常数被严重低估。
作者首先尝试重建Bataineh等人的动力学模型。
· 图1显示:当正确考虑物种形态时,重建的模型(红色线)远低于实验观察到的Fe(III)生成速率(蓝色点)。
· 图2显示:当在模型中忽略物种形态,使用一个“通用”的Fe(II)物种时,模拟结果(红色线)与实验数据(蓝色点)高度吻合。
· 核心结论:Bataineh模型的成功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假设(忽略物种形态)之上的。这使其无法真正预测pH依赖性。要符合物理事实并拟合数据,Fe(IV)的真实形成速率常数(k_M20)必须快得多,估计在10? M??s??数量级(比原报告值快约1
基于以上分析和Stanbury (2022) 对酸性条件下芬顿反应的严谨工作,作者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动力学模型(反应列表见表1),其特点如下:
1.全面考虑物种形态:模型 explicitely 包含了Fe(II)、Fe(III)以及自由基(·OH, HO?·, O??)在不同pH下的水解和平衡形态,并严格遵守详细平衡原理。
2.双氧化路径:同时包含了·OH路径和Fe(IV)路径。Fe(IV)主要通过反应M20形成:Fe(OH)? + H?O? → FeIVO?? + H?O,其速率常数k_M20设为1×10? M??s??。
3.验证与预测:该模型成功地复现了从强酸性到中性pH范围内,芬顿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_Fe)
· 图4显示:统一模型(红色区域)的预测与多个来源的实验数据高度一致,清晰地展示了在pH>3后反应速率的急剧上升。相比之下,仅包含自由基路径的模型(灰色线)无法解释这种强烈的pH依赖性,从而突出了Fe(IV)路径和铁物种形态变化的关键作用。
作者展示了该统一框架的实用性,可用于评估其他理论提出的机理的动力学可行性:
· 评估Lu等人(2018)的机理:该动力学上不显著。
· 评估Koppenol(2022)和Meyerstein(2024)的机理:这些机理提出Fe(II)-H?O?络合物的去质子化是pH依赖性的关键。
三、结论与意义
1.主要贡献: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个能够定量描述从酸性到中性pH范围内芬顿反应动力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基于物理真实的铁物种形态,并同时包含了·OH和Fe(IV)两种氧化路径。
2.框架灵活性:由于模型明确处理物种形态,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动力学框架。可以通过修改特定物种
3.解决长期争议:这项工作通过严谨的动力学分析,为理解芬顿反应的pH依赖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是解决这个百年争论的重要一步。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从AAO到AOA:原位改造必须关注的四大关键点从AAO到AOA:原位改造必须关注的四大关键点 AAO工艺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将探讨在保留二沉池的前提下,将AAO工艺原位改造为AOA工艺时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水力停留时间调整与曝气强度变化。 AAO改造为AOA工艺的核心调整在于水力停留时间的重新分配:缺氧区延长,好氧区缩短。典型的设计参数中,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的比例由原来的结构转变为约1:2:4,意味着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大幅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好氧区体积缩小,曝气器的规格和供气量通常仍维持原AAO设计水平,并未相应减半。这导致好氧区的单位体积曝气强度显著提高,约为原来的两倍,应该注意对曝气器的选择。曝气强度提高了,意味着搅拌更加剧烈,需在实际运行中密切关注其对微生物活性和污泥性状的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yj蓝天
沙发
2025-11-25 06:54:25
赞同0
-
yj蓝天
板凳
2025-11-17 06:28:17
赞同0
加载更多不客气,多谢两位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举报
芬顿试剂反应机理探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