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OCs治理领域,“应急排口”“旁路”的设置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有的企业直接不设,有的配了活性炭吸附箱,还有的大手笔搭建备用RTO系统。到底该不该设?怎么设才合规?一旦违规会面临什么风险?
一、先厘清:旁路和应急排口是一回事吗?
虽然国家层面没有给应急排口下明确的统一定义,但行业内普遍有个共识:
- 旁路:不带任何治理设施,是直接绕开VOCs处理系统的排放通道;
- 应急排口:更偏向“临时应急”属性,通常会配套活性炭吸附箱等简单处置设施。
不过在各类环保文件中,两者的概念逐渐趋向统一,核心监管逻辑一致:非紧急情况绝对不能开启,开启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相关程序。
二、国家政策红线:这些要求不能碰
关于VOCs焚烧设备的排放通道设置,国家多份文件早已划清红线,核心要求可以总结为“禁直排、严监管、备预案”:
1. 核心政策依据
(1)2018年《关于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是否可以设置直排口问题的复函》(环办大气函〔2018〕304号):明确企业污染防治设施需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正常生产时严禁启用直排装置;应急情况下排放需完善程序,有条件的企业优先建“一用一备”治理设施,避免设直排口。
(2)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环大气〔2020〕33号):推动取消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必须保留的,需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备清单,非紧急状态下保持关闭并铅封,还要加装自动监控设施和流量计,开启后需及时报告并留痕。
(3)2021年《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环大气〔2021〕65号):直指旁路偷排、台账造假等乱象,要求对生产车间顶部、备用烟囱、应急排放口等重点部位排查,除应急必需的旁路外,其余一律拆除或物理隔离。
2. 关键监管要求
(1)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溶剂使用类行业,生产车间原则上不设应急旁路;
(2)确需保留的应急旁路,必须满足:报备备案+非紧急状态铅封+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中控系统接入(记录保存至少5年)+开启后及时报告+完善台账;
(3)旁路阀门泄漏率需小于0.5%,损坏后及时更换,鼓励对旁路废气配套应急处理设施。
三、设置原则:哪些情况能设?哪些必须拆?
不是所有VOCs治理设施都能设旁路/应急排口,需根据处理技术类型判断,核心原则是“安全生产必需才保留,非必需则取缔”:
1. 可保留应急旁路的情况
仅适用于热氧化及组合技术治理VOCs的场景,包括:热力燃烧(TO)、蓄热燃烧(RTO)、催化燃烧(CO)、蓄热催化燃烧(RCO),以及“吸附法+燃烧技术”(注意:废气进入吸附装置前不应设旁路)。
2. 严禁设置旁路的情况
大部分常规治理技术无需设置旁路,比如: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生物法等;且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生产车间,原则上不允许设置应急旁路。
四、违法风险警示:这些行为会重罚!
部分企业将旁路/应急排口当成“偷排通道”,这种行为早已被环保部门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相关法律责任明确且严厉:
1. 违法情形
- 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
- 伪造旁路管理台账、篡改中控系统开启参数;
- 旁路未铅封、未安装监控设施,擅自直排废气;
- 治理设施故障时,生产设备未停止运行,也未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 处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将被责令改正、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责令停业关闭。
五、企业合规建议:这样做才稳妥
结合政策要求和实操经验,给企业提3条核心合规建议:
1. 先评估是否“必需设”:如果采用RTO/CO等热氧化技术,且确实存在安全生产刚需,再按规定报备保留;若属于涂装、印刷等行业,优先不设,通过优化工艺避免应急排放。
2. 设了就要合规管理:配备活性炭吸附箱等应急处置设施(最低经济配置),完善铅封、自动监控和中控接入,台账记录要完整(包括开启原因、时间、处置情况等)。
3. 优先选“备用设施”替代: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建“一用一备”治理系统,从根源上避免设置直排通道,既符合政策导向,也能降低合规风险。
VOCs治理的核心是“稳定达标”,应急排口的设置不是“可选可不选”的福利,而是“必须合规”的责任。企业与其纠结“要不要设”,不如先对照政策排查现有设施,确保每一个排放通道都在监管范围内。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4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RTO与RCO区别及成本分析RTO与RCO区别及成本分析 RTO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和RCO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tion,RCO)因对VOCs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应用成熟,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它们因技术原理、运行参数等差异化导致其应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1. RTO技术原理 RTO主要包括固定床式RTO和旋转式RTO,其中固定床式RTO又可分为两室和多室等类型。以三室RTO为例,其工作原理为将待处理的低温有机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蓄热室A,陶瓷蓄热体释放热量温度降低,而有机废气升至较高的温度之后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燃烧器燃烧补充热量,使废气升至设定的氧化温度(一般为760℃),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CO2和H2O。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VOC治理工艺路线中旁路设置的技术探讨,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