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移动房间住宅”(Casa de los Cuartos Rodantes)坐落于伊拉洛山(Ilaló)的一处山坡上,所在的住宅区致力于水资源合理管理、原生植被保护及景观融合。该住宅为一对对居住空间有敏锐感知的年轻夫妇设计,旨在为城市扩张背景下的乡村地区,提供一种突破传统建筑模式的理性选择。从项目之初,其核心目标便是打造一处既能尊重环境、又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居所。
项目的核心策略是精准解读场地条件:地形地貌、朝向、视野及植被分布。设计过程中始终避免改变场地坡度,而是让建筑体量去适应等高线,杜绝土方开挖或回填作业。建筑的地基与底层墙体采用场地本土石材建造,既增强了建筑的热惰性,又实现了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衔接。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一座石灰土夯土墙(tapial calicostrado)——这是一种将夯实土壤进行稳定处理的古老工艺,集结构支撑、保温隔热与功能划分作用于一体。
在夯土墙与层压木结构共同支撑的巨大倾斜屋顶之下,形成了一个连续且灵活的空间。这座屋顶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保护作用,更为空间的多元使用创造了可能。住宅内部没有固定隔墙,所有空间围绕一面“服务墙”和一系列可移动构件展开,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空间形态。
两个大型木质“移动箱体”构成了住宅的私密区域:一个是带衣帽间与梳妆台的主卧,另一个是兼具电视室功能的书房(内设嵌入式沙发床)。这些箱体可在建筑内部自由移动,从而实现多样化的空间布局:打开箱体可拓展空间用于聚会,闭合则能保障私密性,还可根据光线、天气或居住者心情调整位置。
客厅由配备可移动靠背的矮式模块家具组成;餐厅设有一张移动餐桌和轻便餐椅;厨房中岛是室内唯一的固定构件,同时起到视觉焦点的作用。各类辅助功能空间(如卫生间、储藏室等)被安排在夯土墙的扶壁之间,最大程度释放了主体空间。
住宅与周边环境建立起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北侧采用封闭设计以保障隐私,南侧则通过连续的露台向山谷景观完全敞开。建筑没有明确的主入口,人行通道自然流畅,模糊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边界。
项目还包含一个独立的陶艺工作室,其与住宅主体刻意分离,以区分创作活动与日常生活。该工作室建于一处地势高差处,未对原始地形做任何改动,通过石材步道与主体建筑相连,步道同时串联起停车场、台阶、储藏室与菜园等功能区域。
景观设计被视为当地生态系统的延伸:以原生植物为主,减少草坪面积,并将菜园融入日常生活系统。水资源管理采用渗透、分流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能源供应则辅以太阳能集热与光伏发电系统。
这个项目远不止是一座住宅,更是一种实现灵活、理性居住的工具。它是一座“活的建筑”,在不断的变化中适应环境、顺应时间、满足人的需求。
项目信息
建筑师:拉玛工作室(Rama Estudio)
面积:140 平方米
年份:2024 年
摄影:贾格工作室(JAG Studio)
类别:住宅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项目案例
返回版块1956 条内容 · 7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可逆化改造 | 坯房插件家,景德镇陶阳里御窑厂遗址坯房插件家是众建筑面对景德镇典型的坯房建筑更新所采用的一种预制化模块系统,通过在坯房的复杂屋架中置入多种功能模块,来形成新的院落空间,是一种可逆化的改造方法。 ▼C34院落 ▼H20院落 ▼P58院落 ▼杨华弄院落 场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