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机器学习在智能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实践

机器学习在智能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布于:2025-11-10 17:43:10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机器学习基础模型与 复合材料研究融合 

1. 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概述

2. 机器学习用于复合材料研究的流程

3. 复合材料数据收集与数据预处理 实例: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4. 复合材料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与选择 实例:以纳米材料增强复合材料为例,讨论特征选择、特征工程在提高模 型性能中的作用。

5. 线性回归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实例: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在处理复合材料数据中的应用

6. 多项式回归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实例:多项式回归在处理复合材料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时的应用 

7. 决策树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实例:决策树回归在预测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研究中应用 集成学习与支持向量 模型 

1. 随机森林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实例:随机森林在预测复合材料性能中的应用 

2. Boosting 算法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实例:Catboost 在预测复合材料强度中的应用 

3. XGBoost 和 LightGBM 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1) XGBoost 

(2) LightGBM 

(3) 模型解释性技术 

实例:XGBoost 和 LightGBM 在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预测中的应用,模型比 较 

4. 支持向量机 (SVM) 用于复合材料研究 

(1) 核函数

(2) SVM 用于回归(SVR) 

实例:SVR 在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中的应用 

5. 模型调参与优化工具包

(1) 网格搜索、随机搜索的原理与应用 (2) 工具包 Optuna 

实例:超参数调整方法,模型调参与优化工具包的应用

6.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 

(1) 回归模型中的评估指标(MSE, R 2, MAE 等) 

(2) 交叉验证技术 实例: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并选择最佳模型

1. 神经网络基础 (1) 激活函数 (2) 前向传播过程 (3) 损失函数 

实例:手动实现前向传播 2. 神经网络反向传播与优化 

(1) 梯度下降法原理 (2) 反向传播算法 (3) 随机梯度下降(SGD) 

实例:实现梯度下降算法

3. 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多层感知机(MLP) 

(1) MLP 架构设计 (2) MLP 的训练过程 (3) MLP 在回归和分类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研究中应用 实例:构建简单的 MLP 解决复合材料中的回归问题 

神经网络 

4. PINNs (1) PINN 基本原理 (2) 弹簧振动正问题中的 PINNs (3) 弹簧振动逆问题中的 PINNs 

实例:使用 PyTorch 构建 PINNs 

5. GAN (1) GAN 基本原理 (2) 针对表格数据的 GAN (3) 增强数据的评估指标

例:构建 GAN 生成水泥基复合材料数据 

6. 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SHAP (1) SHAP 理论基础 (2) 计算和解释 SHAP 值 

实例:复合材料中应用 SHAP 进行模型解释和特征理解 

论文实例解读与复现:选择两篇应用机器学习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 SCI 论文 1.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in predict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aphene oxide/cement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394: 132179. 2. Machine learning aided uncertainty analysis on nonlinear vibration 

文复现机器学习综 of cracked FG-GNPRC dielectric beam. Structures, 2023, 58: 105456. 

合应用以及 SCI 文章 ? 论文中使用的复合材料数据集介绍 

写作 ? 论文中的复合材料特征选择与数据预处理方法 ? 论文中使用的模型结构与构建 ? 机器学习研究复合材料的超参数调整 ? 复合材料研究中机器学习模型性能评估 ? 复合材料机器学习研究结果可视化图 

1 随机森林算法示意图 

图 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 

图 3 连续特征和抗压强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图 4 SHAP 方法的特征重要性 

图 5 不同 ML 模型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a) SVR;(b) RF;(c) AGT;(d) ANN:30-54-1;(e) ANN:30-41-84-1;(f) ANN:30-37-20-27-1图 

6 测试集上的 ML 模型残差值:(a)SVR;(b) RF;(c) AGT;(d) ANN:30-54-1; (e) ANN:30-41-84-1;(f) ANN:30-37-20-27-1 

图 7. ML 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结果 (a) AG;(b) ANN;(c)RF 课程总结与未来展望 ? 课程重点回顾 ? 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 如何继续学习和深入研究 ? Q&A 环节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剪力墙配筋通关秘籍:超筋难题一网打尽!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刚接触剪力墙设计时,对着配筋图一脸茫然,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做项目时,连梁超筋、剪压比超限这些问题接二连三冒出来,翻规范查案例还是找不到头绪。其实啊,不光是新手,就连有些做了几年设计的工程师,碰到剪力墙配筋的疑难杂症照样头疼。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剪力墙配筋设计专题》这门课,徐老师的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第二弹,说不定能帮你把这些坎儿都迈过去。 先说说为啥要学这门课吧。剪力墙设计这东西,看着简单,真上手了全是细节。你想想,同样是画一张剪力墙配筋图,新手可能随便配几根钢筋就完事,老手却会琢磨边缘构件咋设置、锚固长度够不够、连梁要不要调幅。差距在哪儿?就在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这门课正好抓住了这一点,从新手入门到进阶提升,四个模块一步步带你走,每个知识点都讲得透透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