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造价工程师这种,放几年前还挺香,现在嘛...有人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倒是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冷”的
行业确实不像十年前那样遍地黄金了。项目少了,公司精打细算了,对证书的盲目崇拜也消退了。以前挂靠还能赚点零花钱,现在风险大、收益小,指望这个发财纯属想多了。
证书贬值也是事实。手里揣着几个证却使不上劲的人不少,纸面资格和实际能力之间的沟,越来越难靠一纸证书糊弄过去。
如果还抱着“考个证就能逆天改命”的想法,大概率会失望。这个市场已经没那么好忽悠了。
但再说点“热”的
行业越是不好,竞争就越残酷。别人没有的东西你有,可能就是那么一点点优势,在关键时刻能帮你卡住位置。
证书贬值不等于知识无用。备考的过程,本身就是逼着自己系统学习的过程。扎扎实实学一遍,肚子里有货和只有张纸,明眼人一看便知。
最重要的是,考证不该是随大流,而是个“自私”的决定—— 它对你个人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你在央国企,证书直接和职称、晋升挂钩,那该考还得考,这是游戏规则。
如果你在迷茫期,想转行又没抓手,系统备考或许是个逼自己入门的方式,但考过只是起点,绝不是终点。
如果你已经在这行深耕,想提升专业度,那张证书更像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核心还是背后的知识体系。
所以,该不该考?
问别人不如问自己:你图什么?
如果指望它点石成金,不如早点醒醒。如果清楚它只是工具箱里的一件家伙事儿,愿意花时间磨一磨,那它就不会亏待你。
行业热闹时,证书是锦上添花;行业冷清时,学习是给自己取暖。别把考证当救命稻草,但它可以是你在不确定中,为自己做的一点确定的事。
最后说句实在的:做造价的必须考,考过了别嘚瑟,没考过也别丧。日子长着呢,一张证决定不了你的价值, 你怎么用这张证,以及证之外的那些本事,才是硬道理。
瞎聊几句,仅供参考。
end
本文来源:造价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整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36 万条内容 · 32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浅析招标控制价存在的几大问题前言 招标控制价是指招标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及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的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