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过高处理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氯离子浓度过高可能由工业废水排放或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液氯)过量投加等原因导致。高氯离子浓度不仅影响微生物活性(抑制生化处理效果),还可能腐蚀设备、干扰水质检测,甚至导致排放超标。那污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过高如何处理?
1、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钙盐(如氯化钙、氢氧化钙)等化学药剂,使氯离子与药剂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氯化物沉淀。但需注意控制pH值和沉淀条件
2、离子交换法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氯离子,当废水通过树脂床层时,氯离子被吸附出水浓度显著降低。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含氯废水,但树脂需定期再生或更换。
3、膜分离法
1)反渗透(RO):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离子截留在膜的一侧从而实现分离。适用于中高浓度含氨废水
2)电渗析:通过离子交换膜和电场作用分离离子,适合处理低浓度废水。
4、生物处理法
通过耐盐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氯离子转化为无害物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但对高浓度氯离子的耐受性有限。
5、工艺调整
1)延长水力停留时间(HRT):降低氯离子对微生物的冲击负荷。
2)分段进水:将高氯废水与低氯废水混合后分阶段进入生化池,减少局部氯离子浓度过高。
3)添加营养剂:补充碳源、氮源和磷源,维持微生物代谢平衡,增强抗冲击能力。
6、小结
处理高氯离子污水需结合源头控制、预处理、生化优化和深度处理技术,根据水质、水量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方案。
对于长期高氯废水,建议采用“预处理 膜分离”或“蒸发结晶”实现资源化;对于短期冲击,可通过生化驯化和工艺调整应对。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0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不客气,多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