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施工 \ 丰田新技术试验城市 “Woven City” 启用,把科幻片里的场景搬进现实

丰田新技术试验城市 “Woven City” 启用,把科幻片里的场景搬进现实

发布于:2025-10-30 13:27:30 来自: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

来源:预制建筑网

|

作者:Susan

[复制转发]
探秘全球首个由车企建造的未来实验室社区      

 

在富士山脚下,一座由丰田汽车打造的“迷你未来城”正在拔地而起。这里没有冰冷的钢筋森林,而是用会呼吸的木质建筑、会思考的机器人管家,以及像地毯一样“编织”而成的三维道路系统,重新定义了我们熟悉的城市空间。它就是丰田“编织城市”(Woven City)——一个建筑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活体实验室”!


9月25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静冈县裾野市建设的新一代技术试验城市 “Woven City” 启用。该城市将成为开发自动驾驶、自主行驶机器人、电动小型三轮出行工具等新技术的场所。丰田还透露了与食品、教育等非汽车行业的跨界合作项目。这是汽车制造商实施的建设先进城市的罕见举措。

建设中的“丰田编织城市”

(来源:网络开放平台)

微信截图_20250813141134.jpg  


首先启动的是第一期区域(约4.7万平米),丰田相关人士几户家庭率先入住。该区域最终将有约300人居住。今后计划扩大至约29.4万平米,或有以丰田相关人士为主的2000人以上居住。预计2026年度以后将接纳普通民众。


从汽车巨头老工厂变身 “未来原型城”      


这块占地 70 公顷(约等于 98 个足球场)的土地,原本是丰田东富士工厂 ——53 年里,这里造过顶级的 CENTURY 轿车,也产过耐用的 JPN TAXI,最热闹时 2000 人同时上班。2018 年丰田决定转型 “移动服务提供商”,干脆把老厂关掉,要在这里建一座 “能实证未来技术” 的城市。


2021 年奠基,2024 年一期完工,2025 年秋天首批居民就要入住了。一期占地约 5 万平米,计划住 360 人,未来整个城市能容纳 2000 人生活。


它的名字 “编织” 特别有深意:既呼应丰田早年造自动纺织机的历史,也暗示着这里要把技术、生活、社区像纱线一样织在一起 —— 比如 roads(道路)和 homes(住宅)织成网,cars(汽车)和 robots(机器人)织进日常。


建筑行业的三大颠覆式创新      


1. 空间设计: roads(道路)分三层,地下藏着 “物流秘密”


传统城市的路,无非是 “机动车道 + 人行道”,但编织城市把路分成了 “三股绳”:


69ed7953038cbe942a5c21a0b1a4da6c_two_img7.png  

  • 快速道: 专门给丰田 e-Palette 自动驾驶车跑,送快递、拉人全靠它,零排放还安静;


  • 慢行道: 自行车、平衡车和行人共用,路边种满植物,走在路上像逛公园;


  • 步道: 藏在 linear parks(线性公园)里,连到富士山脚下的生态步道,想散步看山?出门就能走。


更绝的是地下 —— 所有建筑都连着一个  110 米 ×110 米的地下物流空间 ,快递、食材全从地下走,地面上见不到一辆送货车。 为了让机器人能送货上门,住宅走廊特意加宽到 2 米,机器人和人擦肩而过都不挤。


8346edfcef337a8f14ff9315125aa237_two_img1.png    


住宅设计也很贴心: 围合着中庭的房子都是 “阶梯退台”,每一层都有外楼梯,邻居站在阳台上就能打招呼;二楼还连着开放廊桥,从这栋楼走到那栋楼不用下楼,站在廊桥上还能看中庭里的活动,比如周末的市集、孩子的游戏。最关键的是,所有房子都留了 “看富士山的视线”,不会被高楼挡住 —— 早上推开窗,富士山的雪顶就在眼前,这才是 “住得舒服” 的终极浪漫。


2. 技术融合:建筑成了 “会呼吸的试验箱”


传统建筑是 “死的”,但编织城市的建筑是 “活的”——  墙里藏传感器,屋顶盖光伏板,管道里通氢气,连红绿灯都在 “偷偷收集数据”。


先看 “绿色”: 一期建筑拿了日本首个社区级 “LEED 最高认证”,房子用了大量木材,减少碳排放;屋顶的光伏板能发电,不够的话就用氢能 —— 丰田和能源巨头 ENEOS 合作建了加氢站,家里做饭、取暖可能都靠氢气,连汽车都是氢燃料电池的,真正实现 “零碳生活”。


f8ba7e9e571526e209e5e63400af8e45_two_img3.png


再看 “智能”: 整个城市有个 “数字孪生兄弟”—— 在电脑里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虚拟城市,不管是改道路规划,还是测试物流路线,先在虚拟城里试,没问题了再在现实中动手,不用怕返工浪费钱。家里的智能家居更 “懂你”:它会记你的习惯,比如你习惯晚上 8 点调亮客厅灯,早上 7 点把空调调到 26 度,时间一到自动搞定;要是你忘关窗户,它还会发提醒。


机器人更是 “无处不在”: 家务机器人帮你扫地、做饭、照顾老人;公共空间机器人负责清洁公园、巡逻安防;连 “宠物机器人” 都有,陪孩子玩、陪老人聊天,不怕孤单。这些机器人能在城里自由活动,靠的是建筑里藏好的 “机器人友好设计”—— 比如门口留了充电接口,走廊没障碍物,就像为它们量身定做的 “家”。


3. 合作模式:建筑不只是 “盖”,更是 “一起创”


传统建筑项目,通常是 “开发商盖、住户住”,但编织城市玩了个新花样:把人分成 “发明家” 和 “织工”,大家一起琢磨怎么把房子造得更好、生活过得更舒服。


“发明家” 是来搞创新的:除了丰田自己,还有大金(做空调的)、日清食品(做方便面的)、UCC 咖啡这些企业,甚至还有初创公司和大学。比如大金在这儿测试 “无花粉空间”,以后过敏体质的人在房间里就不用怕打喷嚏;日清食品要搞 “未来饮食文化”,可能会有能自动加热的智能餐桌,放上面的方便面 30 秒就好;UCC 咖啡则要开 “未来咖啡馆”,或许能靠 AI 帮你调一杯 “最合口味的咖啡”。


“织工” 是来当 “体验官” 的:想住进来,得满足几个条件 —— 比如愿意试新东西(比如坐自动驾驶车、用机器人做家务)、能接受数据被收集(当然丰田会保护隐私)、计划长期住(至少几年,看着城市慢慢变好)。第一批 360 个名额,申请的人超过 3000,还要面试筛选,比考大学还难!他们住进来后,会把使用感受告诉 “发明家”—— 比如 “这个机器人扫地不够干净”“自动驾驶车停得太急”,发明家再根据反馈改,慢慢把产品打磨得更贴心。


为了让创新更方便,丰田还把老工厂的冲压车间改成了 “发明家车库”—— 一个能装下飞机的大空间,发明家从想点子到做原型,都能在这儿搞定,还能用上数字孪生系统先做测试,不用怕失败。2025 年夏天还要搞创业竞赛,给缺钱的初创公司发资金,就是想让更多奇思妙想在这里落地。


对建筑行业的启发:未来的房子,该怎么 “造”?        


丰田 “编织城市” 给建筑行业提了三个醒:


第一,建筑不只是 “空间容器”,更是 “技术载体”。 以后盖房子,不能只考虑 “结实、好看”,还要想着怎么把新能源、智能技术、机器人友好设计融进去 —— 比如预留传感器接口、设计地下物流通道、考虑零碳能源供应,让房子成为 “未来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 “孤立的盒子”。


第二,建筑项目不只是 “开发商的事”,更是 “大家的事”。 传统建筑往往是 “盖完了才问住户满不满意”,但编织城市从一开始就拉着企业、居民、研究机构一起参与,让每个人都能提想法、改方案。以后搞社区建设,或许可以多搞点 “共创”,比如让住户投票选户型、让企业参与设计配套设施,这样造出来的房子才更符合大家的需求。


第三,老工业用地更新,能玩出 “新花样”。 编织城市是在老工厂旧址上建的,没有占用新的耕地,还保留了工厂的历史记忆。国内也有很多老厂房、老矿区,与其闲置,不如像这样 “改造成创新空间”—— 比如改成未来社区、科技园区,既节约土地,又能给城市注入新活力。


丰田章男说:“从头开始建造城市,即使是小规模,也是开发未来技术的独特机会。”  这座 “编织城市” 或许还不算完美,比如数据隐私怎么保障、长期运营能不能赚钱,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它给建筑行业指了一个方向:未来的建筑,不该是千篇一律的 “水泥森林”,而该是能让人住得舒服、玩得开心、还能不断进化的 “活的社区”。


说不定再过十年,我们身边也会出现这样的 “未来城”—— 出门坐自动驾驶车,回家有机器人迎接,推开窗能看到青山绿水,楼下的咖啡馆能帮你调专属咖啡。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就是今天丰田在富士山脚下,用 “编织” 的思路,盖起的这一座小小的城。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

9417 条内容 · 13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莫比乌斯花园最后一块拼图将于不久后竣工!

9月25日,上海宝冶在临港建设者小镇举办临港新片区建设工程领域党建分联盟主题活动暨企业开放日活动。 上海宝冶目前在临港新片区项目共计有19个,总合同额超一百亿元。在众多项目中,工作人员此次带领参观的“顶尖科学家商业项目”非常吸引眼球。其造型独特,形似“莫比乌斯环”,又集商业服务与文化服务为一体,自立项以来就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