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环境下,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易因水质敏感、微生物活性下降、设备易冻堵等问题出现运行波动。结合处理系统核心环节,可从以下几方面针对性管控:

当水温低于 12℃,好氧微生物脱氢酶活性会下降 30% 以上,COD 去除效率显著衰减。需根据污水类型优化运行:处理化工难降解废水时,可将好氧池回流比从 50% 提升至 70%,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水温跌破 10℃时,针对性投加耐冷菌剂(如降解酚类的假单胞菌、脱氨氮的硝化螺旋菌),避免菌群失衡。同时设置进水缓冲单元,将水温稳定在 15-20℃,防止蒸汽伴热热水直接冲击生化池,损伤菌群。
工业污水中的悬浮物(如造纸纤维、金属碎屑)在冬季易堆积结冰,导致管路堵塞。加药管路建议更换为带温控伴热的不锈钢管(伴热温度 25-30℃),每隔 50 米设排污阀,每日停运后排空残留药液;污泥回流泵、加药泵停机后,需用清水冲洗泵腔清除残留污水 / 药剂,补充凝点低于当地最低温 5℃的低温润滑脂,避免泵体冻裂或卡堵。
低温会降低药剂溶解效率与作用效果。PAC 溶解水需加热至 25℃左右(蒸汽间接加热,避免超 30℃破坏结构),搅拌速率从 80 转 / 分降至 50 转 / 分,延长搅拌至 30 分钟;PAM 溶解时间从 40 分钟延至 1 小时,浓度从 0.1% 提至 0.15%,减少 “鱼眼” 形成。含油废水处理中,破乳剂投加量需增加 10%-15%,可辅助超声破乳设备提升效果。
冬季部分企业生产负荷骤增(如啤酒厂旺季、化工厂赶单),废水排放量与浓度可能提升 30%-50%,需提前扩容调节池(确保 8 小时以上缓冲时间),用蒸汽维持水温 20℃,分批次提升进水负荷;同时关注防冻液、除冰剂等特殊污染物,进水端安装在线监测仪,乙二醇浓度超 500mg/L 时,及时投加生物解毒剂或启用应急储存池。
每日监测生化池水温,降温超 5℃时,用岩棉加强池体边缘、管道接口保温,减少水温流失;每周检测污泥活性(SV30、MLSS),SV30 低于 20% 时补充碳源与微量元素;设备巡检频次较夏季增加 50%,重点检查阀门防冻状态、在线仪表探头(如溶解氧仪每日用 30℃温水冲洗),避免数据失真或设备失准。
通过以上针对性管控,可有效抵消低温对系统的负面影响,结合污水水质特性与工艺特点细化方案,即可实现冬季出水稳定达标。若需针对某类工业废水(如化工高盐、食品高有机物废水)制定专项方案,可进一步补充需求。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86 万条内容 · 14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污水处理厂设计制图实战:CAD到全流程通关秘籍还在为污水处理厂设计摸不着头脑吗?是不是拿起CAD软件就发懵,对着一堆工艺参数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见过太多刚入行的工程师,明明理论学得扎实,可一到实际项目就卡壳——絮凝沉淀池的尺寸算不对,氧化沟的管线布置一团糟,更别说总平面图怎么整合了。其实啊,不是你能力不行,只是缺一套系统的实战方法。今天要给你推荐的《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与制图实战班》,就是帮你打通从理论到实操的关键一步。 先说说这门课最让我觉得实在的地方——它完全从工程实际出发。你想想,平时做设计最头疼的是什么?无非是CAD命令记不全、单体构筑物参数不会算、总平面布置抓不住重点。这门课直接把这些痛点掰开揉碎了讲。就拿CAD基础部分来说,不只是教你画直线画圆圈,而是从命令组合到绘图习惯,甚至左手快捷键怎么用都给你演示清楚。我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学了三天CAD还是只会用鼠标点菜单,后来让他跟着课程里的"左手键及插件安装"章节练了两周,现在画图速度比老员工还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