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徐汇滨江的城市动脉

徐汇滨江的城市动脉

发布于:2025-10-28 11:34:2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青年建筑

[复制转发]

“无限动”


徐汇滨江的城市动脉


今年9月大小建筑参加了“集成创新·都市营造”2025 上海基础设施设计竞赛,作为落户于徐汇滨江的一员,大小建筑选择了区域内的命题“徐汇区瑞宁路(枫林路-小木桥路)人行天桥品质提升”项目 。希望以多维视角重新构想城市连接,塑造一处融入日常同时激活空间的建筑意象。


区域背景


徐汇滨江的整体开发是以传媒港为核心,高度重视城市功能的多元复合,充分依托滨江区位优势,构建以国际金融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世界级平台;营造出多元居住、文化艺术与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滨水社区氛围。在交通组织上,强化街坊之间、滨江与腹地之间的直接联系,构建网络密集、便捷可达、慢行友好的交通体系,连接成为区域要素。


在传媒港“九宫格”区块内大小建筑设计了角部建筑——众腾大厦;去年底公司也迁址至芒果广场,深度参与和体验了全新上海滨江空间的成长。


 


项目位置


项目坐落于徐汇滨江运动和文化核心,规划了一座连接西岸金融城与滨江景观绿地的立体通道,位置毗邻龙美术馆与滨江滑板公园。


该区段通过文化和运动的主题,已成为上海城市活力的重要环节,而城市道路瑞宁路的设置隔断了功能板块和公共空间的连接,如何形成独特的连接成为项目命题。


 
 


项目设计


“无限动”

定义

我们构想的这座人行天桥,

不仅仅是一座跨越道路的交通空间,

更是一座呼应环境特质,

连接多元功能、激活城市空间的立体公共舞台。


 


设计首先形成了基本功能面,是连接西岸金融城地块与滨江绿地的步行交通线路;


形体从通行道路提升到跨越瑞宁路的空间高度,以形成连续通路界面,最终抵达滨江地面;


 


动感构筑,以莫比乌斯环的方式构建这一连接动脉,形成了连桥、运动、观景和看台等多功能的组合,以薄壳方式构建道路上方的“悬浮式连桥”,形成无限的空间环;在滨江空间结合结构拓展成一个连接的地面环。


 


由此成为连接两侧城市空间的交通纽带,也是滑板文化公园的天然观众席;更是俯瞰滨水风光的立体观景台,共同组合成为瑞宁路上的一座新地标。


 
 
 
 


专项设计


灯光: 夜晚通过灯光勾勒出无限环的形体


 


结构: 为增加桥梁的跨越能力,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建造成本,选用钢桥方案。主跨采用中承式钢管拱桥,桥梁结构为异形结构,主拱主跨桥面之间使用拉索连接和钢管联系。


 


标识、材料


 
 


结语


我们对上海城市空间的未来充满期待,期盼这座国际都市能孕育出更多有创意的公共空间,为市民带来更具活力与温度的城市体验。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15 万条内容 · 29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玉溪抚仙湖·阑珊咖啡

长空 之舞  御风而行 润物无声  拨人心弦 抚仙湖坐落于我国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透明度最高可达 12米,常年保持I类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